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音樂會“水團”頻現怎麽管

發布時間:2024-01-29 15:13:00來源: 解放日報

  個(ge) 個(ge) 號稱“皇家”“維也納”,卻沒有品質把控

  音樂(le) 會(hui) “水團”頻現怎麽(me) 管

  “新年音樂(le) 會(hui) 我們(men) 去聽哪場呢?”

  “我看到一場是杭州愛樂(le) 的音樂(le) 會(hui) ,還有一場是比利時的。”

  “國外的總歸是更好的吧?”

  類似的對話,小紅書(shu) 用戶“小帕的音樂(le) 筆記”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最近,為(wei) 了讓消費者少踩坑,他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水團鑒別指南”,引發很多回帖和共鳴。

  “水團”年年有,春節特別多。在近期的文化消費市場上,“燭光音樂(le) 會(hui) ”“新年音樂(le) 會(hui) ”等品類可謂是五花八門,掛著“皇家”“愛樂(le) 樂(le) 團”等耀眼頭銜的樂(le) 團齊齊登場。

  然而,伴隨著這股熱鬧的,還有接踵而來的質疑、投訴。專(zhuan) 業(ye) 人士指出,市場上有不少是“掛羊頭賣狗肉”“虛假宣傳(chuan) ”或“誇大宣傳(chuan) ”的“水團”,且價(jia) 格普遍比職業(ye) 樂(le) 團高出不少,令很多聽眾(zhong) 感到被騙了。

  音樂(le) 會(hui) 貨不對板

  去年12月22日,“比利時皇家愛樂(le) 樂(le) 團”在石家莊大劇院上演新年音樂(le) 會(hui) ,遭遇退票風波。

  現場觀眾(zhong) 指出,原定7時30分的演出,快8時才開始有一位樂(le) 手登場演奏並不在預告單上的曲目。“接著就是接二連三湊數的幾個(ge) 人登台演奏,直到男高音和豎琴樂(le) 手上場,全場噓聲。”

  之後,河北某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發表道歉聲明稱,由於(yu) 溫差太大,樂(le) 團部分演員演出完第一場後,在第二天彩排時患疾嚴(yan) 重,無法維持原定的演出,因而現場緊急調整演出架構。

  雖然最終以退票作為(wei) 處理方案,網友對此事的討論卻沒有停止,在深入了解該團信息後,認為(wei) 存在“宣傳(chuan) 不實”的嫌疑。

  根據海報上標注的樂(le) 團外文名稱T Muziek Frascati,可以查詢到這是比利時魯汶的一支2007年成立的地方非營利性樂(le) 團,在樂(le) 團官網以及社交媒體(ti) 上都沒有“皇家”字樣。

  就在幾天後,業(ye) 內(nei) 又發生一起事件。12月30日,武漢愛樂(le) 樂(le) 團在其公眾(zhong) 號發表聲明指出,大麥網發布的2023年12月31日在珞珈山劇院演出的2024武漢新年交響音樂(le) 會(hui) 與(yu) 武漢愛樂(le) 樂(le) 團無關(guan) 。該聲明指出,大麥網售票信息中的演出樂(le) 團標注為(wei) “湖北長江愛樂(le) 樂(le) 團”,但使用了武漢愛樂(le) 樂(le) 團的簡介,此為(wei) 虛假信息。

  “貨不對板”之外,音樂(le) 市場還存在“李逵”和“李鬼”現象。有些樂(le) 團的名稱與(yu) 世界名團相近,十分容易混淆。比如,近期在中國開展巡演的“柏林德意誌交響樂(le) 團”(Deutsches Orchester Berlin),與(yu) 業(ye) 內(nei) 聞名的“柏林德意誌交響樂(le) 團”(Deutsches 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業(ye) 內(nei) 簡稱“DSO”)中文翻譯同名,而仔細對比外文名後才能發現兩(liang) 者的差別。

  今年1月初,國內(nei) 負責DSO巡演的演出公司發布聲明稱:2023年底至2024年初,柏林德意誌交響樂(le) 團沒有任何來華巡演計劃,所有以“柏林德意誌交響樂(le) 團”為(wei) 名進行中國巡演的樂(le) 團,皆不是DSO。

  “水團”亂(luan) 花迷人眼

  小帕是一位資深古典樂(le) 迷,他發布的“水團鑒別指南”目前已有超過一千條留言,而很多找到他的人都是曾經“踩過坑”的。

  “我之前根本沒聽說過‘水團’,經曆過一場很差勁的新年音樂(le) 會(hui) 後發現這裏頭套路挺多,才會(hui) 關(guan) 注這個(ge) 賬號。”一位“90後”上海女白領告訴記者。

  “水團”一詞,並沒有明確的官方定義(yi) 。這是消費者們(men) 在反複“踩坑”後,逐漸總結出來的對非職業(ye) 樂(le) 園演出的統稱。那些“掛羊頭賣狗肉”“虛假宣傳(chuan) ”“誇大宣傳(chuan) ”的樂(le) 團,大多可以被歸攏到業(ye) 內(nei) 人士所稱的“水團”。

