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拽出“屏幕”,需創造更多“線下吸引力”
相信不少人都已熟悉這一場景:拿著手機玩的孩子,幾小時一動不動,恨不得一玩一整天;當手機被家長拿走,就撒潑打滾。
作為(wei) 網絡時代的原住民,孩子們(men) 與(yu) 電子設備的親(qin) 密不奇怪。但成長過程中的這種“過度沉浸”卻成為(wei) 問題。有許多調查顯示,玩手機過多,會(hui) 給他們(men) 的學習(xi) 生活、視力水平、心理健康、專(zhuan) 注力、人際關(guan) 係等方麵帶來一係列不良影響。
孩子被鎖在屏幕裏的原因是什麽(me) ?這恐怕跟周圍環境的影響和手機內(nei) 容生產(chan) 對人們(men) 注意力的搶占“脫不開”。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當下不少學校連跑跳都被禁止;回到家中,父母也是手機不離手,或因為(wei) 忙碌缺乏陪伴。可以說,孩子接觸到吸引自己的,感受到能帶來愉悅的,很多都來自手機。
成年人應當多創造一些更豐(feng) 富的,吸引孩子的“線下世界”,讓他們(men) 回歸對現實生活的關(guan) 注。在校園和日常中,多給予跟自然、同齡人接觸玩樂(le) 的機會(hui) ,多創造父母跟孩子情感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屏幕裏的童年”這一問題,靠堵是堵不住的,唯有給予他們(men) 更好的引導。
“兒(er) 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dong) 風放紙鳶。”“聽那叮鈴鈴的下課鈴聲送來十分鍾”“讓我們(men) 蕩起雙槳,小船兒(er) 推開波浪”,沒有哪一代的童年更好,但這一代的童年,理應更豐(feng) 富,有更多真實世界的體(ti) 驗。
齊魯晚報 評論員 孔雨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