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年貨讓年輕人買回屬於自己的年味
視頻會(hui) 員、新年壁紙、拜年表情包……在今年的年貨市場上,不隻有傳(chuan) 統的食品、服裝、電器等實物商品,更有不少虛擬商品被新生代消費者納入購買(mai) 清單,電子年貨格外搶手。比如,生動活潑的表情包成了社交神器,新年主題的手機壁紙烘托了春節的吉祥喜慶氣氛,塞滿祝福的虛擬紅包聯絡了親(qin) 朋好友間的感情等。
“百節年為(wei) 首”,買(mai) 年貨是流傳(chuan) 數千年的習(xi) 俗。電子年貨在傳(chuan) 遞新年祝福的同時,滿足了消費者社交、休閑方麵的個(ge) 性化需求。比如說,發個(ge) 搞怪祝福表情包,為(wei) 親(qin) 朋好友送去祝福,也減少了對方回禮壓力;發個(ge) 配有個(ge) 性化封麵的紅包,不管金額大小“禮輕情意重”。電子年貨推動現代科技與(yu) 傳(chuan) 統文化深度融合,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子年貨在家遠程拜年,感受傳(chuan) 統年俗的獨特魅力,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新的活力。
電子年貨也是年輕人消費觀念轉變的生動注腳。過年,已不再僅(jin) 限於(yu) 買(mai) 吃食、燙頭發、穿新衣,消費者更加重視自己的體(ti) 驗。電子年貨火爆的背後,折射出年輕人重視個(ge) 體(ti) 情緒價(jia) 值滿足,追求“有效過年”。更加便捷和多樣化的年味體(ti) 驗,以沉浸式體(ti) 驗為(wei) 核心的場景化消費,成為(wei) 刺激新生代消費者的“多巴胺”。
當然,電子年貨並非十全十美。電子年貨產(chan) 品更新換代速度過快,年輕人如果不加以篩選,盲目跟風搶購新產(chan) 品,就有可能增加個(ge) 人經濟負擔。虛擬商品涉及的個(ge) 人信息保護、產(chan) 品質量、售後服務等問題,同樣需要人們(men) 予以關(guan) 注。如果我們(men) 過於(yu) 沉浸在虛擬世界,單純依靠網絡溝通,很容易忽視身邊的人和事,淡化與(yu) 親(qin) 友之間的關(guan) 係。
過年,人們(men) 圖的是喜慶,買(mai) 的是幸福。不管選購什麽(me) 年貨,講究的不過是自我心中獨特的年味和記憶。通過置辦電子年貨,年輕人不僅(jin) 買(mai) 回了個(ge) 人的年味,促進了傳(chuan) 統文化的創新發展,也激發了消費新活力。
謝軍(j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