  “在交響樂(le) 演出市場中,包含職業(ye) 樂(le) 團、業(ye) 餘(yu) 樂(le) 團和非專(zhuan) 業(ye) 樂(le) 團等多種類型的演奏團體(ti) 。”小帕解釋,職業(ye) 樂(le) 團一般擁有完整的樂(le) 團編製、固定的排練時間和固定的音樂(le) 演出季,業(ye) 餘(yu) 樂(le) 團和非專(zhuan) 業(ye) 樂(le) 團情況各不相同,有些業(ye) 餘(yu) 樂(le) 團也有完整編製,會(hui) 排練,演奏水平也不錯,但有些樂(le) 團是由業(ye) 餘(yu) 表演者臨(lin) 時湊成,沒有經過磨合與(yu) 排練,演奏水平得不到保證。“比如在聖誕季的時候,有人會(hui) 在國外高校內(nei) 張貼公告,征集想來中國旅遊的學生,組成臨(lin) 時的表演團。”

  對於(yu) 經驗老到的樂(le) 迷來說,要分辨其中的門道,也許不是一件難事。不過,越來越多的新人因缺乏相關(guan) 知識儲(chu) 備,往往很難看出他們(men) 的區別。

  一位資深樂(le) 迷告訴記者,“能在正規音樂(le) 廳演出不代表就是職業(ye) 樂(le) 團,有的演出場所並不會(hui) 對表演者的水平設置門檻,他們(men) 隻負責審核基本的表演資質”。

  很多樂(le) 團名稱隻能通過英文翻譯,在外網查詢核實。還有一些“確有其名”的樂(le) 團在注冊(ce) 時就鑽空子,專(zhuan) 門將“愛樂(le) ”“維也納”“歐洲”等詞放在名稱中,打造高端樂(le) 團的“人設”。

  而不同於(yu) 電影、話劇等文化產(chan) 品,音樂(le) 會(hui) 產(chan) 品缺乏足夠的評價(jia) 機製與(yu) 空間供消費者參考。部分樂(le) 團往往打著“新年音樂(le) 會(hui) ”“主題音樂(le) 會(hui) ”的名號,一個(ge) 新主題綁定一個(ge) 新產(chan) 品,打一槍換一個(ge) 地方,演出結束產(chan) 品就下架。

  與(yu) 水平參差不齊相對應的是比職業(ye) 樂(le) 團還高的價(jia) 格。“水團”門票可以賣到580元、880元甚至1280元,反觀杭州愛樂(le) 樂(le) 團這樣的職業(ye) 樂(le) 團,有時門票才80元、280元。

  應有基礎的品質把控

  針對“水團”現象,部分網友認為(wei) ,這純屬一個(ge) 願打一個(ge) 願挨,是消費者“附庸風雅”的結果。

  也有人認為(wei) ,“水團”高發區往往是一些文化“荒漠地帶”,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當地的需求。“消費者想要接觸交響樂(le) 、古典樂(le) 是好事,他們(men) 入門需要一個(ge) 過程,初期很難完全領會(hui) 職業(ye) 樂(le) 團的表演,選擇較為(wei) 輕鬆的‘水團’音樂(le) 會(hui) 也未嚐不可。”

  關(guan) 鍵在於(yu) ,文化市場對“水團”品質要有基礎的把控,並形成一定的評價(jia) 和售後機製。

  去年底,消費者小佳通過大麥網購買(mai) 了一場新年音樂(le) 會(hui) 的演出票,不僅(jin) 演奏質量不佳,還出現樂(le) 手與(yu) 宣傳(chuan) 不符的現象。在向平台投訴這一情況後,即便存在“演出人員不符”的事實,平台給出的回應仍是“演出票為(wei) 有價(jia) 觀演憑證,非普通商品,其背後承載的是文化服務並具有時效性、稀缺性等特征,此訂單不支持退換”。

  記者采訪了部分“踩坑”的消費者。他們(men) 提出,增強自己的鑒別能力固然重要,但今天的中國文化消費市場紛繁複雜,是否有主體(ti) 可以對產(chan) 品的基礎質量進行核驗?不同層次的精神消費產(chan) 品是否應該對應不同的價(jia) 格標準?監管部門是否可以加強對相關(guan) 消費產(chan) 品的管理?

  還有音樂(le) 會(hui) 愛好者提出具體(ti) 的建議,比如購票平台可以對職業(ye) 樂(le) 團打上認證標簽,讓消費者能夠更輕鬆、更方便地了解樂(le) 團的基本性質。而對於(yu) 那些非職業(ye) 樂(le) 團,平台可以完善評論功能,增加樂(le) 團評價(jia) 類目,讓市場去進行篩選。

  解放日報記者 束涵 肖雅文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