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2024年1月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部長會(hui) 議提出,要“有效防範化解意識形態風險”,發展壯大主流價(jia) 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為(wei) 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意識形態工作,是為(wei) 國家立心、為(wei) 民族立魂的工作。新征程上,我們(men) 必須深刻認識意識形態領域的偉(wei) 大變革,有效防範化解意識形態風險,堅定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把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引向深入。
一
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guan) 黨(dang) 的前途命運,事關(guan) 國家長治久安,事關(guan) 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經濟建設是黨(dang) 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dang) 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鬆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義(y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強化政治意識、風險意識、擔當意識,推進意識形態領域陣地建設,創新意識形態工作方式,守正創新、激濁揚清,推動新時代宣傳(chuan) 思想文化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麵貌更加奮發昂揚。
黨(dang) 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麵領導不斷鞏固。針對意識形態領域一度出現的被動局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一係列重要會(hui) 議、發表一係列重要講話、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就宣傳(chuan) 思想文化教育等領域的許多方向性、全局性問題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嚴(yan) 格要求。兩(liang) 度召開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強調“做好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必須全黨(dang) 動手”“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hui) 主義(yi) 意識形態”;對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著力加強黨(dang) 對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在黨(dang) 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hui) 上強調“黨(dang) 和政府主辦的媒體(ti) 是黨(dang) 和政府的宣傳(chuan) 陣地,必須姓黨(dang) ”;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上指出“加強和改善黨(dang) 對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的領導,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事業(ye) 的根本保證”;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牢牢掌握黨(dang) 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一係列謀篇布局、一項項針對性舉(ju) 措,為(wei) 推動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提供了政治保障。
意識形態領域陣地管理不斷加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重視意識形態領域陣地管理,指出“陣地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依托”,“宣傳(chuan) 思想陣地,我們(men) 不去占領,人家就會(hui) 去占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宣傳(chuan) 思想部門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強調要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台、辦新聞網站;強調黨(dang) 校姓黨(dang) ,必須始終堅持以黨(dang) 的旗幟為(wei) 旗幟、以黨(dang) 的意誌為(wei) 意誌、以黨(dang) 的使命為(wei) 使命。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文藝、新聞出版、互聯網、對外宣傳(chuan) 等領域,以及黨(dang) 校、幹部學院、社會(hui) 科學院、高校等單位,陣地意識不斷加強。
意識形態工作製度保障更加有力。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製度,明確了繁榮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hui) 主義(yi) 意識形態的具體(ti) 製度。黨(dang) 中央出台《黨(dang) 委(黨(dang) 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實施辦法》《黨(dang) 委(黨(dang) 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實施細則》,要求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肩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全麵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製定和完善了黨(dang) 內(nei) 法規,對全體(ti) 黨(dang) 員提出了意識形態方麵的要求;加強立法和執法,對侮辱英烈等言行重拳出擊;等等。這些重大決(jue) 策和舉(ju) 措,發揮了強大的製度保障作用。
