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僑界關注)

發布時間:2024-02-26 14:2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1997年1月,西班牙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成立。3個(ge) 月後,劉阿赫來到學校,接過了華文教育的接力棒。教育的種子就這樣悄悄種下,長成一棵棵大樹在塞維利亞(ya) 守望著——一根根枝丫上結滿了教育的果實,一圈圈年輪上寫(xie) 滿了過往的故事。

  “從(cong) 22個(ge) 孩子開始”

  “成為(wei) 老師,選擇華文教育可以說是一個(ge) 機遇。”劉阿赫說,“之前我也試過在其他領域工作。直到做了老師之後,我才發現自己真的很適合很喜歡這個(ge) 職業(ye) 。”

  大學期間,劉阿赫學的專(zhuan) 業(ye) 是國際經濟,從(cong) 事教育行業(ye) 是她未曾想過的道路。“我覺得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關(guan) ,我十分喜歡小孩子,而學校這個(ge) 地方又比較單純簡單,我很願意待在這裏。”劉阿赫說。

  1997年4月19日是一個(ge) 讓劉阿赫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她來到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批學生:“我記得特別清楚,剛見到這些孩子時我特別興(xing) 奮。22個(ge) 不同年齡的孩子擠在一間教室,最大的11歲,最小的隻有3歲。”

  整個(ge) 學校隻有22個(ge) 學生,麵對長著一副中國麵孔卻說不好普通話的他們(men) ,劉阿赫感到緊張又激動。

  22個(ge) 孩子大都來自於(yu) 中國南方,他們(men) 在西班牙會(hui) 說自己家鄉(xiang) 的方言,對普通話知之甚少。這讓劉阿赫和孩子們(men) 的溝通變得十分困難。

  “當時,有一個(ge)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普通話還不錯,又會(hui) 南方方言,經常幫我做翻譯。我說一句,她譯一句。現在想想真是艱辛又有趣。”劉阿赫回憶道。

  就這樣,老師帶著學生,大孩子帶小孩子一起學習(xi) ——師生之間的關(guan) 係也越來越親(qin) 近。22個(ge) 學生的父母大多數是開中餐館和做生意的,平常很忙,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西班牙學校的課程從(cong) 周一上到周五,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的課程安排在周六周日。周末來到中文學校上課逐漸成了孩子們(men) 每周最期待的事。

  一到周末,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就充滿著活躍的氣氛。有名年齡小的學生問劉阿赫:“為(wei) 什麽(me) 中文學校每周隻上兩(liang) 天課,能不能再延長一點?”

  看到孩子們(men) 對學校的喜愛,劉阿赫感到十分欣慰。孩子們(men) 在一起,有著聊不完的話題。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逐漸成為(wei) 他們(men) 成長的大家庭。

  “教師要終身學習(xi) ”

  教育如同種樹。劉阿赫和學校老師們(men) 種下的一棵棵教育樹苗,幾十年來紮根塞維利亞(ya) 、紮根華文教育,變得茂密而茁壯。

  教師對於(yu) 劉阿赫來說是未曾設想過的職業(ye) 。對於(yu) 教師所需的品質,她認為(wei) :“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終身學習(xi) ,和孩子們(men) 一起成長。”

  “當一個(ge) 老師,需要懂得各種各樣的知識。除了語言,我們(men) 還需要教給學生其他的知識。我自己非常喜歡看書(shu) ,當了老師後,教育領域的書(shu) 我看了很多。”劉阿赫說。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地華文教育興(xing) 起,海外中文學校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眾(zhong) 多學校中,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擁有一個(ge) 重要的優(you) 勢——師資十分穩定。

  來到學校的老師都對教育懷有熱忱,在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待過之後,便被這種溫馨的氛圍所吸引,選擇留下來教學。

  得益於(yu) 這種穩定的師資環境,師生之間非常熟悉,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成長的過程中,這種穩定的環境對於(yu) 孩子們(men) 的語言文化學習(xi) 都很有幫助,同時也有利於(yu) 塑造他們(men) 健全的人格。

  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的佳話口口相傳(chuan) ,許多在學校上過課的學生有了孩子後又堅持了父母當初的選擇。

  劉阿赫回憶道:“有一次上課,我發現一個(ge) 學生特別眼熟,原來他的爸爸也在學校上過課。父子倆(lia) 長得特別像,一時間,我都恍惚了,有一種跨越時空的感動。”

  從(cong) 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走出來的學生們(men) 去往世界各地,但心裏滿懷對學校的感情。“有一次我們(men) 學校組織去參觀馬德裏大學,就是我們(men) 的畢業(ye) 生在那裏接待我們(men) 的。”劉阿赫說,“逢年過節,還有一些畢業(ye) 生回來看望我們(men) ,給我們(men) 帶了他們(men) 親(qin) 手做的禮物。”

  “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從(cong) 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畢業(ye) 的學生中文都十分流利,其他方麵的素質也得到很大提升。

  “教育要麵向未來”

  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是西班牙乃至整個(ge) 海外比較老牌的中文學校。對於(yu) 學校今後的發展,劉阿赫說:“教育要麵向未來。”

  “時代發展真快。我們(men) 學校最開始的幾年,沒有很好的中文教材,需要我每次回國挑選好的教材帶過來。而今,科技進步了,各種信息資源很容易就能獲取。學生們(men) 懂的知識可能比我們(men) 這些老師還要多。”劉阿赫感慨道。

  “不要誤人子弟”——劉阿赫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裏,時刻鞭策著自己。除了日常勤勤懇懇的教學管理工作,她還會(hui) 定期對教學進行反思,組織其他老師一起商討改進課程結構。

  “師者,所以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也。”如今社會(hui) 的迅速發展,對教師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戰。劉阿赫說:“我有時候也在想,教師這個(ge) 職業(ye) 是否需要有一些新的定義(yi) 。對於(yu) 教學來說,經驗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光有理論,紙上談兵。我們(men) 這些老師經驗都很豐(feng) 富,但是有一些新的技術和方法也需要學習(xi) 了解,跟上時代的步伐。”

  2023年10月,西班牙華文教育大會(hui) 在馬德裏舉(ju) 行,劉阿赫作為(wei) 塞維利亞(ya) 中文學校校長發言。她說:“教育是雙向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men) 也一直在學習(xi) 。我們(men) 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需要不斷學習(xi) ,不斷進步,努力變成更好的老師和更好的自己。”

  “因為(wei) 熱愛,才會(hui) 堅持。”在劉阿赫和學校老師們(men) 的努力下,“22個(ge) 孩子和1位老師”已經變成了“600多個(ge) 孩子和20多位老師”,並將繼續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