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地麵到雲端 民航人爭做“流動中國”的守護者

發布時間:2024-02-29 14:3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權威數據預測,從(cong) 1月26日到3月5日,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yi) 人次,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營業(ye) 性客運量將全麵回升。

  回想起剛剛過去的龍年春節,在上海工作的孫藝博腦海中隻有一個(ge) 詞——充實。春節假期期間,孫藝博先是乘飛機回到沈陽老家,和家裏長輩們(men) 過了一個(ge) 團圓年。隨後的大年初三,他和父母一起飛往雲(yun) 南自由行,直到假期結束才回到上海開啟“工作模式”。

  隨著近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回家”已不是春節唯一的關(guan) 鍵詞,像孫藝博一樣利用春節假期探親(qin) 、旅行、娛樂(le) 的人越來越多。返鄉(xiang) 流、探親(qin) 流、學生流、旅遊流……春運開始後,各地火車站、機場和客運樞紐人頭攢動,配上處處可見的龍年主題貼紙、燈籠、中國結等新春飾品,成為(wei) “流動中國”的生動縮影。

  這是春運中的一天,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航”)飛行總隊九大隊四中隊隊長繆屾,正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飛行準備室,簽到、酒測、打印飛行任務書(shu) ,確認即將執行的CA1497/8(北京—西昌)往返航班的飛行安排。

  繆屾一邊整理準備好的飛行資料、細致查看當天的天氣數據,一邊在腦海中按流程推演此次飛行任務的各個(ge) 環節。春運期間,繆屾比平時更加慎重,“執行春運航班會(hui) 讓我有更強烈的使命感”。為(wei) 此,他反複推敲飛行細節,確認飛行預案,確保各項準備工作充足。

  “充分的準備”一直以來都是國航飛行總隊飛行員的工作基礎。記者了解到,春運開始前一個(ge) 月,國航飛行總隊各大隊、中隊就結合以往春運特點,做好多項預案,根據航班可能出現的增長量,科學計算所需飛行力量,合理安排機組搭配、飛行員備勤等工作,以最大程度保障春運航班正常運行。

  “春運航班通常會(hui) 比平時的載客率大,飛機滿載,對飛行器性能和飛行員操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飛行員在操作中更加精細和嚴(yan) 謹。”九大隊行政副大隊長聶方程解釋說。除了強化針對性訓練外,國航飛行總隊依托大隊會(hui) 、中隊會(hui) 、安全教育等加強對飛行員的重點提示,並要求機長密切監控實際飛行過程。

  “今天我們(men) 的飛行時長為(wei) 3小時,航班載重偏大,巡航過程中要注意顛簸和積冰的風險,請大家使用好雷達,時刻關(guan) 注天氣,與(yu) 客艙做好協同,如有顛簸及時提示……”在航前準備會(hui) 上,繆屾帶領機組認真研讀飛行計劃、航行通告、氣象資料,根據天氣特點和航線情況提前熟悉備降場,做好預案。

  航前準備完畢,繆屾和機組成員乘車抵達機坪。在駕駛艙稍事準備後,穿好反光背心,來到地麵進行繞機檢查。俯身察看發動機葉片、仰頭確認機翼情況……每一次檢查、每一個(ge) 環節,他都嚴(yan) 格遵循流程,一絲(si) 不苟。而在飛行過程中,繆屾和機組成員同樣密切配合,時刻監控巡航狀態、熟練操作每一個(ge) 按鈕。

  3小時10分鍾後,繆屾操縱飛機平穩降落在西昌機場。“雖然我們(men) 不會(hui) 直接接觸旅客,但飛機落地後,透過駕駛艙經常能看到廊橋上的旅客拉著行李、抱著孩子、攙著老人,有說有笑,幸福感、滿足感油然而生。有些旅客也會(hui) 向我們(men) 揮手致意,用微笑表達感謝,那一刻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職業(ye) 追求。”繆屾對記者說。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yu) 飛行員來說,飛完一次航班並不意味著工作結束。春運期間,總隊實行雙值班製度,除了正常的飛行、備勤之外,作為(wei) 中隊長的繆屾還要參與(yu) 值班。

