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超六成中職生成功升學
《廣州市中等職業(ye) 教育質量報告(2023年度)》發布
廣州超六成中職生成功升學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ti) 記者曾俊)近日,《廣州市中等職業(ye) 教育質量報告(2023年度)》(以下簡稱《報告》)由廣州市教育局對外發布。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梳理發現,相比上一學年,2022學年,廣州市中職學校在校生規模基本穩定,經費投入、專(zhuan) 業(ye) 契合度、師資力量等方麵均有提升,學生升學占比超63%。
財政經費投入增長明顯
《報告》透露,2022學年,廣州市中職學校在校生數約10萬(wan) 人,招生數約3.6萬(wan) 人,畢業(ye) 生數約3.22萬(wan) 人,與(yu) 2021學年相比略有減少。總體(ti) 來看,近年來,廣州市中職學校在校生基本穩定在10萬(wan) 人左右,規模位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2022年,廣州市中等職業(ye) 學校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總投入超51億(yi) 元,比上年度增長12.03%,平均每名學生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為(wei) 3.43萬(wan) 元/年,比上年度增長12.47%。
全市學校開設包括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和交通運輸等在內(nei) 的17個(ge) 專(zhuan) 業(ye) 大類下的專(zhuan) 業(ye) 137個(ge) ,基本對接廣州市21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其中對接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的專(zhuan) 業(ye) 占70.15%,對接製造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占比45.3%,主要布點在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和交通運輸專(zhuan) 業(ye) 大類,較好適應廣州產(chan) 業(ye) 布局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師資方麵,2022學年,廣州市中職學校教師隊伍規模與(yu) 結構相對穩定,其中,專(zhuan) 任教師數5357人,生師比為(wei) 18.29,“雙師型”專(zhuan) 業(ye) 教師比例為(wei) 74.53%,兼職教師比例為(wei) 13.16%,專(zhuan) 任教師研究生學曆或碩士及以上教師比例為(wei) 15.66%,專(zhuan) 任教師高級職稱教師比例為(wei) 24.92%,與(yu) 2021學年相比,均有所提升。
升學占比超63% 就業(ye) 占比為(wei) 33%
《報告》顯示,目前中職學生可選擇“三二分段”等貫通培養(yang) 途徑,五年內(nei) 取得大專(zhuan) 文憑;也可通過“3+證書(shu) ”考試或普通高考升入高一級學校。2022學年,廣州市中職學校畢業(ye) 生中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生占63.48%,其中,349人升入本科院校,與(yu) 2021學年相比,分別提升10%、124人。值得留意的是,廣州市中職學校就業(ye) 率(含升學)96.48%,這意味著最終就業(ye) 的學生占比為(wei) 33%。
當前,廣州正著眼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所需,優(you) 先選取優(you) 質職業(ye) 學校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在醫藥、汽車領域,率先探索中高企協同的長學製人才培養(yang) 。今年1月,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衛生職業(ye) 技術學院和廣州市醫藥職業(ye) 學校,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廣州鐵路職業(ye) 技術學院和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ye) 學校,分別簽訂了中高企協同推動長學製人才培養(yang) 合作協議,成為(wei) 廣州探索開展職業(ye) 教育長學製人才培養(yang) 改革的“先行軍(jun) ”。
未來將拓展長學製培養(yang) 探索中本貫通
《報告》認為(wei) ,中職學校辦學條件亟待優(you) 化。對照教育部辦學條件達標標準,目前廣州市中職學校不達標項目主要為(wei) 占地麵積、校舍建築麵積。同時,對比全市中小學及發達省市職業(ye) 學校,廣州中職學校的校園環境還存在一定差距,一定程度影響了社會(hui) 對職業(ye) 教育的認同感。為(wei) 此,廣州將加快推進科教城入駐和舊校區統籌利用工作;加強對職業(ye) 學校辦學定位、辦學規模的統籌指導,科學核定和調控招生規模;持續實施職業(ye) 學校校園微改造工程,提升辦學形象。
相比江蘇、浙江、山東(dong) 等省已多模式開展中高、中本貫通培養(yang) ,目前廣州市職業(ye) 教育貫通培養(yang) 模式以“三二分段”為(wei) 主,且覆蓋麵有待提升。同時在當前開展的“三二分段”試點工作中,中職與(yu) 高職的課程體(ti) 係還未實質性貫通銜接,高職學校在牽頭設計一體(ti) 化人才培養(yang) 方案和參與(yu) 前三年的人才培養(yang) 方麵參與(yu) 度較低,中高職在教學資源的投入不平衡。
對此,廣州將推動廣州番禺職業(ye) 技術學院等符合條件的高職院校申辦本科層次職業(ye) 學校,將長學製培養(yang) 逐漸拓展至其他產(chan) 業(ye) 領域,逐步擴大“三二分段”試點覆蓋範圍,爭(zheng) 取探索開展中本貫通試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