成人模仿兒童畫風代畫參賽成灰色產業鏈 代畫參賽涉嫌欺詐亟須整治
□本報記者 趙晨熙
一幅幅本該代表孩子童真童趣的稚嫩畫作,竟然有可能是成年人的“有意為(wei) 之”。
近日,代畫參賽現象引發關(guan) 注,有家長反映,電商平台上出現了一些專(zhuan) 為(wei) 中小學生提供代畫服務的商家,這些商家將成年人代畫的美術作品出售給有需求的家長,用來以學生名義(yi) 參加各類美術比賽,並借此獲取名次。
“此舉(ju) 不僅(jin) 違背誠信精神,破壞正常比賽秩序,對於(yu) 未成年人價(jia) 值觀培養(yang) 也極為(wei) 不利。”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相關(guan) 部門對此類現象應予以重視,堅決(jue) 禁止,電商平台也要對相關(guan) 商家采取必要整治手段,徹底清除這一亂(luan) 象,更好地嗬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代畫參賽生意火爆
一名身著時尚服裝的小男孩坐在一台電腦上,身旁一個(ge) 科技感十足的機器人正在和他下棋,背景中還包含著林立的高樓、飛馳而過的列車、騰空而起的火箭……這幅色彩絢麗(li) 的科幻畫作是北京市海澱區某小學三年級學生真真(化名)參加班級繪畫展的作品,隻不過這幅作品是家長找畫師給她“代畫”的。
談及為(wei) 什麽(me) 給孩子找代畫,真真的母親(qin) 張女士表示,孩子一直很喜歡畫畫,但水平一般,班裏在學期末要舉(ju) 行一場繪畫展,她希望孩子的作品能脫穎而出,以此進一步激發她對美術的興(xing) 趣。
“現在兒(er) 童代畫服務很常見,我身邊很多家長都在這麽(me) 幹,不少孩子作品其實都是代畫師完成的。”張女士透露。
記者在某電商平台輸入“兒(er) 童代畫”關(guan) 鍵字,出現大量提供代畫服務的商家,其中不少商家的宣傳(chuan) 語直接與(yu) 參賽、獲獎等關(guan) 鍵詞掛鉤。
在一家月銷量500+的代畫服務店內(nei) ,記者注意到,在商品評價(jia) 中,買(mai) 家評價(jia) 利用代畫作品取得各類美術獎項的評論不在少數,還有的買(mai) 家直接將獲獎證書(shu) 和代畫作品一同展示出來。
從(cong) 網友在詢問區提出的問題不難發現,選擇代畫服務的消費者大多“動機不純”。在多家提供代畫服務商家的詢問區內(nei) ,記者均發現了“獲獎率高嗎?”“有沒有未獲獎的?”等類似問題。對此,有些商家會(hui) 直接回複稱隻提供代畫服務,畫師不是評委,不能保證代畫的每幅作品都得獎,但如果客戶對設計稿不滿意可以谘詢客服全額退款。
記者以孩子參賽為(wei) 由聯係了一家代畫店鋪,店鋪客服人員介紹,買(mai) 家需提供參賽者年齡和繪畫主題以及繪畫紙張尺寸,如果是一般水彩畫作品費用為(wei) 每幅100元左右,如果是水粉畫作品,費用要更高一些。此外,如果是用於(yu) 學校內(nei) 的“普通比賽”或展示,隻需提供核心主題即可,畫師會(hui) 自由發揮,成稿較快。如果是參加一些社會(hui) 或機構舉(ju) 辦的“高端比賽”,那麽(me) 需要與(yu) 畫師多次溝通畫麵內(nei) 容,畫師一般會(hui) 先出鉛筆草圖供顧客確認,待確定好後再進行上色並最終成稿,時間大約需要一周左右,費用也相對較高。
“這種成人代畫會(hui) 不會(hui) 因為(wei) 畫風與(yu) 兒(er) 童存在差異被發現?”對於(yu) 記者的這一問題,客服人員表示不用擔心,店內(nei) 的代畫師會(hui) 綜合考慮參賽者的年齡、性別、參賽主題等因素,以最符合孩子畫畫特征的方式進行創作。該客服還向記者“承諾”,店內(nei) 的代畫師均有為(wei) 兒(er) 童參賽創作的經驗,隻要溝通得當,代畫作品參賽獲獎的概率是很大的。
弄虛作假涉嫌欺詐
教育部多次明確強調,嚴(yan) 禁中小學招生入學與(yu) 任何形式的社會(hui) 競賽掛鉤。但仍有不少家長抱著“讓孩子簡曆更好看”等想法,希望孩子能夠多拿一些獲獎證書(shu) 。這也使得代畫參賽業(ye) 務“風生水起”,形成了一條電商商家負責宣傳(chuan) 推銷、專(zhuan) 業(ye) 美術人士幕後“創作”、家長用代畫作品參賽的灰色產(chan) 業(ye) 鏈。
2022年,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印發的《麵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明確提出,競賽結果須經過專(zhuan) 家團隊嚴(yan) 肅評審,公開結果及申訴渠道,杜絕弄虛作假、學術不端、有失公允的情況發生。
