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兩周年:冬奧故事在中國延續
中新網北京2月5日電 (郝淩宇 國璿)2月4日是中國立春節氣,也恰逢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兩(liang) 周年。在近日重新升級開放的北京奧運博物館,一場奧運文化作品展正式向公眾(zhong) 開放。數百件作品陳列,中國與(yu) 奧運的交集變得更為(wei) 可感。
在開館儀(yi) 式上,兩(liang) 屆冬奧冠軍(jun) 、中國短道速滑名將武大靖捐贈了摘得北京冬奧首金、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的比賽服。他說,每個(ge) 展品都見證了一個(ge) 時代、一段珍貴的回憶,北京奧運博物館對外開放,能讓更多人看到奧運留下的美好瞬間,深入了解奧運遺產(chan) 。
兩(liang) 年前的立春節氣,一朵雪花的故事拉開了北京冬奧序幕。如今,這場冰雪盛會(hui) 印刻在人們(men) 的記憶深處,成為(wei) 一種文化印記,人們(men) 也以冬奧為(wei) 內(nei) 核書(shu) 寫(xie) 下了新的故事。
北京冬奧會(hui) 吉祥物“冰墩墩”有了新化身——“龍墩墩”,成為(wei) 民眾(zhong) 延續冬奧情緣的現實載體(ti) ,再度喚起人們(men) 的購買(mai) 熱情。在北京奧運博物館,一名參觀者說,“龍墩墩”作為(wei) 春節禮物,很適合送給喜愛滑雪朋友:“這是我們(men) 共同的冬奧記憶,能夠再度激起我們(men) 的冬奧激情。”
北京冬奧會(hui) 之後的第二個(ge) 冰雪季,冰雪運動熱度在中國有增無減。多個(ge) 平台數據顯示,從(cong) 2023年11月開始,“滑雪”等關(guan) 鍵詞的搜索熱度增長明顯。不止在新疆、東(dong) 北、內(nei) 蒙古等北方地區,江蘇、四川、廣東(dong) 等南方省份的室內(nei) 滑雪場也常常爆滿。
以北京為(wei) 例,北京市體(ti) 育局副局長葛軍(jun) 曾表示,北京冬奧會(hui) 後,北京市累計開展線上線下賽事活動9000餘(yu) 項次,參與(yu) 人次達到1000多萬(wan) ,冰雪產(chan) 業(ye) 的“冷資源”正在轉化為(wei) “熱經濟”。
這個(ge) 冬天,中國冰雪旅遊火爆,冰城哈爾濱引來數萬(wan) 遊客爭(zheng) 相“打卡”。作為(wei) 黑龍江人的武大靖說,後冬奧時代,冰雪旅遊的爆發是必然的,他相信隨著民眾(zhong) 在冰雪方麵的需求越來越高,這種爆發會(hui) 一直持續下去。
大眾(zhong) 冰雪的普及推廣也為(wei) 冰雪競技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動力。武大靖等不少冰雪運動員有著共同的感受:北京冬奧會(hui) 後“冰雪熱”遠高於(yu) 前幾年,民眾(zhong) 參與(yu) 度和重視度提高,冰雪運動後備人才力量有了明顯提升,冰雪競技水平也明顯提高。
2023年,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在國際奧委會(hui) 全會(hui) 上高度讚賞北京冬奧會(hui) 遺產(chan) 利用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希望冬奧遺產(chan) 可以繼續讓中國人民受益。2024年,他向中國發來訊息,指出即將舉(ju) 行的巴黎奧運會(hui) 在許多方麵可以借鑒取得成功的北京冬奧會(hui) 。
在巴赫看來,升級改造後的北京奧運博物館,是北京奧運遺產(chan) 鮮活存在的閃亮例證,將以永恒的奧林匹克價(jia) 值觀激勵著每一位到訪的遊客。對中國民眾(zhong) 而言,北京奧運博物館將成為(wei) 中國與(yu) 奧運結緣的縮影之一,人們(men) 將用行動在中國繼續書(shu) 寫(xie) 冬奧故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