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爾濱”出圈背後的青春小店力量

發布時間:2024-02-19 14:4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24年,“爾濱”迎來了史上最“熱”春節。

  正月裏的哈爾濱中央大街上,人頭攢動,從(cong) 四麵八方而來的遊客與(yu) 街邊巷角忙碌的小店,組成了春節裏一道美麗(li) 的風景線。

  大大小小的店麵是這條百年老街上最活躍的細胞,而在小店熱鬧的背後,有許多年輕人在默默發力。

  借一杯凍梨咖啡輸出東(dong) 北文化

  “凍梨加咖啡,一杯接一杯”。“爾濱”出圈的日子裏,坐落在中央大街巷子裏的鹿魚咖啡店裏,凍梨咖啡有時一天能賣上百杯。

  屬於(yu) 東(dong) 北人兒(er) 時記憶的“凍梨”,一夜之間變得如此洋氣,竟叫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直呼“看不懂了”“咱也沒見過”。

  這家開在一棟小洋樓裏的咖啡店,早咖晚酒,推門進去,濃鬱的複古歐式裝修風和中央大街的風格十分呼應。今年年初,走進咖啡店買(mai) 凍梨咖啡的人突然多了起來,店員們(men) 這才發現原來自家的凍梨咖啡被人推上了網。店長曹庭祥未曾料到凍梨咖啡這麽(me) 火,“我們(men) 店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凍梨咖啡”。

  “小時候東(dong) 北冬季新鮮水果很少,家家戶戶都會(hui) 有凍梨、凍柿子,這些都是哈爾濱人的童年記憶。”曹庭祥感歎,這幾年咖啡館經營下來不易,經曆過擴店和疫情,鹿魚咖啡也和許多小店一樣,曾在艱難中求存。2023年咖啡館走上了複蘇的軌道,小店也在去年冬天精心做了很多設計、打造網紅場景,以此吸引年輕人。到了今年年初“爾濱”火了,凍梨出圈,不僅(jin) 是外地遊客,更多的本地人也開始注意到這家小店。

  曹庭祥並不想過度消費凍梨,“越是外地遊客多的時候,越要嚴(yan) 謹,要把控好原材料品質,不能一味地做營銷而忘了做好產(chan) 品本身”。

  店裏吧台上最顯眼的位置,擺放的是幾款網紅大雪人玩偶和創意冰箱貼等文創產(chan) 品。

  “我們(men) 更希望把咖啡店變成一個(ge) 文化輸出的空間,讓更多遊客購買(mai) 、品嚐咖啡和甜品時,更多地了解東(dong) 北文化,了解哈爾濱。”曹庭祥介紹,咖啡店所在的洋樓已有接近百年的曆史,其建築底蘊也頗為(wei) 深厚,咖啡店還嚐試把所在的紅專(zhuan) 街的曆史文化融在產(chan) 品裏,研發創新。

  文創不僅(jin) 有顏值還有黑科技

  走出鹿魚咖啡,在中央大街上一輛火車外形的小店裏,記者看到遊客們(men) 進進出出。

  這是一家今年冬天新冒出來的小店,名叫魔法文創中心,由龍粵(黑龍江)文旅科創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粵文創”)開設經營,主要售賣和哈爾濱相關(guan) 的精美文創商品。

  許多遊客一進門就直奔冰箱貼售賣區,想要買(mai) 到今年爆火出圈的AR(增強現實)冰箱貼。這組冰箱貼有四款單品,分別以東(dong) 北虎、中央大街、索菲亞(ya) 教堂、冰雪大世界等為(wei) 設計元素,展示哈爾濱的四季之美。

  讓它出圈的除了顏值,還有科技。登錄指定的微信小程序,用手機對著這款冰箱貼掃一掃,屏幕裏就會(hui) 播放一組配有音樂(le) 的動畫實景影像,展示著“爾濱”不同的季節風情。

  AR冰箱貼一開售,很快就被搶空了。這讓90後王家樂(le) 和郭金妮喜出望外。作為(wei) 冰箱貼設計師,她們(men) 去年年底從(cong) 北京回到哈爾濱,就是想第一時間跟蹤了解市場的反應。

  冰箱貼的上市讓當時已經上了熱搜的“爾濱”又有了新話題,有網友給出好評:“這麽(me) 酷炫的冰箱貼太給咱們(men) ‘爾濱’長臉了!”然而,所有的“出圈”都不是偶然。冰箱貼火在了冬季,但很多故事發生在更早之前。

  早在去年夏天,王家樂(le) 和郭金妮就開始為(wei) 哈爾濱構思文創產(chan) 品。“之前帶郭金妮來哈爾濱玩,她說哈爾濱很美,希望不光是買(mai) 一個(ge) 紀念品帶回家,而是要把一份美好的記憶留存下來。”王家樂(le) 告訴記者。

