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兒童孤獨症怎麽發現、治療?探訪安徽首個兒童發育行為中心
中新網合肥2月28日電 (劉鴻鶴)如何更早地發現兒(er) 童成長過程中的自閉、抑鬱、多動症等“問題”?又怎樣更好地對這些障礙、缺陷“問題”精準診斷、盡早治療呢?2月2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安徽省立醫院),安徽省兒(er) 童發育行為(wei) 中心主任徐桂鳳正在像往常一樣耐心地為(wei) 前來診斷的兒(er) 童進行篩查。
“兒(er) 童發育行為(wei) 障礙的患病率其實蠻高,他可能有一種或者多種發育行為(wei) 障礙,按照國內(nei) 目前報告數據是17.5%。這樣的孩子如果早發現、早支持,對他以後潛力發揮、社會(hui) 適應性等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yi) 。”徐桂鳳介紹說。
據中國殘疾人普查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孤獨症患者已超1300萬(wan) 人,並以每年近20萬(wan) 的速度增長,自閉症發病率已占各類精神殘疾首位。近年來,包括孤獨症在內(nei) 的各類問題兒(er) 童數量有所增加,特殊兒(er) 童出現低齡化趨向。
“不同的發育行為(wei) 障礙,包括出現的症狀、表現、診斷年齡都是不一樣,如語言發育落後或者自閉症,這些應該是在生命很早期,家長跟孩子的互動過程中,應該就能夠發現。”徐桂鳳說,“比如說孩子說話特別晚,還比如小朋友他不看人,也不衝(chong) 人笑,或者我喊他,他也不理我,這些都是蠻早期的症狀,這樣一類的問題,需要得到家長的重視,我們(men) 會(hui) 對孩子進行常規篩查,通過診室間的觀察,家長填量表,希望能夠較早發現問題所在。”
據徐桂鳳介紹,除語言發育落後和自閉症等“問題”需要在生命早期進行篩查,多動症、學習(xi) 障礙等則多出現在學齡期間,學校給予家長的反饋應當重視,越早發現以及幹預,對兒(er) 童的成長越有幫助。
“有多動症的孩子,除了常規考慮用藥治療之外,家庭養(yang) 育的支持也很重要,我們(men) 會(hui) 定期開設講座,教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怎麽(me) 做。”徐桂鳳說,此外我們(men) 還有心理治療師,會(hui) 專(zhuan) 門針對孩子做工作,通過遊戲、沙盤等等,對孩子的情緒表達、認知、理解,包括如何與(yu) 人溝通,提供相應的支持。
徐桂鳳表示,兒(er) 童發育行為(wei) 障礙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關(guan) 注,一旦發現需要盡早進行幹預,避免對兒(er) 童成長造成長期不良影響。
“因為(wei) 很多發育行為(wei) 問題是越早期幹預,越早期介入,他後期的預後會(hui) 越好。所以,一方麵要家長提高自己對於(yu) 孩子各方麵的觀察;第二,當你發現有問題的時候,或者有點擔心的時候,在去醫院做兒(er) 童保健的情況下,一定要跟醫生及時溝通,排除我們(men) 的顧慮。”
目前,安徽省兒(er) 童發育行為(wei) 中心在該省率先深入開展兒(er) 童發育行為(wei) 問題診療和研究,形成了兒(er) 童孤獨症譜係障礙疾病等診療特色,並積極開展家長幹預指導和教育,持續釋放“醫教家”結合的聯動效應,為(wei) 更多家庭帶去幸福和希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