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中國全國兩會的外國記者——“把中國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采訪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外國記者——
“把中國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兩(liang) 會(hui) ·讀懂中國)
記者 陳尚文 李 琰
作為(wei) 世界觀察中國、讀懂中國的重要窗口,今年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共吸引3000多名中外記者報名采訪。報道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外國記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難得的采訪經曆能讓他們(men) 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他們(men) 認為(wei) ,中國發展有助於(yu) 推動世界經濟複蘇,增進各國人民福祉。
“真正了解到中國的政策走向、治理之道和發展圖景”
埃及尼羅河電視台記者艾哈邁德·穆罕默德·塞得丁為(wei) 報道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專(zhuan) 程來到北京。他對中國的方方麵麵都很感興(xing) 趣,包括中國經濟發展、外交政策等,尤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nei) 涵。“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我們(men) 要在報道中努力向埃及民眾(zhong) 介紹中國的發展經驗。”
“近距離觀察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在人民大會(hui) 堂實地采訪,我對中國政治體(ti) 製有了更真實、更具體(ti) 的了解。”委內(nei) 瑞拉《奧裏諾科郵報》內(nei) 容總監弗雷德爾·阿方索第一次來中國,報道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對他而言是全新的經曆。“通過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我真正了解到中國的政策走向、治理之道和發展圖景。中國的發展經驗為(wei) 其他國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瑞士《金融與(yu) 經濟報》駐華記者王樂(le) 廷從(cong) 上海趕來,第一次現場報道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在會(hui) 場,我看到很多遠道而來的同行。”他說,這是一次令他收獲頗豐(feng) 的采訪經曆。“通過這次采訪,我們(men) 能近距離觀察中國政治製度運行,獲取一手、鮮活的材料,這極具價(jia) 值。”
從(cong) 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人大代表團、政協界別委員小組舉(ju) 行“開放日”,到“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再到外交、經濟、民生等主題記者會(hui) ……哥斯達黎加國家廣播電視公司記者葉爾琳·維嘉·薩拉薩爾認為(wei) ,中方為(wei) 外國記者提供了豐(feng) 富的采訪機會(hui) 。“很高興(xing) 能來北京報道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讓我對中國民主實踐有了深刻理解,希望把中國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反映社情民意,凝聚國家治理共識”
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究竟有什麽(me) 獨特的魅力和活力,為(wei) 什麽(me) 能吸引全球目光?帶著這樣的問題,巴基斯坦城市新聞網記者阿裏·阿巴斯開始了他的觀察。“在報道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這一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的重要意義(yi) 。”阿巴斯表示,前來參會(hui) 的代表委員既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也有民主黨(dang) 派和無黨(dang) 派人士,既有中央政府官員也有基層代表,大家齊聚北京,共商國是,這讓他近距離觀察到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反映社情民意,凝聚國家治理共識,中國民主實踐為(wei) 其他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布隆迪通訊社記者威利弗裏德注意到,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多達數千名,他們(men) 帶來了自己關(guan) 注或研究的議案提案建議,共同為(wei) 推動國家發展建言獻策,不同聲音得到了傾(qing) 聽和尊重。
談及在現場聆聽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的感受,來自阿爾及利亞(ya) 的記者薩米·卡伊迪表示,報告全麵總結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充滿韌性和活力的原因,並詳細規劃了新一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明確、措施精準,極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庫克群島電視台記者卡梅隆·伊娃—謝伊·莫努伊娜認為(wei) ,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中的議案提案建議,都反映人民的利益,聚焦人民的心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生動反映了中國高水平的治理,特別是中國政府不斷為(wei) 增進14億(yi) 多人民的福祉而不懈努力,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大家攜起手來,這個(ge) 世界會(hui) 變得越來越好”
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成色十足,2024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凸顯中國經濟之“穩”,以新質生產(chan) 力、人工智能+、未來產(chan) 業(ye) 等作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中國發展有方向的篤定,也有行動的篤實。
卡伊迪表示,他十分關(guan) 注中國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來華采訪雖然隻有短短一周時間,他觀察到數字化應用已經深入中國民眾(zhong) 生活的方方麵麵。大家隻需要帶上一部手機,動動手指就可以輕鬆完成購物、就醫、交通出行、網上辦公等。阿爾及利亞(ya) 期待與(yu) 中國開展數字領域合作,他將圍繞這一話題開展更多報道。
蒙古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視台記者奧特根巴雅爾對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的“綠色”議題印象深刻。他向與(yu) 會(hui) 代表委員提出了關(guan) 於(yu) “生態保護與(yu) 建設”的問題,聆聽了代表委員分享的中國保護生態的有益經驗。奧特根巴雅爾期待蒙中兩(liang) 國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
毛裏塔尼亞(ya) 《人民報》記者穆罕默德·阿提格參加了中國新疆代表團“開放日”活動。“2023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得益於(yu) 中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新疆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阿提格說,每一位代表委員在回答提問的最後,都邀請中外記者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他對此充滿期待。
中阿衛視駐華記者方浩明認為(wei) ,對阿拉伯國家來說,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能夠帶來包括綠色能源、科技創新等方麵的有益經驗。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將給更多國家帶來合作和發展機遇。“大家攜起手來,這個(ge) 世界會(hui) 變得越來越好。”
(人民日報 記者祝佳祺、王驍波、周輖參與(yu) 采寫(xi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