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 創新成各地“新春第一會”鮮明標簽

發布時間:2024-02-21 15:3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為(wei) 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戰略支撐,創新一直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記者在梳理時發現,創新是多地“新春第一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

  創新成為(wei) 各地鮮明標簽

  春節假期後剛一上班,北京就召開了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hui) ,會(hui) 議上,北京市委主要負責人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量子信息、機器人等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同一時間,河南省也召開了新春第一會(hui) ,會(hui) 議的主題就是創新,而研究的重點則是如何更好地推進創新平台建設、產(chan) 學研融合發展、人才引育等工作。今年,河南首次把“提升創新能級,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放在了政府工作的第一位。

  四川的新春第一會(hui) ,同樣強調的是創新,依靠創新特別是科技的創新,從(cong) 而推進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在浙江“新春第一會(hui) ”上,提及的重點也事關(guan) 創新,他們(men) 對外公布的通稿中,2800多字的內(nei) 容,創新就提到了17次,從(cong) 高水平創新人才和企業(ye) 家隊伍建設,到促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一係列舉(ju) 措,將為(wei) 浙江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

  廣東(dong) :經濟第一大省

  發力拚創新

  廣東(dong) 今年“新春第一會(hui) ”的主題是創新,而會(hui) 場設在了素有創新之城美譽的深圳。作為(wei) 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的省份,廣東(dong) 此舉(ju) 釋放出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信號?已經走在創新前列的廣東(dong) 接下來又將如何發力?

  在“新春第一會(hui) ”上,廣東(dong) 表示,作為(wei) 經濟大省、製造業(ye) 大省,廣東(dong) 在依靠產(chan) 業(ye) 科技實現高質量發展上,肩負重要使命和重大責任。目前,廣東(dong) 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全國第一,“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全球第二,高新技術企業(ye) 、入庫中小型科技企業(ye) 數量均超過7萬(wan) 家。廣東(dong)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靠創新。

  廣東(dong) 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 梁勤儒:廣東(dong) 毗鄰港澳、連通全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程度高,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應用場景豐(feng) 富,企業(ye) 創新活躍,為(wei)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廣闊空間,科技創新具有雄厚的基礎和獨特的優(you) 勢,在支撐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肩擔重任、責無旁貸、大有可為(wei) 。

  至於(yu) 作為(wei) 廣東(dong) 2024年的“新春第一會(hui) ”,為(wei) 何要落子深圳?在最新一期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jia) 報告中,或許可以得到答案。這份報告中,深圳創新能力排名全國第三,僅(jin) 次於(yu) 北京、上海。廣東(dong) 的“新春第一會(hui) ”落子這裏,看中的就是它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氛圍。

  下一步廣東(dong) 在創新上如何發力?廣東(dong) 在“新春第一會(hui) ”上表示,將聚焦產(chan) 業(ye) 科技互促雙強,通過全麵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廣東(dong) 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 梁勤儒:下一步,廣東(dong) 將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guan) +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堅持把創新落到企業(ye) 上、產(chan) 業(ye) 上、發展上,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不斷為(wei) 廣東(dong) 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江蘇:變科教資源為(wei) 創新優(you) 勢

  在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二的江蘇,“新春第一會(hui) ”同樣聚焦“創新”。在這場會(hui) 上,江蘇省委主要負責人提出,深挖科教資源是今年江蘇抓科技創新的重點工作之一。記者走訪發現,就在“新春第一會(hui) ”召開之際,建立江蘇實驗室聯盟、基礎科學研究中心等一批創新舉(ju) 措已經在抓緊推進之中。

  當記者來到這個(ge) 實驗室的時候,兩(liang) 項關(guan) 於(yu) 飛行器的關(guan) 鍵實驗正在同步進行,與(yu) 以往單個(ge) 實驗室單槍匹馬攻科研不同,這個(ge) 實驗室的組成要複雜很多,力量也明顯強很多。

  在一份實驗室成員表單上,可以看到,和這個(ge) 實驗室組團科研的實驗室還有16家,它們(men) 來自全國多地,有高校、科研院所,也有生產(chan) 一線的龍頭企業(ye) 。

  航空航天結構力學及控製全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高存法:我們(men) 想形成我們(men) 各個(ge) 聯盟成員單位的優(you) 勢,包括我們(men) 的資源優(you) 勢、人才優(you) 勢和創新優(you) 勢,這樣我們(men) 就可以做大的事情,可以解決(jue) 國家一些重大需求方麵,由過去某一個(ge) 單一個(ge) 實驗室單打獨鬥無法解決(jue) 的問題,這樣更好更快地服務於(yu) 我們(men) 國家的科技創新。

  就在春節後的首個(ge) 工作日,江蘇實驗室聯盟在南京授牌。首批成員單位就超過了50家。記者走訪的這個(ge) 實驗室就是其中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實驗室聯盟的牽頭單位。

  航空航天結構力學及控製全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高存法:今年是實驗室聯盟正式運行的第一年,開年就要跑起來。在新的一年裏,我們(men) 聯盟將積極推動聯盟成員單位之間聯合攻關(guan) ,促進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

  目前聯盟中已經有兩(liang) 個(ge) 細分領域聯盟開始運行,今年還計劃成立包括種業(ye) 創新、先進材料等細分領域聯盟。而除了開展聯合攻關(guan) ,今年實驗室聯盟還將在人才流動機製、大科技裝置共建共享等方麵作出探索。

  江蘇省科技廳機構處副處長 張洪鋼:比如說互聘導師,比如說人才的交流聘用,充分激活重點實驗室的科教資源來帶動江蘇產(chan) 業(ye) 發展。

  不僅(jin) 是建立實驗室聯盟,從(cong) 去年開始,江蘇還依托高校在全國率先建立了3個(ge) 基礎科學中心,開展不同領域的基礎研究。無論從(cong) 資金投入還是機製建立上,如此下大氣力開展基礎研究,這對於(yu) 製造業(ye) 大省江蘇來說,還是首次。

  江蘇省應用數學科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虞文武: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還是需要紮根,十年磨一劍。主要還是瞄準特別是江蘇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升級方向,包括未來的6G通信、能源互聯網、芯片,以及智能計算,提煉它的一些關(guan) 鍵的、基礎科學問題的“卡脖子”問題在哪?創新的源頭在哪?開展我們(men) 的創新性研究,希望在未來的五到十年,能夠打造我們(men) 中國應用數字的學術高地。

  (總台央視記者 吳勇軍(jun) 趙曙光 孫淵 田琪永 楊光)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