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兩周年 冰雪熱情再升溫
2022年立春之日,一屆無與(yu) 倫(lun) 比的冬奧盛會(hui) 寫(xie) 下了“一起向未來”的嶄新篇章,也為(wei) 北京留下了“雙奧之城”的榮耀。轉眼間,2024年的春天如約而至,在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兩(liang) 周年之際,中國的精彩冰雪故事仍在延續,豐(feng) 厚的冬奧遺產(chan) 得到全方位利用,走進人們(men) 的生活,激發著大家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熱情。
奧運博物館全新亮相
近日,國家體(ti) 育館“鳥巢”南側(ce) 的北京奧運博物館迎來了幾位重要訪客。冠軍(jun) 運動員葉喬(qiao) 波、鄧亞(ya) 萍、佟文、武大靖和韓曉鵬將自己珍貴的藏品,捐贈給了全新開放的北京奧運博物館。
“這是我在比賽中用過的乒乓球拍,也是我捐出的第二個(ge) 球拍,第一個(ge) 球拍珍藏在瑞士洛桑的奧林匹克博物館。”鄧亞(ya) 萍說,“希望這個(ge) 球拍讓更多人參與(yu) 全民健身,讓更多人愛上奧林匹克運動。”
北京冬奧會(hui) 上,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武大靖與(yu) 隊友齊心協力,奪得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冠軍(jun) 。當天,武大靖把奪冠時所穿的比賽服捐贈給了博物館。
“雖然有點舍不得,但是這件衣服放在博物館裏更有意義(yi) ,希望大家都能走進這座博物館,重溫雙奧之城的輝煌時刻。”武大靖說。
在北京冬奧會(hui) 成功舉(ju) 辦兩(liang) 周年之際,北京奧運博物館順利完成升級改造工作,重新向公眾(zhong) 開放。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在視頻致辭中表示,“雙奧之城”北京書(shu) 寫(xie) 了偉(wei) 大的奧林匹克曆史,北京奧運博物館是北京奧運遺產(chan) 鮮活存在的閃亮例證,將以永恒的奧林匹克價(jia) 值觀,激勵每一位到訪的遊客。
走進博物館,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的展陳。在《一起向未來》和《雪花》歌聲中,三大賽區的建設曆程、火炬和吉祥物設計的背後故事、賽場內(nei) 外的精彩瞬間等一一呈現。而穿越色彩繽紛的“時空隧道”後,福娃、“奧運缶”等展品和圖片,又把人們(men) 的思緒拉回到那個(ge) 火熱的夏天。
升級改造後的北京奧運博物館由序廳、基本陳列展廳、互動展區、臨(lin) 時展區等部分組成。其中,基本陳列展廳以“圓夢雙奧 共創未來”為(wei) 主題,分為(wei) “冬奧盛會(hui) ”“夏奧記憶”“雙奧之城”三部分,由1394件展品和大量精彩圖片、視頻畫麵組成,展現了中國申辦、籌辦、舉(ju) 辦2008年奧運會(hui) 和2022年冬奧會(hui) 的奮鬥曆程以及中國為(wei) 世界奧林匹克運動作出的貢獻等。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奧運博物館還設置了“雙奧”冠軍(jun) 牆等特色展示區域和專(zhuan) 題互動展區。參觀者可以登上領獎台,感受運動員奪金的“高光時刻”,還可以親(qin) 自上陣,在互動設施裏沉浸式體(ti) 驗乒乓球、舉(ju) 重、籃球、冰壺、高山滑雪等冬奧會(hui) 和夏奧會(hui) 項目。
北京奧運博物館重新開放後,還舉(ju) 辦了以“博物館的力量”為(wei) 主題的首期“雙奧文化大講堂”。來自國際奧委會(hui) 、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hui) 等機構的有關(guan) 負責人,聚焦博物館的文化力量與(yu) 未來發展,共同探討博物館在推動文化傳(chuan) 承創新、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方麵的重要作用。
