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海編織野生動植物保護網:包括22個野生動物棲息地等

發布時間:2024-03-04 15: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3月3日電 (記者 陳靜)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一個(ge)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麵3日披露,上海已建成22個(ge) 野生動物棲息地,包括閔行區吳淞江鳥類棲息地、鬆江區葉榭獐極小種群恢複與(yu) 野放棲息地、東(dong) 灘濕地公園揚子鱷種群恢複棲息地等,改善了區域野生動物生存和繁衍條件,提升了地區生物多樣性;同時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了親(qin) 近自然,體(ti) 驗野趣,了解野生動物,接受自然教育的場所。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最寶貴的可持續資源,保護野生動物的關(guan) 鍵在於(yu) 保護其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據上海市林業(ye) 總站方麵介紹,22個(ge) 野生動物棲息地連同全市11處自然保護地、13塊市級重要濕地,編織起一張野生動物植物保護大網。

  去年10月1日起,《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施行,建立了上海市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製度,為(wei) 加強上海的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法律保障。

  走進位於(yu) 閔行區的華漕吳淞江鳥類棲息地,鳥兒(er) 啾啾,水清岸綠。監測顯示,這裏目前共記錄到鳥類40種,與(yu) 建設前相比,增加了8種。據介紹,浦江郊野公園濕地生態修複項目著力改善周邊河道水環境,通過濕地構建、水係構建和生態水淨化,引入鳥類,構建棲息地,形成觀賞價(jia) 值顯著、秋景極具特色的森林濕地。

  自2007年以來,針對上海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狗獾在申城瀕臨(lin) 滅絕的現狀,奉賢區在申亞(ya) 生態林地內(nei) 持續十年開展了三個(ge) 輪次的狗獾重引入工作。2018年,為(wei) 保護莊行竹林的12隻野生狗獾,市、區各方投入大量資源,模擬其棲息地,成功將其引入新地塊。據了解,目前,新棲息地內(nei) 狗獾數量持續增加,活動頻繁,且已有繁殖行為(wei) 。

  崇明區擁有多個(ge) 自然保護地形式的野生動物棲息地,比如:西沙濕地公園野生動物棲息地,記錄到的鳥類物種近百種,每年秋冬季同樣有大量候鳥選擇來此越冬。

  據介紹,這些野生動物棲息地不僅(jin) 為(wei) 野生動物提供了舒適的家園,也成為(wei) 上海開展自然教育的場所。每年的“濕地日”“愛鳥周”“保護野生動物宣傳(chuan) 月”,多個(ge) 野生動物棲息地都會(hui) 舉(ju) 辦自然教育活動,宣傳(chuan) 棲息地的保護建設。鬆江葉榭獐極小種群恢複與(yu) 野放項目棲息地實行預約活動製,定期免費開展公益自然教育活動向不同人群宣傳(chuan) 獐保護、生態保護的條件,提高民眾(zhong) 的生態環保意識。崇明新村鄉(xiang) 麋鹿棲息地努力打造林、田、水、鹿、人和諧共生的生態發展格局,開展科普宣傳(chuan) 活動,推廣野生動物保護理念,形成上海市生態科普教育棲息地。

  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全球活動主題為(wei) “連接人類與(yu) 地球:探索野生動植物保護中的數字創新”,關(guan) 注數字科技在野生動植物保護中的應用創新。中國活動主題為(wei) “構建野生動植物智慧保護體(ti) 係”。3日,鬆江葉榭獐極小種群恢複與(yu) 野放項目棲息地舉(ju) 行“‘國航長江生態保護基金’獐顯不凡”公益項目啟動儀(yi) 式,誌願者、愛心企業(ye) 、公益組織一起,助力獐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工作。(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