  二人在北京工作時認識,組成了“小狗造物”團隊,開始做文創設計,先後和地方博物館開展合作,積攢了一些經驗。去年8月,她們(men) 以東(dong) 北虎和丁香花為(wei) 元素的春季款冰箱貼推出後,引來好評,開始和哈爾濱東(dong) 北虎園林合作在景區售賣。

  後來,二人開始設計夏秋冬款。一天,她們(men) 看到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把手機對準明信片掃碼,就可以看到AR動畫效果,這瞬間引發了她們(men) 的靈感。她們(men) 找到技術團隊,在冰箱貼上實現了AR創意。

  東(dong) 北虎冰箱貼推出後,龍粵文創也在網上注意到這個(ge) 年輕的團隊,開始了後續合作,這款文創產(chan) 品也在哈爾濱的商圈、景點落地。

  除了AR冰箱貼,魔法文創中心小店裏售賣的其他幾款冰箱貼和文創產(chan) 品,也十分搶手。龍粵文創總經理王婧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些設計的背後有很多青年的創意。王婧發現,很多小眾(zhong) 設計團隊和不同行業(ye) 的專(zhuan) 業(ye) 人士也能給文創產(chan) 品帶來不一樣的設計思路。

  年輕人心係家鄉(xiang) 發展

  除了“小狗造物”,“六一柿野”團隊設計的魔法風格的哈爾濱冰箱貼,也備受年輕人喜愛。團隊成員是一對95後小夫妻——哈爾濱小夥(huo) 劉禹和長沙姑娘唐多。

  二人2021年到長沙定居創業(ye) ,在設計嶽麓山文創產(chan) 品的過程中,他們(men) 深刻感受到文創產(chan) 品能夠賦能一座城市的文創產(chan) 業(ye) 發展。劉禹離開哈爾濱多年,思鄉(xiang) 心切,也萌生了為(wei) 家鄉(xiang) 做文創產(chan) 品的念頭。

  多年前到哈爾濱旅遊的記憶,讓唐多印象深刻。走在中央大街時,她突然聽到不遠處的窗台有音樂(le) 演奏,“哈爾濱其實還是一座很有音樂(le) 文化底蘊的城市”。

  後來,二人把站在窗台前吹薩克斯風和拉大提琴的畫麵變成了冰箱貼元素,用文創產(chan) 品定格了他們(men) 對哈爾濱的記憶和思念。

  他們(men) 還翻閱很多資料和書(shu) 籍做功課,了解到哈爾濱是一座被火車拉來的城市後,他們(men) 把現如今的火車站造型和蒸汽火車相結合。而年輕人喜愛的魔法風,也是源於(yu) 哈爾濱的歐式建築風格——經常被網友比喻像走進了哈利波特裏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

  “六一柿野”和“小狗造物”都是第一次設計冰箱貼,現在他們(men) 收到了不少尋求合作的邀約,這讓他們(men) 看到了用心挖掘地方文化的影響力和市場潛力。“當地方文化被更多挖掘出來,做出來的文創產(chan) 品更有靈魂,城市的活力也能被喚醒。”

  對家鄉(xiang) 的情感和對哈爾濱的喜愛,讓一群年輕人走到了一起,這讓80後王婧頗為(wei) 感動。

  “龍粵文創是幾家深圳市黑龍江商會(hui) 成員企業(ye) 一起投資成立的,目前在深圳和黑龍江兩(liang) 地工作。”作為(wei) 深圳市黑龍江商會(hui) 的秘書(shu) 長,王婧介紹,商會(hui) 企業(ye) 家都是黑龍江籍在深圳創業(ye) 的。商會(hui) 中有個(ge) 文旅科創分會(hui) ,負責將商會(hui) 裏與(yu) 文化旅遊相關(guan) 的企業(ye) 和資源整合,吸納外部的技術和金融資源。“大家都是出於(yu) 對家鄉(xiang) 的情懷才來做這個(ge) 事情的。”

  “盡管許多年輕人到外地發展,但仍心係家鄉(xiang) 未來。”王婧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人,在外打拚多年的她深切感受到,今年“爾濱”的出圈,不僅(jin) 給她個(ge) 人,也對整個(ge) 黑龍江文創發展有很大啟發。“以前有人對文創產(chan) 品有固有印象,認為(wei) 做文創不賺錢。但實際上,隻有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才能開辟出市場。”王婧了解到,黑龍江近年來布局了四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在她看來,一款AR冰箱貼是把數字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融合在一起的一個(ge) 縮影,數字技術賦能文創產(chan) 品,帶來了更多的附加價(jia) 值。

  隨著“爾濱”的火爆,有深圳的企業(ye) 家計劃到哈爾濱來考察投資,王婧說:“相信明年黑龍江會(hui) 有越來越多質量更好、創意更好的文創產(chan) 品出現。”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寧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