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汽車金融風控關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汽車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明確,對於(yu) 風險較大的汽車金融公司,限製開展高風險業(ye) 務,引導汽車金融行業(ye) 規範化發展。這是繼去年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以來,汽車金融市場再迎監管新規,無疑將進一步消除監管盲區,推動汽車金融合規發展。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對於(yu) 非銀機構的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監管部門持續織密監管網,彰顯監管不留死角的決(jue) 心。
我國汽車金融公司起步晚、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更需要監管舉(ju) 措的引導和規範。經過這些年監管部門的審慎監管,汽車金融市場發展迅速,持牌汽車金融公司資產(chan) 規模約萬(wan) 億(yi) 元,總體(ti) 保持穩定,尤其是與(yu) 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的諸多經營主體(ti) 關(guan) 聯度愈發緊密,金融滲透率也在不斷加深。這些成果來之不易,如果不輔以嚴(yan) 監管舉(ju) 措,勢必造成險象叢(cong) 生、風險外溢。因此,推動汽車金融行業(ye) 發展,監管不能缺位、不能間斷,決(jue) 不能有絲(si) 毫鬆懈。
個(ge) 別汽車金融公司時常觸碰政策紅線,使得汽車金融市場風險驟增。從(cong) 金融監管部門開出的罰單看,汽車金融公司內(nei) 控管理不到位、轉嫁經營成本等違規違法行為(wei) 頻現。此外,在消費者實際使用汽車貸款過程中,經銷商低息誘導等車貸亂(luan) 象高發,行業(ye) 頑疾無不透支消費者的信任。隨著與(yu) 商業(ye) 銀行、互聯網平台等同業(ye) 之間市場份額爭(zheng) 奪的加劇,汽車金融公司能否“破繭化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內(nei) 部控製是壓降風險的突破口。汽車金融公司要加強內(nei) 部控製問題整改和責任追究,充分發揮內(nei) 部控製在經營管理和風險防控中的作用。此外,監管部門應當引導汽車金融公司盡快建立與(yu) 自身業(ye) 務規模和風險狀況相匹配的全麵風險管理體(ti) 係,有效識別、控製各類風險隱患。尤其在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等方麵,還要督促其下一番苦功夫,側(ce) 重精細化風險管理,以此鏟除風險苗頭。
我國汽車金融將迎來新的窗口期。與(yu) 國外汽車金融較高的滲透率相比,我國汽車金融行業(ye) 正處在“藍海”市場,諸如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等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去年以來,有關(guan) 部門多次強調,鼓勵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著力擴大國內(nei) 消費需求,這些都為(wei) 汽車金融公司在零售端和供應鏈端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有望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為(wei) 此,汽車金融公司要抓住機遇期,圍繞服務汽車產(chan) 業(ye) 和汽車消費,提升專(zhuan) 業(ye) 金融服務能力,既靈活運用好“金剛鑽”,又全方位築牢風險防線。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場中不畏風雨、砥礪前行。
王寶會(hu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