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起好步 開好頭!各地按下春耕備耕“快進鍵”

發布時間:2024-02-21 15:3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春節過後,眼下,山東(dong) 、湖北等地的農(nong) 戶們(men) 開始忙著備耕育苗,田間地頭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山東(dong) 菏澤市定陶區的育苗大棚內(nei) ,一床床芹菜苗、西紅柿苗、南瓜苗整齊排放,綠意盈盈。幾十名工人穿梭其中,對種苗進行切割、嫁接工作。

  菏研育苗種植合作社負責人 宋成霖:現在處於(yu) 發苗的高峰期,平均一天就是五萬(wan) 株苗,最高的時候就是一天達到三十萬(wan) 株,大概就是一個(ge) 星期就發完了。

  伴隨著發苗高峰期的到來,種苗訂單也紛至遝來,這不僅(jin) 給育苗合作社帶來了經濟效益,也為(wei) 周邊群眾(zhong) 提供了就業(ye) 機會(hui) 。

  菏研育苗種植合作社工人 王娟:我現在幹的是嫁接黃瓜苗,一天能嫁個(ge) 四千多棵,掙個(ge) 二三百塊錢,離家比較近,接送孩子比較方便, 挺好的。

  近年來,菏澤市大力發展育苗產(chan) 業(ye) ,采用自動化、機械化的管理方式,提高蔬菜種苗產(chan) 量的同時,也縮短了培育周期。目前,當地可為(wei) 茄子、黃瓜、芹菜、花菜等十餘(yu) 種作物育苗,供應省內(nei) 外市場。

  在湖北孝昌縣周巷鎮的苗木市場,春節過後,這裏各式各樣的果樹苗迎來了交易高峰。

  下單、打包、運送,每年這個(ge) 時候,都是當地種植戶最忙碌的時節。據介紹,孝昌縣有著40餘(yu) 年苗木栽種銷售曆史,種植苗木花卉200多種、13萬(wan) 多畝(mu) ,僅(jin) 周巷鎮就有1萬(wan) 多農(nong) 戶和100多家企業(ye) 種植苗木。

  孝昌縣周巷鎮綠林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 周倫(lun) 進:與(yu) 以往相比,我們(men) 的苗木交易額增長了30%。群眾(zhong) 的荷包更鼓了,發展勢頭也更足了。

  寧夏55萬(wan) 畝(mu) 小麥陸續播種

  當前,正值春耕生產(chan) 關(guan) 鍵時期。寧夏春播春種工作已陸續展開,當地農(nong) 業(ye) 部門提前做好種子、化肥等農(nong) 資的儲(chu) 備調運工作,指導農(nong) 戶根據土壤墒情情況,進行土地整理和播種工作。

  在寧夏銀川市永寧縣一家化肥農(nong) 資銷售企業(ye) 裏,不少種植戶和農(nong) 資經銷商已陸續上門選購。目前,企業(ye) 已儲(chu) 備了春耕所需的各類化肥3.3萬(wan) 噸。

  某化肥農(nong) 資銷售企業(ye) 負責人 雷建寧:我們(men) 每天大約有10來輛車,能出個(ge) 300噸貨左右。

  而在田間地頭,種植戶們(men) 也已經忙碌起來。永寧縣的一家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今年計劃種植1000畝(mu) 春小麥。這兩(liang) 天,種植戶們(men) 正在地裏播肥、覆土、播種。

  寧夏永寧縣某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 潘偉(wei) 國:小麥就要種得早,它在土地裏麵要有一段的休眠,才能往上生長,有更好的產(chan) 量。

  今年,寧夏春小麥計劃播種55萬(wan) 畝(mu) 。

  重慶黔江:保化肥供應 不誤農(nong) 時備春耕

  春耕也是化肥施用旺季,一般可占到全年化肥施用量的40%以上。

  在重慶黔江區,當地提前調運各類化肥7000餘(yu) 噸,發往基層農(nong) 資網點,確保化肥供應量足價(jia) 穩,不誤春耕。

  雨水節氣後,正是春耕備肥的關(guan) 鍵期。記者在重慶黔江區農(nong) 資儲(chu) 備庫看到,隨著新一批保供化肥運抵,供銷合作社正安排人手加班加點轉運。

  重慶市農(nong) 資集團鑫穗豐(feng)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何寧波:我們(men) 儲(chu) 備了3000噸肥料,還有4000噸肥料在運輸途中,這些肥料會(hui) 根據農(nong) 戶的需求,及時投放市場。

  今年,重慶黔江區計劃春播糧油作物50萬(wan) 畝(mu) 、蔬菜13萬(wan) 畝(mu) ,化肥需求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左右。

  內(nei) 蒙古應對降雪降溫 備足飼料接羔保育

  內(nei) 蒙古是全國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眼下,正是接羔保育的關(guan) 鍵時期,內(nei) 蒙古各地積極應對降雪降溫天氣給農(nong) 牧業(ye) 帶來的影響,提高新生羊羔存活率。

  受冷空氣影響,鄂爾多斯烏(wu) 審旗最低氣溫降至零下十攝氏度以下,當地牧民備足了飼草料,並實時監測羊圈溫度、產(chan) 羔情況和新生羊羔的健康狀況。鄂托克旗農(nong) 牧局則組織了6個(ge) 農(nong) 牧技術團隊和50餘(yu) 支社會(hui) 化服務隊走村入戶,進行接羔保育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保障新生羊羔存活率。

  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牧民 國慶:通過政府的產(chan) 業(ye) 指導,參加培訓,我們(men) 的科學飼養(yang) 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接了200隻羊羔。

  記者從(cong) 內(nei) 蒙古自治區農(nong) 牧廳了解到,目前全區仔畜成活率穩定在98%以上,收儲(chu) 飼草超過1100萬(wan) 噸,能有效保障7000萬(wan) 隻以上大小畜越冬度春飼喂需求。

  (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