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2400米探尋宇宙極致
今年春節是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於(yu) 2023年12月交付使用後的第一個(ge) 春節。正逢新春佳節,許多科研工作者仍然駐守於(yu) 此。
和一般實驗室不同,它位於(yu)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錦屏山內(nei) 部,2400米埋深下,是世界最深、最大、最“純淨”的極深地下實驗室。
“為(wei) 了探尋暗物質,我們(men) 日夜不休。”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清華大學牽頭的CDEX暗物質實驗組研究人員景明坤說。
暗物質是什麽(me) ?
“我們(men) 對於(yu) 宇宙中95%的東(dong) 西還摸不著頭腦,暗物質研究是人類認識和了解宇宙的新出發點。”清華大學工程物理係教授、CDEX暗物質實驗組負責人、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物理科學部主任嶽騫解釋,暗物質指的是人類肉眼看不到,且使用天文望遠鏡和電磁學手段觀測都無法捕捉到的物質。
盡管這道“微光”不知道何時才能出現,但當前,暗物質研究已經成為(wei) 粒子物理學、宇宙學、天文物理學等學科的前沿課題。
國投集團雅礱江公司項目管理工程師李宏璧解釋,輻射在人們(men) 生活的環境中無處不在,“如果在日常環境中開展暗物質探測,難度不亞(ya) 於(yu) 在人聲鼎沸的足球場尋找一根繡花針落地的聲音”。想要直接探測到暗物質,十分困難。
一座能阻擋宇宙射線和自然環境輻射的實驗室,成為(wei) 探測暗物質的必要條件。
2008年,雅礱江公司為(wei) 水電工程而建設的錦屏山隧道貫通。清華大學的科研人員從(cong) 新聞中了解到,這一隧道長17.5公裏,上方被約2400米的大理岩所覆蓋,正是他們(men) 一直在尋找的絕佳科研場地。雙方一拍即合,同意在隧道裏共建我國第一座地下實驗室。
2010年12月,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一期建成投運,其室內(nei) 宇宙射線通量僅(jin) 為(wei) 地表的一億(yi) 分之一,填補了我國深地實驗室的空白。
多年來,在此進行科研的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團隊不斷突破,取得了多項國際前沿的成果,他們(men) 對於(yu) 空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2020年,由清華大學作為(wei) 法人單位,雅礱江公司作為(wei) 共建單位、基於(yu)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建設的“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以下簡稱“錦屏大設施”)項目開工建設,次年更是被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
深地條件雖然有利於(yu) 探索前沿科技,但對工程建設卻是不小的挑戰。
李宏璧介紹,錦屏山岩體(ti) 內(nei) 的地下水量大、滲透性強,各個(ge) 洞室還分布著許多不規則的滲漏點。岩體(ti) 自身與(yu) 岩壁還會(hui) 滲水,持續析出氡氣,“這是一種有較強放射性的氣體(ti) ,會(hui) 對實驗裝置造成幹擾”。
“防水抑氡”成為(wei) 施工的大難題。
如今,走入錦屏大設施,11萬(wan) 平方米的洞室表麵已經被一層米黃色的特殊材料所覆蓋,像是覆上了一層光滑的乳膠,但仍保留了岩壁原先凹凸不平的觸感。
“凹凸排水板、土工膜、無紡布、噴塗速凝層……”中建三局錦屏大設施項目總工程師譚雷已經能準確複述實驗室“牆壁”所使用到的特殊材料,“就像是在岩壁上鋪了一層薄薄的雞蛋殼”。
“防水抑氡”的目標,被分解為(wei) 洞壁上的三層結構:防排水層、保護層和裝飾層。譚雷介紹,工程完成後,經過測試,圍岩釋放的氡氣,有99%被隔絕在實驗空間外。
譚雷表示,“雞蛋殼”與(yu) 常規的隧道施工工藝十分不同,他們(men) 並沒有在洞壁的基礎上進行二次襯砌,使得原本可能會(hui) 達到30-40厘米的結構,減少到了10厘米。
之所以如此設計,是為(wei) 了盡可能滿足實驗設備對麵積的需要。李宏璧表示,如今,錦屏大設施的實驗空間相較於(yu) 一期寬敞很多,有8個(ge) 約1000平方米的實驗空間,如果采用傳(chuan) 統結構施工,麵積會(hui) 小很多。
此外,實驗室是一個(ge) 追求極致“純淨”的特殊環境,項目建設的各種材料,都需要滿足低本底輻射的要求,即環境中原本就存在的放射性物質所產(chan) 生的輻射應處於(yu) 較低水平。
以施工最常使用到的水泥為(wei) 例,李宏璧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建設初期,因為(wei) 沒有符合要求的水泥,整個(ge) 項目停工待料了7個(ge) 月,“雖然各式各樣的水泥都有,但施工前我們(men) 測試了市麵上能買(mai) 到的水泥,95%都不符合低本底輻射的要求”。
景明坤的工作台上,擺滿了用圓形罐子裝著的建築材料樣品,他負責對工程可能使用到的物質進行本底檢測,“周圍天然的岩石輻射本底已經足夠低,因此我們(men) 要求,建築材料至少低於(yu) 周圍岩石輻射本底的三倍值”。
李宏璧介紹,為(wei) 了讓水泥輻射對實驗的影響降到最低,雅礱江公司和清華大學與(yu) 中建三局、水電五局等單位,聯合攻關(guan) 各種技術難題,最終研發出一款符合實驗室建設要求的水泥,“花了7個(ge) 月時間,終於(yu) 解決(jue) 了這一問題”。
但這並不是終點。李宏璧說,水泥研發成功後,運送來的每一車水泥成品,還是要經過嚴(yan) 苛的檢測,隻有確保水泥的放射性水平符合要求,才能使用。“合格率相當高,200車水泥中大約會(hui) 有1車不合格,且大多是運輸環節的問題,而不是研發、工藝環節的問題。”
“螺螄殼裏做道場”是這些實驗室建設者們(men) 最大的感受。
李宏璧算了一個(ge) 數:在錦屏大設施建設過程中,和水泥一樣,對各項指標有著嚴(yan) 苛要求的設備和建材,共有141項。
2015年畢業(ye) 後,景明坤來到錦屏地下實驗室。他深知探尋暗物質的不易,由於(yu) 暗物質與(yu) 普通物質反應率很低,目前的實驗所使用的高純鍺探測器,一直等著暗物質主動來“撞”。“我們(men) 像是在‘守株待兔’。”景明坤說。
嶽騫教授表示,在十幾年的堅持中,盡管他們(men) 沒有找到暗物質,但正一步步靠近真相。
持續十多年的努力,終有成果。在錦屏地下實驗室的科學家們(men) ,於(yu) 《物理評論快報》等物理學頂級期刊累計發表論文120多篇,其中多項物理成果國際領先。
對宇宙的探索,更不止於(yu) 暗物質。
錦屏地下實驗室管理局副總工程師申滿斌介紹,錦屏大設施將形成33萬(wan) 立方米的洞室空間,在這裏將打造包括暗物質、粒子物理、核天體(ti) 物理、深地醫學、深度岩石力學等在內(nei) 的多學科交叉的綜合研究平台。
未來,越來越多的“追光者”,將在這裏擁抱科學的無垠大海。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劉胤衡 記者 王鑫昕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