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深耕銀發經濟 安享幸福晚年

發布時間:2024-01-24 14:34:00來源: 光明日報

  主持人

  本報記者 李曉

  本期嘉賓 

  中國社會(hui) 福利與(yu) 養(yang) 老服務協會(hui) 副會(hui) 長、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yu) 社會(hui) 發展研究院教授 朱耀垠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趙忠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青連斌

  編者按: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wei) 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提供政策保障。《意見》中既有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的切實舉(ju) 措,也有聚焦多樣化需求、培育潛力產(chan) 業(ye) 的前瞻布局。如何理解銀發經濟?《意見》有哪些亮點?怎樣促進銀發經濟健康發展?我們(men) 約請相關(guan) 專(zhuan) 家展開探討,並請一線實踐者就此談感受、話心聲。

  什麽(me) 是銀發經濟

  記者:銀發經濟不是新名詞了。值得關(guan) 注的是,這份《意見》是我國首個(ge) 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zhuan) 門文件。有關(guan) 銀發經濟的概念,您如何理解?

  趙忠:《意見》明確指出,銀發經濟是向老年人提供產(chan) 品或服務,以及為(wei) 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係列經濟活動的總和。我們(men) 可從(cong) 三個(ge) 維度來理解這一概念。

  發展銀發經濟是國家重大戰略。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hui) ,人口結構及其變化將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發展銀發經濟是基於(yu) 我國人口特征和變化趨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大舉(ju) 措,為(wei) 我國經濟和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銀發經濟是係統工程,既包括製度與(yu) 政策體(ti) 係的健全完善,也包括區域與(yu) 產(chan) 業(ye) 的協同發展,還包括社會(hui) 組織與(yu) 企業(ye) 的分工合作。如何做好製度頂層設計,通過政策引導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發展,形成銀發經濟產(chan) 業(ye) 鏈,促進高質量與(yu) 多樣化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是銀發經濟發展的核心。

  銀發經濟的首要目標是解決(jue) “關(guan) 鍵小事”,增進老年人福祉,根本驅動力在於(yu) 滿足老年群體(ti) 的需求。通過事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產(chan) 品與(yu) 服務供給創新,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達到供給與(yu) 需求的精準匹配,提高老年群體(ti) 的生活品質。

  朱耀垠:要正確理解銀發經濟的內(nei) 涵,避免出現認識上的片麵性。

  應突破局限於(yu) “老年人經濟”的片麵認識。發展銀發經濟的主要對象是老年人,也包括即將進入老年期的中年人或“準老年”,還涉及為(wei) 老年期做準備的年輕人。由此看,銀發經濟不應局限於(yu) “老年人經濟”。

  突破局限於(yu) “老齡產(chan) 業(ye) ”的片麵認識。銀發經濟立足於(yu) 促進產(chan) 業(ye) 和事業(ye) 協調發展,統籌考慮供給側(ce) 改革和需求側(ce) 引導。老齡產(chan) 業(ye) 方麵,《意見》聚焦多樣化需求,布局了諸多潛力產(chan) 業(ye) ;老齡事業(ye) 方麵,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切實舉(ju) 措回應訴求。這些都是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的兜底責任,也需要引入市場機製激活發展動力。

  突破局限於(yu) “養(yang) 老服務”的片麵認識。銀發經濟既包含為(wei) 老服務的供給,也包含老年用品研發、生產(chan) 、銷售,此外還將製造業(ye) 乃至農(nong) 業(ye) 都涵蓋進來。

  避免將銀發經濟的價(jia) 值局限於(yu) 創造GDP的片麵認識。發展銀發經濟的效益不僅(jin) 包括工作機會(hui) 和稅收增加,還包括一些間接收益,比如促進老年人參與(yu) 社會(hui) 活動,推動地方振興(xing) 與(yu) 發展。