在看到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的同時,我們(men) 也要居安思危,科學研判意識形態工作麵臨(lin) 的複雜情況。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麵臨(lin) 的挑戰,既有來自外部的威脅,也有來自內(nei) 部的考驗;有的問題由來已久、根深蒂固,有的新近出現、迷惑性強。在這些挑戰中,尤其應注意以下幾個(ge) 具體(ti) 方麵:一是市場經濟下的商品交換原則滲透到社會(hui) 生活領域。一些人以自我為(wei) 中心、以個(ge) 人利益為(wei) 準則,奉行極端個(ge) 人主義(yi) 、精致利己主義(yi) ,道德失範等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借助社會(hui) 熱點事件製造矛盾對立。一些別有用心的機構或個(ge) 人,通過斷章取義(yi) 、以偏概全的表達方式綁架民意、操縱輿論,宣揚與(yu) 主流意識形態相悖的思潮,煽動民眾(zhong) 不滿情緒,加大多元思潮碰撞衝(chong) 突。三是“信息繭房”給意識形態工作帶來新挑戰。隨著大數據和算法推薦等技術的普及運用,各類社交平台及新聞聚合平台,在深度分析用戶數據的基礎上,能夠迅速推送與(yu) 受眾(zhong) 立場相近的信息與(yu) 評論。這種個(ge) 性化推薦與(yu) 服務,有助於(yu) 滿足一定人群獲取信息的需要,但同質化的信息傳(chuan) 遞,容易將受眾(zhong) 束縛在“信息繭房”中,使其處在特定的認知環境中。而以社交平台為(wei) 單元,基於(yu) 興(xing) 趣、立場、專(zhuan) 業(ye) 、技能等因素組成的網絡社群,有著高度的價(jia) 值認同、情感認同,“熟人傳(chuan) 播”或“價(jia) 值導向傳(chuan) 播”強化了受眾(zhong) 的彼此認知與(yu) 情感交流,形成了“圈子文化”,不斷增加網絡空間形成共識的難度。圍繞這些問題,我們(men) 要科學研判、主動出擊、有效治理。
二
2023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黨(dang) 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hui) 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zheng) 仍然尖銳複雜,需要全黨(dang) 以敢於(yu) 鬥爭(zheng) 的精神、善於(yu) 鬥爭(zheng) 的本領主動應戰,牢牢掌握主動權。”
以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為(wei) 指導,築牢意識形態屏障。意識形態安全是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築牢國家安全體(ti) 係的重要基石。要深刻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確保政治安全,旗幟鮮明開展意識形態鬥爭(zheng) ,嚴(yan) 格區分紅色地帶、黑色地帶、灰色地帶“三個(ge) 地帶”和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和學術觀點問題“三類問題”,敢於(yu) 對錯誤言行亮劍,堅決(jue) 遏製負麵輿情,嚴(yan) 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
牢固樹立陣地意識、責任意識、法治意識,加強陣地建設、製度建設、法治建設。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管宣傳(chuan) 、黨(dang) 管意識形態、黨(dang) 管媒體(ti) 原則,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台、辦新聞網站,嚴(yan) 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製。主流媒體(ti) 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發揮好意識形態陣地主力軍(jun) 作用。要把黨(dang) 管媒體(ti) 原則貫徹到新媒體(ti) 領域,所有從(cong) 事新聞信息服務、具有媒體(ti) 屬性和輿論動員功能的傳(chuan) 播平台都要納入管理範圍,所有新聞信息服務和相關(guan) 業(ye) 務從(cong) 業(ye) 人員都要實行準入管理。
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把互聯網這個(ge) 最大變量變成事業(ye) 發展的最大增量。互聯網已經成為(wei) 輿論鬥爭(zheng) 的主戰場,在互聯網這個(ge) 戰場上,我們(men) 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guan) 係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目前,我國互聯網普及率超過75%,網民規模近11億(yi) 人。人在哪裏,意識形態工作的陣地就應該在哪裏。必須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健全互聯網領導和管理體(ti) 製,堅持依法管網治網,加強立法和執法,加大宣傳(chuan) 和教育,提高全社會(hui) 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的意識,提高網絡綜合治理效能,嚴(yan) 密防範和壓製網絡攻擊和滲透行為(wei) ,積極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開展國際輿論鬥爭(zheng) ,努力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麵對西方長期奉行的對華意識形態滲透戰略,特別是近年來策動的所謂“價(jia) 值觀對抗”“民主化改造”戰略,我們(men) 既要堅定不移築牢意識形態防線,堅決(jue) 防範和抵製西方意識形態滲透活動,又要主動出擊,揭開西方“普世價(jia) 值”的虛偽(wei) 麵紗,揭露國際反華勢力抹黑中國的真麵目。同時要積極作為(wei)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明傳(chuan) 播力影響力,推進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作者:汪亭友,係中國人民大學紀檢監察學院教授、當代政黨(dang) 研究平台研究員)
(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