國際奧委會(hui) 委員、國際奧委會(hui) 文化與(yu) 奧林匹克遺產(chan) 委員會(hui) 主席帕塔瑪表示,北京奧運博物館的建成彰顯了奧林匹克運動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活力和奧林匹克精神的持續影響力,希望未來博物館在保存奧林匹克運動遺產(chan) 、弘揚奧林匹克精神、促進全球體(ti) 育文化交流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冰雪運動熱度升高
在北京奧運博物館“隔壁”的國家體(ti) 育場“鳥巢”,總麵積超過6萬(wan) 平方米的歡樂(le) 冰雪季活動連日來吸引了眾(zhong) 多市民和遊客到訪。在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兩(liang) 周年之際,國家體(ti) 育場和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等雙奧場館還向夏奧和冬奧人員免費開放。
北京冬奧會(hui) 賽後兩(liang) 年來,國家體(ti) 育場、國家遊泳中心、國家速滑館等場館已累計接待700餘(yu) 萬(wan) 人次、舉(ju) 辦上百場大型活動,向世人展現了冬奧場館賽後運營新標杆。春節期間,相關(guan) 場館將舉(ju) 辦13項冰雪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其中,國家遊泳中心推出“龍耀水立方”新春限定係列活動,“吉祥龍”的巨型景觀已躍然於(yu) “水立方”外立麵的膜結構上;國家速滑館將舉(ju) 行花滑培訓、戶外冰雪遊藝、研學冬令營等豐(feng) 富多彩的文體(ti) 活動;奧林匹克塔將舉(ju) 辦龍年新春廟會(hui) 市集……
身前小冰車,身後佛香閣;暢遊凍湖藍冰,定格金光日落。隨著天氣轉暖,2月4日下午,北京頤和園冰場於(yu) 當日營業(ye) 結束後關(guan) 停,為(wei) 今冬的冰雪熱潮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走出冰場,北京市民李璐戀戀不舍。“排了好長時間的隊,趕上了玩冰的‘末班車’,感受到大家對冰雪的喜愛。”
頤和園冰場營業(ye) 麵積達35萬(wan) 平方米,最多可容納5000人同時在冰麵嬉戲,是北京市屬公園中麵積最大、承載量最多的戶外天然冰場。今年冰雪季,頤和園冰場變身“頂流”,掀起一輪冰雪熱潮。每逢周末,冰場入口總是排起長隊。
“北京冬奧會(hui) 帶來的‘冬奧效應’持續釋放,市民和遊客上冰的熱情愈發高漲,冰雪運動成為(wei) ‘新時尚’。”頤和園副園長王曉華說。
作為(wei) “雙奧之城”的見證者,頤和園還著力通過各項雙奧文化推廣活動,將“冬日限定”變為(wei) “曆史永久”。日前,“雙奧之城”主題展覽在這裏拉開帷幕,全方位展示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的奮鬥曆程和寶貴遺產(chan) 。遊客在欣賞頤和園冬日美景的同時,還能進一步領略“雙奧之城”的非凡成就,感受奧運文化的“中國味兒(er) ”。
國際奧委會(hui) 奧林匹克文化與(yu) 遺產(chan) 基金會(hui) 主任、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聯盟主席張秀鳳用“壯觀”來形容頤和園裏的景象。“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加入到冰雪熱潮中。”她說。
在後冬奧時代,北京依托豐(feng) 富的奧運遺產(chan) ,開展形式多樣的冰雪活動,帶動更多群眾(zhong) 走進冰場、雪場,打造冰雪運動休閑消費目的地。今年冬季,北京市體(ti) 育局、商務局、文旅局等五部門聯合啟動冰雪運動消費季,在國家體(ti) 育館、頤和園、陶然亭公園等冰雪運動場地推出多項冰雪運動消費優(you) 惠活動,弘揚北京冬奧精神,豐(feng) 富群眾(zhong) 健身和運動休閑方式,激發大眾(zhong) 冰雪運動熱情。(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