  青連斌:銀發經濟的服務對象既包括已經進入老年階段的人群,也包括為(wei) 老齡階段做準備的人群。

  在進入老年期之前,每個(ge) 人都應該做好相應的物質、心理和經濟準備。從(cong) 國家和社會(hui) 來講,為(wei) 老齡階段做準備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健全包括基本養(yang) 老保險、職業(ye) 年金(企業(ye) 年金)、個(ge) 人養(yang) 老金等在內(nei) 的養(yang) 老金製度體(ti) 係,並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就包括養(yang) 老金融。養(yang) 老金融是銀發經濟的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總之,銀發經濟是一個(ge) 涉及麵廣、產(chan) 業(ye) 鏈長、業(ye) 態多樣、潛力巨大的新興(xing) 經濟領域。

  看今朝、謀未來,為(wei) 經濟發展開辟新賽道

  記者: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凸顯,與(yu) 老年群體(ti) 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類型、消費支出逐漸增加,為(wei) 銀發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請結合社會(hui) 與(yu) 經濟背景,談談發展銀發經濟的重要性與(yu) 必要性。

  青連斌:結合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國家適時提出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一戰略既包括優(you) 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為(wei) 有效延緩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為(wei) 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也包括推動養(yang) 老事業(ye) 和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從(cong) 而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yang) 老服務需求,減輕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實際上,這一戰略還包括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發展銀發經濟既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戰略支點,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適應人口老齡化客觀國情的必然選擇。

  老年人對養(yang) 老服務及其產(chan) 品的需求是多方麵、個(ge) 性化的。但是老年人的需求不一定能得到滿足。發展銀發經濟,為(wei) 老年人提供更多更高品質的養(yang) 老服務和產(chan) 品,是有效滿足老年人對多樣化、多層次養(yang) 老服務和產(chan) 品需求的重要途徑。

  發展銀發經濟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必然要求。隨著人口結構和消費結構的轉型,我國老年人口已成為(wei) 一支重要的消費生力軍(jun) 。老年人的消費潛力是巨大的,充分激發和釋放廣大老年人的消費潛能,必將對恢複和擴大國內(nei) 消費產(chan) 生強大的正向效應。據悉,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在7萬(wan) 億(yi) 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約為(wei) 6%。到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30萬(wan) 億(yi) 元左右。老年人對養(yang) 老服務、養(yang) 老產(chan) 品的巨大需求,將推動我國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以及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趙忠: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戰略。

  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9億(yi) 人。老齡人口增多,老年消費能力和消費支出逐年增加,而老年人與(yu) 其他年齡群體(ti) 的需求有所不同,這是發展銀發經濟的重要基礎和客觀要求。

  在市場經濟中,消費和生產(chan) 、消費者和生產(chan) 者曆來密不可分,銀發經濟通過為(wei) 老年群體(ti) 提供產(chan) 品和服務,釋放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形成“消費—生產(chan) —消費”的良性循環,為(wei)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開辟新賽道,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亮點多、成色足,事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相協同

  記者:《意見》有哪些亮點?這些舉(ju) 措如何體(ti) 現“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事業(ye) 產(chan) 業(ye) 協同”的原則和要求?

  趙忠:《意見》對銀發經濟發展進行了係統謀劃,強調政府與(yu) 市場的分工與(yu) 協調,事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的協同,供給與(yu) 需求的匹配,企業(ye) 與(yu) 社會(hui) 組織的共同參與(yu) ,充分調動社會(hui) 各方麵的力量來發展銀發經濟,這些是《意見》的亮點。另外一個(ge) 亮點是單列一部分,對支撐銀發經濟發展的土地、資金、數據、人才和科技等生產(chan) 要素進行了總體(ti) 部署,為(wei) 銀發經濟發展打下了製度和政策基礎。

  針對不同層次的需要,《意見》分篇提出了發展民生事業(ye) ,通過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等服務,解決(jue) 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多樣性和高品質的產(chan) 品供給。

  青連斌:《意見》體(ti) 現了“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事業(ye) 產(chan) 業(ye) 協同”的原則,具體(ti) 表現在:

