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青海:“交通+” 打通美好生活新暢途

發布時間:2024-02-04 15: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2月4日電 題:青海:“交通+” 打通美好生活新暢途

  作者 馬菊香 張添福

  “交通+天文”,建設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專(zhuan) 用公路;“交通+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奏響富民振興(xing) 曲;“交通+生態”,激活全域旅遊鏈;“交通+紅色教育”,帶火黨(dang) 史教育打卡地……

  “十四五”以來,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安排實施資源路、旅遊路、產(chan) 業(ye) 路及美麗(li) 農(nong) 村路裏程達900餘(yu) 公裏。一條條農(nong) 村公路鋪陳開來,串聯山水林田、城鎮村景,打通了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暢途。

  “交通+天文”,建設天文觀測基地專(zhuan) 用公路

  記者從(cong)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獲悉,該廳推動建設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專(zhuan) 用公路,充分發揮公路助推天文科技發展的先導作用,全力構建“道路服務基地,基地支撐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助推經濟”格局。

  在為(wei) 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提供相對便捷的交通條件和可靠的後勤保障基礎上,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依靠“交通+”的發展思路,牢牢把握天文科技、交通運輸、旅遊融合發展趨勢,將探空火箭發射試驗場、火星IP等新興(xing) 旅遊產(chan) 業(ye) 與(yu) 路網深度融合,推動全域資源的深度融合,打造內(nei) 聯外通的全域旅遊公路網,成為(wei) 冷湖天文觀測基地旅遊發展的先行官。

  “我們(men) 在為(wei) 國家天文和空間科學研究提供基礎服務保障的同時,還希望助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成以天文科學為(wei) 核心的科普研學教育和觀測基地。”青海省交通運輸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交通+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奏響富民振興(xing) 曲

  年味漸濃,購置年貨正當時。慢行在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阿家圖至鏵尖公路上,不時有滿載貨物的小型車輛穿梭往來,城鄉(xiang) 公交車一路走走停停,不斷有提著年貨的乘客上下車。

  隨著公路的升級改造,城鄉(xiang) 公交線路不斷延展到民眾(zhong) 家門口。“現在,大夥(huo) 都可以坐公交車去西寧市區買(mai) 年貨了。”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塔灣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啟慶說。

  大華鎮阿家圖至鏵尖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全長18.2公裏,惠及湟源縣大華鎮和寺寨鄉(xiang) 沿線10個(ge) 行政村,有效解決(jue) 了沿線1264戶4793人出行難的問題。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近年來積極探索交通富民新模式,結合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脫貧攻堅和群眾(zhong) 出行等需求,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優(you) 化農(nong) 村公路網,激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活力。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廳長何燦本月介紹,2023年,青海全省新改建農(nong) 村公路3600公裏,新增8個(ge) 鄉(xiang) 鎮通三級公路、200個(ge) 自然村通硬化路。湟源、同德縣成功創建“四好農(nong) 村路”全國示範縣,澤庫縣農(nong) 村“振興(xing) 路”“產(chan) 業(ye) 路”有力促進了有機畜牧業(ye) 高質量發展。

  “交通+生態”,激活全域旅遊鏈

  在中國最大內(nei) 陸鹹水湖青海湖流域,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圍繞提升仙女灣景區整體(ti) 服務水平,不斷升級改造仙女灣景區公路,提升路況通行能力。

  此外,相關(guan) 部門還在當地同步實施了停車港灣、自行車停車區等交旅融合服務設施。據悉,為(wei) 了打造“生態路”“環保路”,按照“宜草則草、宜林則林”的要求,公路建設與(yu) 沿線的河流、草原、濕地、田園和諧相生,實現自然景觀與(yu) 再造景觀的融合,積極打造環湖北岸海北生態旅遊觀光廊道,助力海北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

  何燦表示,2024年,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將探索“交通+旅遊”“交通+生態”“交通+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新模式,建成環互助北山森林公園旅遊風景道,完成海北州交旅融合發展試點評估驗收,著力打造“七彩高原路,大美青海途”旅遊公路品牌。

  “交通+紅色教育”,帶火黨(dang) 史教育打卡地

  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以鮮活的紅色文化資源為(wei) 依托,精心修建年龍至四川阿壩省界紅色旅遊公路(亞(ya) 爾堂鄉(xiang) 至阿壩省界段)、湟源縣和平鄉(xiang) 小高陵紅色景區旅遊公路。

  據悉,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積極將青海省班瑪縣紅色文化與(yu) 綠色風光等資源融為(wei) 一體(ti) ,精心參與(yu) 設計“紅色班瑪”旅遊精品路線,完善“紅+綠”旅遊休閑生態線路,全力打造“三色班瑪”旅遊品牌。此外,完善青海湟源縣小高陵紅色旅遊基地交通基礎服務設施,打通發展旅遊的門路,將小高陵打造成以幹部教育培訓為(wei) 主,以現代農(nong) 業(ye) 觀光、生態體(ti) 驗和休閑度假為(wei) 輔的旅遊產(chan) 業(ye) 綜合體(ti)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