  “繆隊,剛剛航調中心通知,有航班臨(lin) 時調整,看咱們(men) 能不能接。”接到中隊調度員的報告,繆屾根據航班信息分配機組,並協助調度員確認備勤飛行員狀態。由於(yu) 時間緊迫,他和調度員分別聯絡機長和備份機組,在核實執勤時間等信息合規後,反饋航調中心可以接收該任務。

  在等待航調中心正式下發任務的間隙,繆屾也沒有休息,而是迅速與(yu) 臨(lin) 時調整的飛行機組短暫交流,並進行指導和提醒。“準備、飛行、備勤,是我們(men) 飛行員的‘無限循環’,我們(men) 要時刻繃緊安全弦,完成好每一次的飛行任務。”繆屾笑著說。隨著飛行任務的發布,機組已迅速投入執飛狀態,繆屾則回到值班調度室,繼續著屬於(yu) 他的春運故事。

  將視角從(cong) 雲(yun) 端移回地麵,“有沒有國航去十堰的旅客?”“有沒有CA1923航班的旅客?”在春運期間的首都機場安檢口,一位穿著紅色製服的國航員工,順著安檢口一個(ge) 接一個(ge) 找過來,邊搜尋邊呼喊。隻見一位旅客急忙背起剛從(cong) 安檢機器裏送出來的包朝她揮手,她趕上前,核對了旅客的登機牌,帶著旅客向登機口跑去……

  “春運期間航班座位都很滿,如果旅客趕不上這趟航班,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再出發。”該員工正說著,旁邊登機口又響起了“CA1421前往成都的航班即將停止登機”的廣播聲。

  事實上,“找客”是國航地麵服務部中轉登機崗位工作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工作人員在掃描登機牌、引導旅客登機後若發現人數不符,會(hui) 通過係統查詢未登機旅客信息。正常情況下,旅客從(cong) 安檢口到達登機口最多需要十幾分鍾的時間,因此如果係統顯示該旅客已通過安檢,工作人員便會(hui) 啟動登機口廣播尋找。

  “春運期間,航班幾乎是班班滿員,改簽難度大、等待時間長。”國航中轉登機綜合服務經理蒙琳表示,“我們(men) 能深深體(ti) 會(hui) 旅客的心情,因此,就算每天都要在偌大的首都機場航站樓裏奔跑幾萬(wan) 步,我們(men) 也總是竭盡全力,幫助旅客順利成行。”

  在蒙琳看來,中轉登機崗位是旅客登機前的“最後一環”,除了上述的查驗登機牌、找客的工作外,他們(men) 還要幫助特殊旅客,解答各種疑問,與(yu) 機組交接旅客人數、行李,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同時,中轉登機崗位也是旅客抵達北京後的“第一環”。航班落地後,工作人員需要引導旅客出站、為(wei) 特殊旅客準備輪椅等。遇到遠機位航班,工作人員要提前15分鍾抵達指定機位待命,手舉(ju) 引導牌等待旅客全部登上場內(nei) 擺渡車。

  春運期間,幾乎每趟航班都搭載著上百名旅客,引導服務卻需要一個(ge) 人獨立完成,這對工作人員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和應變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針對這種情況,地麵服務部中轉服務中心注重對工作人員的全麵培養(yang) ,經常性開展專(zhuan) 業(ye) 、心理等培訓,幫助工作人員更好地完成各項保障任務。

  “這種‘一名工作人員引導上百名旅客’的情況還有很多,中轉時間緊張的時候這種情況更為(wei) 常見。”蒙琳坦言,首都機場日常接待中轉航班旅客數量多,春運期間更是突出。服務中轉旅客,就需要工作人員把“第一環”和“最後一環”接起來。

  盡管有時工作會(hui) 非常疲憊,但在蒙琳看來,在讓旅客享受更精細化的服務,讓旅客順利平安抵離,這些都是中轉登機崗位員工們(men) 的共同目標,也是他們(men) 在春運繁忙的航站樓裏奔波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權威數據預測,從(cong) 1月26日到3月5日,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yi) 人次,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營業(ye) 性客運量將全麵回升。作為(wei) 春節運輸中的關(guan) 鍵一環,民航從(cong) 業(ye) 者們(men) 紛紛選擇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用自己的汗水和行動,為(wei) “流動中國”保駕護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