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我國居民健康“頭號殺手”,為何找上年輕人?
中新網北京2月7日電(邵萌 孫媛)近年來,我國居民中風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3)》顯示,我國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發或複發腦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腦卒中離世。40歲及以上人群腦卒中現患人數達1242萬(wan) ,且發病人群呈年輕化。
如今,中風年輕化已逐漸成為(wei) 全球性的問題。從(cong) 1990年到2010年,全球 20 至 64 歲成年人的發病率增加了25%。
究竟什麽(me) 是中風?為(wei) 什麽(me) 年輕人成為(wei) 了中風高發人群?如何防止中風?
什麽(me) 是中風?
中風即“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嚴(yan) 重者可發生意識障礙和肢體(ti) 癱瘓。最常見的兩(liang) 種類型是腦出血和腦梗死,其中腦梗死約占80%-90%。
四川省人民醫院發布的科普文章顯示,中風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在我國是致死的“頭號殺手”。它有著可怕的“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
中風冬季更高發
中風屬於(yu) 冬季“流行病”。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nei) 科副主任醫師董漪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寒潮與(yu) 中風之間存在一定的聯係,人體(ti) 經曆的冷應激可能引發一係列生理變化,包括心腦血管係統的反應。這些變化可能對中風的發病風險產(chan) 生影響。
中風患者為(wei) 何年輕化?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發布的科普文章顯示,青年卒中患者有幾個(ge) 常見共同點:
1.不良生活習(xi) 慣
長期的飲食沒有節製,經常食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導致肥胖。加上久坐、缺乏運動、熬夜、吸煙和飲酒。這些不良的生活習(xi) 慣會(hui) 使得血管不再光滑,通暢的血液逐漸淤塞。
2.熬夜耗竭精氣神
長期的缺乏睡眠也是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的危險因素,而這些又進一步促成中風的發生。
3.對自己的身體(ti) 過分“自信”
有的年輕人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但是覺得自己還年輕,就沒有理會(hui) 。平素不檢查、不治療、不聽從(cong) 醫師建議,或者偶爾檢查一次、吃點藥,就算完成“任務”。正是這樣的漫不經心造成年輕人體(ti) 質的過早衰退,輕微活動就心慌氣促,熬夜就頭暈眼花。
如何快速識別中風?
口訣一:120
“1”: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
“2”:2隻手臂是否出現單側(ce) 無力;
“0”:聆(零)聽講話是否清晰;
如果有任何一個(ge) 症狀突然發生,極有可能是中風,要馬上打120。
口訣二:BE?FAST
“B”:Balance(平衡),平衡或協調能力喪(sang) 失,突然出現行走困難;
“E”:Eyes(眼睛),突發的視力變化,視物困難;
“F”:Face(麵部),麵部不對稱,口角歪斜;
“A”:Arms(手臂),手臂突然無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現在身體(ti) 一側(ce) ;
“S”:Speech(語言),說話含混、不能理解別人的語言;
“T”:Time(時間),上述症狀提示可能出現中風,不要等症狀自行消失,要立即打120。
此外,中風後把握時間非常重要。佛山疾控發布的科普文章顯示,對於(yu) 中風患者來說,當腦缺血超過4.5小時,腦細胞將會(hui) 出現不可逆的損傷(shang) :終身口齒不清、肢體(ti) 癱瘓、殘疾、昏迷甚至死亡,隻有爭(zheng) 分奪秒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腦部的損傷(shang) 。
如果在短時間內(nei) 能發現症狀,並且得到及時治療,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中風導致的致殘率和死亡率。
生活中如何預防中風?
江蘇省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副主任醫師吳劍鈺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生活中預防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可以遵循“1-2-0”原則。
“1”是早晚多喝1杯水
淩晨時刻,血液流動比較慢,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晨起喝一杯溫開水,有助於(yu) 稀釋血液,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晚上睡覺時,血流速度減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極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飲用適量溫開水可以稀釋血液,預防缺血性卒中。但睡前飲水不要喝茶或其他飲料。
“2”是天冷外出帶上兩(liang) 件套
這兩(liang) 件套指的是帽子和圍巾。冬季氣溫過低時,血管會(hui) 收縮,引起血液循環不暢,疾病發生概率高。氣溫較低出門時盡量戴帽子、圍巾。
“0”是適當多吃圓形的果蔬
有研究表明,多吃白色果蔬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所謂白色果蔬,是指果肉部分為(wei) 白色的食物,包括蘋果、梨等圓形白色果肉的水果。建議每天吃一個(ge) 蘋果等的白色水果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