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公益支教豈能成商品

發布時間:2024-02-01 17:28:00來源: 廣州日報

  近來,隨著旅遊市場需求的不斷走高,催生出更多以旅遊為(wei) 基礎的附加活動,比如像以“支教”為(wei) 由頭的旅遊團、國際義(yi) 工等項目在互聯網上備受追捧。不少機構放出的宣傳(chuan) 文案提到,參與(yu) “支教”活動後會(hui) 獲得相關(guan) 的資質證書(shu) ,甚至可以給想要留學的孩子帶來幫助。(1月31日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支教是一件很有價(jia) 值和意義(yi) 的事情。對於(yu) 相對落後的地區來說,支教老師能夠補充師資的不足,並帶來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對於(yu) 提高教學質量、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用知識改變個(ge) 人命運的信念意義(yi) 重大。而對於(yu) 支教者本身來說,支教活動也可以增強其社會(hui) 實踐能力,鍛煉個(ge) 人意誌品質,激發其社會(hui) 責任感和使命感。

  可是,一些滿腦子生意經的人卻把“支教”開發成了商品,成為(wei) 家庭優(you) 渥孩子體(ti) 驗生活和升學簡曆“鍍金”的工具。一些短期支教隻有一周,而且遊玩時間大於(yu) 支教時間,完全忽視了教育的連貫性和係統性;還有的項目甚至是針對未成年人的,哪怕經過簡單的培訓,他們(men) 也談不上具備合格的支教能力。這樣的支教已完全變質了,偏離了支教活動的本心,不僅(jin) 對於(yu) 當地孩子沒有幫助,可能還會(hui) 給他們(men) 造成新的困擾。

  公益活動更要經得起考驗和打量,絕不能允許有人打著“公益”的幌子行牟利之實。相關(guan) 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對於(yu) 那些目的不純的偽(wei) 支教項目,堅決(jue) 予以查處整改。

  (廣州日報 譚敏)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