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畫好最大同心圓 共譜壯美新華章

發布時間:2024-03-11 11:45:00來源: 人民日報

  畫好最大同心圓 共譜壯美新華章(社論)

  ——熱烈祝賀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勝利閉幕

  凝聚共識築同心,廣謀良策創偉(wei) 業(ye) 。3月10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北京勝利閉幕。我們(men) 對大會(hui) 的成功表示熱烈祝賀!

  這是一次高舉(ju) 旗幟、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hui) 。會(hui) 議期間,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等黨(dang) 和國家領導同誌出席大會(hui) 開幕會(hui) 和閉幕會(hui) ,看望了參加會(hui) 議的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聽取意見建議,同委員們(men) 共商國是、共謀發展。廣大政協委員認真履職盡責,協商議政、建言獻策,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hui) 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有關(guan) 報告,充分彰顯了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特點和製度優(you) 勢與(yu) 生機活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今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協要發揚優(you) 良傳(chuan) 統,牢記政治責任,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加強專(zhuan) 門協商機構製度建設,加強自身建設,政協委員要提高自身素質和履職能力,不斷開創新時代政協工作和多黨(dang) 合作事業(ye) 新局麵。”七十五載同心同行,新的征程攜手奮進。實踐表明,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成立人民政協時的初心所在,是75年來人民政協始終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則,是人民政協事業(ye) 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麵向未來,堅持黨(dang) 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團結和民主兩(liang) 大主題,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把人民政協製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ye) 發展好,就一定能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作出新貢獻。

  團結就是力量,奮鬥創造未來。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的共同事業(ye) ,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wei) 事業(ye) ,必須動員全體(ti) 中華兒(er) 女一起來想、一起來幹,緊緊依靠全體(ti) 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ye) 。前進道路上,我們(men) 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畫好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最大同心圓,齊眾(zhong) 心、匯眾(zhong) 力、聚眾(zhong) 智,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要發揮人民政協作為(wei) 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善於(yu) 用中國式現代化宏偉(wei) 藍圖和生動實踐鼓舞人、激勵人、感召人,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

  奮進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上,人民政協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政治組織,作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zhuan) 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任務獻計出力,更好把人民政協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人民政協各黨(dang) 派、各團體(ti) 、各族各界各方麵人士要圍繞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康莊大道,開辟的是人類邁向現代化的新道路,開創的是人類文明新形態。沿著這條康莊大道前行,把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wei) 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尤需堅定信心、開拓奮進。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在新征程上共同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華章。(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