“不論參加學校比賽還是社會(hui) 類競賽,用代畫作品參賽都是嚴(yan) 重違背誠信的行為(wei) ,不僅(jin) 違反了活動規則、比賽秩序,更是對其他參賽選手的不公平,極大損害了賽事的公平性。”在陳音江看來,這種代畫參賽行為(wei) 本質上是一種弄虛作假的行為(wei) ,一旦被查出或舉(ju) 報,不僅(jin) 作品要被撤銷參賽資格,還有可能給孩子帶來不良信用記錄,造成今後無法參加類似賽事等影響,情節嚴(yan) 重的甚至可能被主辦方追究相應責任。
天津博專(zhuan) 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王榮貴認為(wei) ,代畫參賽行為(wei) 事實上已屬於(yu) 民事上的欺詐行為(wei) 。購畫的家長故意告知賽事主辦方虛假情況,或者可以認定為(wei) 家長故意隱瞞畫作並非孩子所畫的真實情況,誘使賽事主辦方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主辦方作為(wei) 受欺詐一方可以要求撤銷並收回頒發獎項,同時按照比賽規則作出其他處理。如果違規行為(wei) 導致主辦方資金或聲譽等遭受損失,主辦方有權要求參賽者承擔侵權責任。
此外,王榮貴指出,提供代畫服務的商家明知畫作用途,仍然提供相關(guan) 畫作的,符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規定的“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wei) ,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情形,應認定作為(wei) 共同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多方合力共同禁止
在陳音江看來,代畫參賽行為(wei) 百害而無一利,必須對此類行為(wei) 高度重視,形成多方合力,共同禁止。
家長方麵,應堅決(jue) 摒棄這種教孩子“作弊”的行為(wei) ,在比賽中違背誠信精神、弄虛作假的行為(wei) 會(hui) 給心智還不成熟的未成年人的價(jia) 值觀造成惡劣影響,形成誠信努力不重要,弄虛作假才是“捷徑”等錯誤思想。同時,也難以達到讓孩子學習(xi) 藝術技能、受到藝術熏陶等目的。
當前代畫參賽服務多出現在電商平台,陳音江認為(wei) 電商平台應加大對提供此類服務商家的整治力度,及時發現和下架此類商品。根據《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履行社會(hui) 責任指引》規定,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應建立信息檢查和不良信息處理製度,對於(yu) 發現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wei) ,應向有關(guan) 部門報告,並及時采取措施製止,必要時可以停止對其提供網絡交易平台服務。
陳音江提醒,不僅(jin) 要對那些直接宣傳(chuan) 提供代畫參賽業(ye) 務的商家進行處理,相關(guan) 部門也應加大監管力度,防止商家繼續暗中操作。
不可否認,當前一些賽事門檻過低、把關(guan) 不嚴(yan) 也給了代畫參賽可乘之機。有家長吐槽,那些不需要現場比賽,僅(jin) 需繳納費用按規定提交作品的比賽無異於(yu) “花錢買(mai) 獎”。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認為(wei) ,杜絕代畫參賽需要相關(guan) 賽事主辦方加強審核,提高鑒別能力,並通過現場繪製、提交創作過程視頻等方式提高賽事公平性。還應暢通和家長、參賽學生的溝通渠道,一旦發現某些作品存在問題,可及時向主辦方反饋。
此外,儲(chu) 朝暉發現,當前仍有一些學校將此類美術比賽的獎項當作考量學生能力的標準。這就需要相關(guan) 部門對升學環節進行進一步規範,加大監管力度,從(cong) 根源上杜絕部分家長急功近利的做法。(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