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社部:整治虛假職業技能培訓

發布時間:2024-02-19 14:44:00來源: 經濟日報

  人社部近日發布通知,要求規範培訓機構辦學,嚴(yan) 禁以招生費等名義(yi) 直接或變相買(mai) 賣符合補貼條件的生源,以聯合辦學、培訓合作等名義(yi) 違規轉包政府補貼的培訓項目,與(yu) 參訓人員串通提供虛假信息騙取套取資金等行為(wei) 。

  伴隨經濟轉型升級,各行各業(ye) 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發迫切,一張職業(ye) 技能證書(shu) 在勞動力市場中意味著更強的競爭(zheng) 力。然而,並非所有職業(ye) 技能培訓機構都能幫助學員成功就業(ye) 。有的主辦方拚湊人數組織“興(xing) 趣式”培訓、“濫竽充數式”培訓牟利,有的通過虛假培訓違規套補、造假騙補、冒領補貼、違規轉包。更有甚者,巧立名目誘導學員辦理“培訓貸”,參訓人員非但技能水平沒提高,反而背上高額債(zhai) 務,造成惡劣社會(hui) 影響。

  對違規技能培訓並非沒有處罰依據。職業(ye) 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實施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此均有明文規定。但由於(yu) 監管力量薄弱,違規培訓機構仍然有機可乘。此次人社部提出將采取追回補貼資金、暫停招生、責令整改、移出目錄、吊銷辦學許可證、追究責任等多種處理方式,同時明確將依法進行行政處罰或移送司法機關(guan) 。這有助於(yu) 促進規範辦學,扼住伸向財政補貼資金的黑手,促進職業(ye) 技能培訓健康發展。

  為(wei) 促進勞動者技能就業(ye) ,加大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培養(yang) ,我國開展大規模職業(ye) 技能培訓,僅(jin) 去年就有超1800萬(wan) 人次參與(yu) 補貼性職業(ye) 培訓,取得職業(ye) 資格或技能等級證書(shu) 超1200萬(wan) 人次。麵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不僅(jin) 應加強補貼資金統籌使用和監管,為(wei) 技能培訓劃紅線、定底線,還要用好用足培訓資源,幫助參訓人員真正學以致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有效整治職業(ye) 技能培訓行業(ye) 亂(luan) 象,還要注重增加培訓證書(shu) 含金量,不讓“注水”培訓占用有限社會(hui) 資源和參訓人員寶貴的時間精力。享受政府補貼的職業(ye) 技能培訓應當聚焦“缺工”的先進製造業(ye) 、養(yang) 老服務業(ye) 、地方支柱特色產(chan) 業(ye) 及各類創業(ye) 指導等。聘請具有豐(feng) 富生產(chan) 實踐經驗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承擔授課任務,確保培訓效果。同時,對不符合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企業(ye) 崗位需求或勞動者培訓就業(ye) 意願的低效無效培訓項目,也應及時移出指導目錄,不斷進行動態調整,為(wei) 勞動者提供優(you) 質培訓項目。

  敖 蓉

  (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