  一方麵,發展銀發經濟,必須發揮有為(wei) 政府的引導、規範和支持作用。政府要采取包括培育銀發經濟經營主體(ti) 、推進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提升行業(ye) 組織效能、推動品牌化發展、開展高標準領航行動和拓寬消費供給渠道等舉(ju) 措引導擴大產(chan) 品供給,要加強科技創新應用、完善用地用房保障、強化財政金融支持、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健全數據要素支撐、打擊涉老詐騙行為(wei) ,優(you) 化銀發經濟發展環境。

  另一方麵,發展銀發經濟必須充分發揮有效市場的作用。市場提供的養(yang) 老服務及其產(chan) 品,必須以老年人的有效需求為(wei) 導向。在強化老年用品創新、打造智慧健康養(yang) 老新業(ye) 態、大力發展康複輔助器具產(chan) 業(ye) 、推進適老化改造等方麵有更大作為(wei) ,培育高精尖產(chan) 品和高品質服務模式,讓老年人共享發展紅利。

  將適老化轉型融入銀發經濟各領域

  記者:在促進銀發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還需在哪些領域集中發力?

  朱耀垠:有效激活市場需求。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強老年人及其家屬的消費能力,著力培育他們(men) 對老齡產(chan) 品與(yu) 服務的消費意識和付費觀念。

  優(you) 化銀發經濟發展的社會(hui) 環境。堅持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在整個(ge) 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植入適老化因素,推動社會(hui) 轉型升級和文明進步。

  暢通供需對接渠道。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測算銀發經濟的需求,增強市場細分度,滿足不同老年人需求;通過媒體(ti) 宣傳(chuan) 銀發產(chan) 品和服務,提高全社會(hui) 的知曉度。

  發揮孝親(qin) 敬老文化的作用。鼓勵子女為(wei) 父母購買(mai) 服務和產(chan) 品,社會(hui) 誌願者為(wei) 老年人介紹新產(chan) 品、新服務,幫助他們(men) 跨越“數字鴻溝”、跟上時代腳步。

  增強產(chan) 品和服務的適老性。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身體(ti) 特征和消費習(xi) 慣,完善適老產(chan) 品的技術標準體(ti) 係,健全適老產(chan) 品和服務支持政策,增強智慧養(yang) 老產(chan) 品和服務的適老性。

  趙忠:銀發經濟歸根到底是要滿足老年人對服務和產(chan) 品的需求。政府和企業(ye) 應該定期開展調研和調查,精準捕獲老年人的需求及其變化,有的放矢地促進銀發經濟發展。

  應該進一步發揮有為(wei) 政府的作用,通過戶籍製度改革和農(nong) 民工市民化,讓農(nong) 村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到基本養(yang) 老服務,推進基本養(yang) 老服務均等化,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青連斌:促進銀發經濟的健康和高質量發展,要完善包括土地、稅收、金融和財政等政策舉(ju) 措,把國家的頂層設計真正落地落實;要大力培育銀發經濟經營主體(ti) ,充分發揮市場主體(ti) 作用,既要發揮國有企業(ye) 的引領示範作用,又要發揮民營經濟的作用;要大力推動智慧健康養(yang) 老、康複輔助器具和抗衰老產(chan) 業(ye) 等方麵的科技創新。

  值得強調的是,需牢固樹立積極老齡觀,融入銀發經濟發展的各個(ge) 領域和各個(ge) 環節。老年人不僅(jin) 是銀發經濟的服務對象,也是銀發經濟的積極參與(yu) 者和貢獻者。要為(wei) 老年人就業(ye) 、依法依規從(cong) 事經營和生產(chan) 活動、興(xing) 辦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參與(yu) 社區以及社會(hui) 發展創造更為(wei) 良好的社會(hui) 環境。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李曉、王建宏、張銳、李曉東(dong) 、周洪雙 本報通訊員 戴思雨、陳甜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