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資金保障網越織越密,城中村改造加快推進

發布時間:2024-02-26 14:24:00來源: 工人日報

  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作為(wei) “三大工程”之一的城中村改造,目前正迎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資金的注入讓城中村改造的保障網越織越密,城中村改造蹄疾步穩。

  2023年以來,城中村改造成為(wei) 房地產(chan) 政策焦點之一。城中村改造惠及民生,對提升百姓生活質量和城市治理水平起到關(guan) 鍵作用,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不過,城中村改造項目具有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等特點,是一項複雜艱巨的係統工程,能否有效解決(jue) 資金來源問題關(guan) 乎其是否能夠順利實施。

  去年10月舉(ju) 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要求,加快城中村改造,促進金融與(yu) 房地產(chan) 良性循環。在城中村改造支持資金上,除符合條件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支持範圍外,銀行融資方麵也有支持措施,即設立城中村改造專(zhuan) 項借款。

  自今年1月30日起,首批城中村改造項目專(zhuan) 項借款陸續發放。國家開發銀行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全行已發放城中村改造專(zhuan) 項借款360多億(yi) 元,涉及北京、上海、廣州等32個(ge) 城市223個(ge) 項目,惠及城中村居民26萬(wan) 戶,支持建設安置房54萬(wan) 套。專(zhuan) 項借款主要用於(yu) 項目前期工作、征收補償(chang) 安置、安置住房建設以及安置住房小區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

  城中村改造專(zhuan) 項借款具有來源穩定、資金量大、低成本、長周期的特點,可以解決(jue) 城中村改造前期資金投入大等問題,更好匹配城中村改造周期長、強調綜合效益的特征。廣東(dong) 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專(zhuan) 項借款是推動城中村改造的一個(ge) 重要金融工具創新,有利於(yu) 落實城中村改造的公共屬性,確保規劃目標能夠實現。城中村改造專(zhuan) 項借款落地,意味著城中村改造工作加快推進。

  央行投放的抵押補充貸款(PSL)同樣是城中村改造資金來源的一大重要渠道。央行2023年數據盤點顯示,全年PSL新增5000億(yi) 元,為(wei) 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發放“三大工程”建設項目貸款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今年1月,央行再次投放PSL1500億(yi) 元。

  除上述資金來源外,政策還鼓勵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提供城中村改造貸款,專(zhuan) 款專(zhuan) 用、封閉管理。

  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償(chang) 債(zhai) 資金,包括土地出讓費用以及商品房、保障性住房銷售收入和物業(ye) 經營收入等。從(cong) 這一角度而言,實現資金綜合平衡,需要有關(guan) 金融機構依法合規有效篩選項目,科學評審決(jue) 策,強化授信和風險管理,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理好推動發展和防控風險的關(guan) 係,確保資金安全。

  資金保障網越織越密,將進一步助力城中村改造,推動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從(cong) 目前已公布的城中村改造專(zhuan) 項借款落地撥付額度來看,借款規模已較為(wei) 可觀,期待有了資金的馳援,城中村改造對惠民生、促投資、穩預期發揮更加有力的作用。

  時斕娜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