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過年搭子”走紅網絡 中國年輕人“花式”過節
中新社北京2月6日電 (馬帥莎 曾玥)“除夕有‘飯搭子’嗎?”“蹲一個(ge) 大年初一逛燈會(hui) 的‘搭子’!”臨(lin) 近龍年春節,社交平台上尋找“過年搭子”的年輕人愈發活躍。今年將留守北京過年的沈女士就是其中一員,“一個(ge) 人過年太冷清,除夕夜想找‘飯搭子’們(men) 吃個(ge) 飯、聊聊天”。
近來,“搭子”社交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他們(men) 因相同的興(xing) 趣愛好或目的,結成誌同道合的臨(lin) 時夥(huo) 伴,相互支持、精準陪伴。互相督促的“健身搭子”,體(ti) 力接近、一起拚房的“旅遊搭子”,“第二份半價(jia) ”的“甜品搭子”……隻要誌趣相投,萬(wan) 物皆可“搭”。
來自廣東(dong) 的鍾女士曾在社交平台上找過4次“旅遊搭子”。她對中新社記者說,這種方式可以更精準地找到與(yu) 自己同頻的人群,還可以體(ti) 驗與(yu) 不同年齡段的“搭子”一起旅遊的樂(le) 趣。
如今,這種新的社交方式正在融入年輕人的春節生活。對於(yu) 假期獨在異鄉(xiang) 的年輕人來說,親(qin) 友不在身邊,找一個(ge) 臨(lin) 時的“過年搭子”不失為(wei) 一種選擇。在沈女士看來,“搭子”社交可以突破原有的社交圈子,或許能遇到知音,就算有些人未來很難再見到,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也很值得。
尋找“過年搭子”其實是年輕人“花式”過節的一個(ge) 縮影。從(cong) 前,過年的儀(yi) 式感與(yu) 幸福感或來自平常吃不到的美食、穿不到的新衣,或來自家族團聚、串門拜年。隨著時代變遷,當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wei) “過年主理人”,傳(chuan) 統年俗煥發更鮮活的氣息,萌生新的過年樂(le) 趣。
有在線購物平台報告顯示,年輕人如今已加入家庭年貨置辦的隊伍中。不同於(yu) 老一輩“征戰”菜市場,年輕人成為(wei) 線上年貨消費的“主力軍(jun) ”,優(you) 質生鮮、應季服飾、智能家電等商品銷售走旺。內(nei) 蒙古羊肉、重慶火鍋底料、東(dong) 北冷水魚……在年輕人主導的春節餐桌上,除了“家鄉(xiang) 味”,還出現了更多地道的跨地域美食。
在各地的年俗活動中,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湊熱鬧”的身影。他們(men) 身著色彩斑斕的漢服穿梭於(yu) 花市,成為(wei) 廣州春節的靚麗(li) 風景線;在河北辛集的新春燈會(hui) 上,年輕遊客身穿漢服賞花燈,或提燈漫步、或翩躚起舞、或體(ti) 驗民俗,感受新春佳節濃濃年味。
為(wei) 了從(cong) 招待親(qin) 朋的忙碌中脫身,一些回鄉(xiang) 的年輕人打算帶父母來一場時興(xing) 的Citywalk(城市漫步),感受家鄉(xiang) 別樣的風貌,享受難得的“小家”團聚的寧靜時光,尋求奔波一年後的長假鬆弛感。
有評論指出,“花式”過年不是對傳(chuan) 統的顛覆,而是在過去的基礎上,“把思路打開”,讓形式更豐(feng) 富,主動獲取精神上的滿足。
從(cong) 尋找“過年搭子”、掌勺年夜飯到著漢服逛花市、春節限定Citywalk,年輕人正通過個(ge) 性化的過年方式,找到屬於(yu) 自己的過年儀(yi) 式感,為(wei) 春節增添新的“年味”、煥發出新的活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