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濕地麵積達5635萬公頃 我國將繼續全麵加強濕地保護修複
本報訊 記者劉欣 2月2日是第28個(ge) 世界濕地日,今年的主題為(wei) “濕地與(yu) 人類福祉”。記者從(cong) 國家林草局獲悉,我國將繼續全麵加強濕地保護修複,實施濕地保護修複項目和互花米草防治專(zhuan) 項行動計劃,組織申報一批國際重要濕地和國際濕地城市,推進國家濕地公園監測監管體(ti) 係建設。
濕地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為(wei) 人類提供保護生物多樣性、固碳減排、減緩氣候變化等多重生態服務功能,同時源源不斷提供著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與(yu) 文化效益。近年來,我國下大力氣強化濕地保護,建成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地2200多個(ge) ,全國濕地麵積基本保持穩定,達5635萬(wan) 公頃。其中,國際重要濕地82處、國家重要濕地58處、國家濕地公園903處、國際濕地城市13個(ge) ,還規劃將1100萬(wan) 公頃濕地納入國家公園體(ti) 係,實行最嚴(yan) 格的保護管理。濕地生態旅遊、濕地自然教育等蓬勃興(xing) 起,良好濕地生態環境日益成為(wei) 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
自2022年6月濕地保護法實施以來,我國持續推進濕地保護法治監管體(ti) 係建設,完善配套政策製度,發布8項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國家重要濕地管理、濕地恢複費繳納和使用管理等政策取得積極進展,指導8個(ge) 省份完成製修訂省級濕地保護法規,我國濕地保護製度體(ti) 係初步建立,為(wei) 濕地的健康管理和生態平衡奠定了法律基礎。全麵加強濕地資源監測監管,初步建成濕地感知係統。以林長製為(wei) 抓手,進一步夯實各地保護職責。切實加強重要濕地問題核實整改,開展違規侵占國家濕地公園問題排查整治專(zhuan) 項行動。
深入履行《濕地公約》義(yi) 務,國際紅樹林中心落戶深圳。這是繼國際竹藤組織、亞(ya) 太森林組織之後又一個(ge) 設在我國的林業(ye) 國際組織,具有標誌性意義(yi) 。下一步,將通過這一合作平台,密切與(yu) 公約及相關(guan) 各締約方合作,開展紅樹林保護修複的對話交流,拓寬國際合作渠道,促進全球紅樹林保護修複及合理利用。(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