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這是怎麽了?咱的足球!

發布時間:2024-01-30 11:03:00來源: 光明日報

  “關(guan) 注中國足球”係列報道之一

  這是怎麽(me) 了?咱的足球!

  開欄的話

  足球,一直被視為(wei) “世界第一運動”。

  多少年來,這隻小小皮球,始終牽動著萬(wan) 千國人的心。“衝(chong) 出亞(ya) 洲”,成為(wei) 世界足球強國,一直是我們(men) 的夢!

  為(wei) 了圓夢,幾十年來,我們(men) 使出了渾身解數:各種各樣的體(ti) 製改革、引進洋教練、派青少年赴國外留學……然而,足球仍是那樣的不盡如人意。

  最近這些年,比賽成績甚至每況愈下:二流、三流,乃至碰到亞(ya) 洲最弱的球隊也不敢輕易言勝。非但如此,國內(nei) 聯賽和人才選拔亂(luan) 象迭出,背離體(ti) 育道德的假球黑哨屢禁不止,貪腐毒瘤舊的剛除新的又生……

  深受創傷(shang) 的球迷痛心疾首!

  人們(men) 不禁要問:中國足球,到底怎麽(me) 了?中國足球,怎樣才能根除毒瘤?中國足球,何時才能讓國人揚眉吐氣?

  為(wei) 此,光明日報派出調研組深入采訪,推出這一組“關(guan) 注中國足球”係列報道。

  愛之深,痛之切。我們(men) 直麵傷(shang) 痛,我們(men) ,依然期待!

  中國足球又輸了!

  三場比賽無一勝績,無一進球,在24支參賽隊伍中排名第18位……

  輸的,何止是第18屆亞(ya) 洲杯比賽!不久前,兩(liang) 支曾經的中超冠軍(jun) 俱樂(le) 部先後宣布解散——至此,已有25支參加過中國職業(ye) 足球頂級聯賽的俱樂(le) 部解散或消失。

  再往前,年度反腐大片《持續發力 縱深推進》,大篇幅深刻揭露了足球領域的係統性、塌方式腐敗,內(nei) 容怵目驚心……

  球迷們(men) 言辭痛切:“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國足從(cong) 沒讓人失望過!”

  中國足球的現狀,與(yu)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期盼相距甚遠,與(yu) 中國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極不協調,與(yu) 中國當前所處的國際地位極不相稱!

  人們(men) 不禁扼腕——我們(men) 的足球,這是怎麽(me) 了?

  “真不知道,他們(men) 接下來還會(hui) 輸給誰?!”7歲開始踢球、現已50多歲的青海球迷老萬(wan) 難掩失望。

  中國足球職業(ye) 化,在曲折中已走過整整30年。

  2002年,中國男足好不容易第一次打進了世界杯!盡管一球未進、一場未贏、一分未得,球迷們(men) 對中國足球仍寄予厚望。“本以為(wei) 2002年世界杯將是中國隊一飛衝(chong) 天的起點,誰承想,和如今的男足相比,那竟成了中國足球的‘高光時刻’!”老萬(wan) 字字沉重。

  此後,國足連續5屆世界杯預選賽止步亞(ya) 洲。

  本次亞(ya) 洲杯國足對陣卡塔爾失利後,球員韋世豪不無內(nei) 疚地說:“確實是我們(men) 踢得太臭了!每個(ge) 國家隊都在進步,可我們(men) 還在原地踏步……”

  就連球員的這句自責,球迷也不買(mai) 賬:“哪兒(er) 是原地踏步,分明是退步了!”

  對於(yu) 國足退步的原因,訪談中多位專(zhuan) 家認為(wei) :技戰術實力的停滯和比賽節奏的“對不上點”隻是表象,更深層的問題還是“人”——球隊人員結構老化、嚴(yan) 重斷檔,缺乏有潛力的新人。

  “據亞(ya) 足聯相關(guan) 數據,中國隊是本屆亞(ya) 洲杯24支參賽球隊中平均年齡第二老的隊伍,26位報名球員平均年齡達29.7歲。而在4年前的亞(ya) 洲杯上,當時的國足就以28.74歲成為(wei) 平均年齡最大的球隊。連續兩(liang) 屆亞(ya) 洲杯成為(wei) ‘最老’球隊,國足後繼乏人的窘境暴露無遺。”北京體(ti) 育大學教授白宇飛用數據說話。

  而在華南師範大學體(ti) 育科學學院教授李培看來,“比起刺眼的結果,更讓人難受的是短期內(nei) 看不到希望”。此次亞(ya) 洲杯,中國隊隻有4名今年巴黎奧運會(hui) 的適齡球員,其中僅(jin) 一人能打主力。

  確實,近年來,中國足球各年齡段國家隊不斷缺席各項世界大賽。在即將開始的U23亞(ya) 洲杯暨奧運會(hui) 預選賽中,中國隊被分在第四檔。

  “這些數字,讓我們(men) 不得不麵對一個(ge) 殘酷的現實。”李培認為(wei) ,“如果中國足球照此下去,那‘史上最差國足’將成為(wei) 無限循環的字眼。”

  那麽(me) 我們(men) 不禁要問:後繼乏人,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下一篇文章,我們(men) 將繼續探討。

  (光明日報 作者:光明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本報記者王東(dong) 、周世祥、楊颯、方莉、尚文超、吳春燕、唐一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