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4-03-08 11:06:00來源: 人民日報

  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奮進中國式現代化)

  3月6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聽取意見和建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發表重要講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在代表委員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勇擔使命、開拓進取,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積極推動海峽兩(liang) 岸經濟文化交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對民革在推動海峽兩(liang) 岸交流合作和融合發展方麵提出了殷切希望。”民革安徽省委會(hui) 副主委周世虹委員說,“我們(men) 將創新工作方式和活動載體(ti) ,繼續組織皖台在青年、農(nong) 業(ye) 、人文等方麵的交流活動,服務好在皖台資企業(ye) 和青年創業(ye) 人員,了解台商台企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積極推動海峽兩(liang) 岸經濟文化交流。”

  “在推進兩(liang) 岸交流和融合發展上,民革具有光榮的曆史和獨特的優(you) 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men) 要發揮專(zhuan) 長、主動作為(wei) ,在政情、社情、民情上深入調研,講好兩(liang) 岸同根同源的故事,在推動兩(liang) 岸人才、科技、農(nong) 業(ye) 、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上作出更大貢獻。”民革廣東(dong) 省委會(hui) 主委程萍委員說。

  “中華文化是連接海峽兩(liang) 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我們(men) 將通過設立昆侖(lun) 國家文化公園,舉(ju) 辦昆侖(lun) 國際學術論壇等,進一步加強兩(liang) 岸民間交流,有效促進兩(liang) 岸民心相通。”青海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民革青海省委會(hui) 主委劉同德委員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令我感到重任在肩。”江蘇省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hui) 會(hui) 長、南京師範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林敏潔委員建議,積極舉(ju) 辦兩(liang) 岸教師中國文學共享會(hui) 等活動,推動兩(liang) 岸高校教師及台生群體(ti) 為(wei) 兩(liang) 岸加強交流作出更多貢獻。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動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動能”。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代表說,江蘇省科技係統將統籌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加快前沿技術研發,打造未來產(chan) 業(ye) 全生命周期培育體(ti) 係,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湖南省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種衍民代表表示,將以戰略牽引發展、數字驅動管理、研發搶灘未來,瞄準新能源、新業(ye) 態,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提升企業(ye) 研發實力。

  “隻有健全科技評價(jia) 體(ti) 係和激勵機製,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和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才能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廣東(dong) 省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委員表示,“我們(men) 將分層分類推動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建強用好新型研發機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落細落實,深化科技體(ti) 製、教育體(ti) 製、人才體(ti) 製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我們(men) 深感責任重大。”安徽省合肥合鍛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yan) 建文委員表示,將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特別是加強對交叉學科的研究,積極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積極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wei)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遼寧省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設計師孫元華代表說,“我們(men) 要積極主動作為(wei) ,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快推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chan) 品研發,切實提高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向‘智造’轉變、向高端邁進,為(wei) 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作貢獻。”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胡金波委員建議,加快形成國家層麵的人才、平台、政策、資源等統籌配置機製,找準協作攻關(guan) 突破口,推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成果應用轉化;麵向國家重大戰略科技領域,努力破解關(guan) 鍵核心技術難題,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評價(jia) 的“指揮棒”作用。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基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讓雲(yun) 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興(xing) 隆鄉(xiang) 保寧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陳衍剛代表更加堅定了努力方向。“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我們(men) 村地處長江上遊,山上要守住生態紅線、山下要築牢糧食安全底線,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陳衍剛代表說。

  內(nei) 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李彬委員表示:“我們(men) 將一以貫之推進河長製,堅持控源截汙、精準防控等舉(ju) 措,守牢河湖管護空間,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中冶武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開發部副部長張尤慧代表建議,注重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綠色發展動能。

  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代表說,綠氫是綠色能源,促進煤化工產(chan) 業(ye) 低碳化轉型,應加大力度支持綠氫技術開發和項目建設,提高供給能力;支持煤化工企業(ye) 根據所在區域能源稟賦和特點,因地製宜探索減碳方式,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you) 勢。

  (本報記者李林蔚、羅艾樺、姚雪青、楊文明、王雲(yun) 娜、何宇澈參與(yu) 采寫(xie) )

  薑 潔 江 琳 林麗(li) 鸝 楊 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