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案例中的“第二十條”比電影更複雜

發布時間:2024-02-26 14:2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無端遭受他人毆打,反擊抵抗時不慎致滋事者受傷(shang) 住院,這樣的行為(wei) 是否構成正當防衛?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近日,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健康權糾紛案,認定本案中的反擊行為(wei) 構成正當防衛,不承擔民事責任。(2月25日《法治日報》)

  近段時間,電影《第二十條》熱映,引發公眾(zhong) 對有關(guan) 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實施邊界、司法實踐等問題的熱議與(yu) 思考。在現實中,有關(guan) 《刑法》第二十條的法治劇情經常上演,每一個(ge) 涉及或有可能涉及正當防衛的案例,都關(guan) 係到相關(guan) 當事人的權益、責任乃至命運走向,關(guan) 係到“第二十條”的落地成色,關(guan) 係到正當防衛規則的法律效果和社會(hui) 效果。這些案例中的“第二十條”有時比電影情節更複雜,更值得人們(men) 關(guan) 注和深思。

  從(cong) 結果看,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法院審結的這起健康權糾紛案,是一起正當防衛案件,但從(cong) 過程看,侯某的正當防衛行為(wei) 具有一些非典型特征,相關(guan) 辦案部門也曾走過彎路,對案件也曾有過其他定性。好在司法機關(guan) 最終依法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確認了侯某防衛行為(wei) 的適法性、正當性,再次向社會(hui) 傳(chuan) 遞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司法信號。

  水果攤主侯某遭遇梁某等5人的滋事、毆打,在後退躲閃的過程中,順手拿起水果攤上的菜刀進行防禦,劃傷(shang) 梁某麵部。梁某的傷(shang) 情經鑒定構成九級傷(shang) 殘,損傷(shang) 程度經公安機關(guan) 鑒定屬重傷(shang) 二級。從(cong) 表麵看來,梁某等人在滋事、毆打過程中使用的是“拳腳”,侯某防禦的工具則是殺傷(shang) 力更強的菜刀,且侯某對梁某的傷(shang) 害也重於(yu) 梁某等人給侯某帶來的傷(shang) 害,似乎侯某的防衛行為(wei) 超出了必要限度,屬於(yu) 防衛過當。也正因此,當地檢察機關(guan) 一度以侯某故意傷(shang) 害罪提起公訴。

  但“第二十條”的法律精神、相關(guan) 司法解釋以及不斷完善發展的正當防衛法治理念告訴我們(men) :在當時的案發語境中,侯某做出的防衛反應是正當的、必要的。

  梁某等滋事者、打人者人數多,且均為(wei) 青壯年,侯某單獨麵對梁某等人的不法侵害行為(wei) ,明顯處於(yu) 劣勢。當侯某遭遇梁某等多人的無事生非、挑釁、毆打時,情況具有一定的緊急性,如果侯某不采取必要的手段進行防衛、反擊,就不能有效阻止梁某等人的侵害行為(wei) ,很有可能遭受更嚴(yan) 重的不法侵害。侯某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的情況下,選擇持刀製止梁某等人的侵害行為(wei) ,屬於(yu) 正當防衛。

  在當時的混亂(luan) 場景中,侯某遭遇多人持續“圍攻”,不能苛刻地要求侯某教科書(shu) 般精準計算正當防衛的邊界、理性選擇防衛的方式。如果侯某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選擇用“拳腳”等對等手段進行防衛,就難以阻止梁某等人的侵害行為(wei) ,也難以起到防衛和自我保護的作用。

  電影《第二十條》具有很強的法治宣傳(chuan) 教育意義(yi) ,能夠在藝術層麵引領正當防衛法治理念的進步。一個(ge) 個(ge) 鮮活的案例,鏈接的是公檢法部門的法治理念、法治選擇和法治能力,是人們(men) 實施正當防衛的信心,是社會(hui) 的公平和正義(yi) 。越是複雜有爭(zheng) 議的案件,越是不典型的情節,越是防衛行為(wei) 的烈度和結果超出侵害行為(wei) 的“不對等”關(guan) 係,越考驗公檢法部門的辦案能力,越能校準正當防衛的合理邊界,弘揚“維護公民的正當防衛權利”“鼓勵見義(yi) 勇為(wei) ”等法治理念。

  相關(guan) 部門應走出“唯結果論”“過於(yu) 強調手段對等”“不能全麵連貫看待侵害行為(wei) ”等誤區,對正當防衛應認定盡認定、應保護盡保護,用一起起富有法治教育意義(yi) 的案例,讓民眾(zhong) 感受到“第二十條”包含的公平正義(yi) 和法治善意。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