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優休閑選擇

發布時間:2024-03-11 16:17:00來源: 光明日報

  是去公園跑步健身,還是去圖書(shu) 館看書(shu) 怡神?是選擇酣暢淋漓的體(ti) 育比賽,還是選擇劇場裏的文化大餐?是旅行體(ti) 驗“會(hui) 當淩絕頂,一覽眾(zhong) 山小”的壯闊,還是享受“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dong) 風,豪興(xing) 徜徉”的閑適……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zhong) 有了更充足的時間放鬆身心,多樣化的休閑活動逐漸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豐(feng) 富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建好用好群眾(zhong) 身邊的體(ti) 育設施,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ti) 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作為(wei) 滿足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健康需求的重要形態,休閑活動如何發力?記者就此采訪了代表委員。

  加大供給滿足多樣需求

  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休閑發展年度報告(2023—2024)》顯示,越來越多的城鄉(xiang) 居民願意走出家門,參與(yu) 多元化的戶外休閑活動。

  對此,湖北省黃梅縣柳林鄉(xiang) 老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燎原代表有切身體(ti) 會(hui) :“農(nong) 村書(shu) 屋就在家門口,縣裏還有6家城市書(shu) 房和新裝修的新華書(shu) 店,看書(shu) 的人越來越多了。正月唱大戲、元宵舞龍獅、端午劃龍舟、黃梅戲藝術節等活動豐(feng) 富了大家的休閑生活,也展現了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休閑有助於(yu) 養(yang) 心修神,每個(ge) 人都需要找到令自己健康快樂(le) 的休閑方式。”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張其成委員建議,持續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存量資源,培育優(you) 勢資源,優(you) 化綜合服務能力。

  張其成表示,我們(men) 有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這些文化印記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以中醫藥文化為(wei) 例,中醫藥老字號目前累計有190多個(ge) ,可考慮成立老字號中醫藥博物館,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一個(ge) 文化休閑新去處。在建設新的休閑項目的同時,也要優(you) 化已有休閑項目的內(nei) 容和服務,增強群眾(zhong) 的體(ti) 驗感。

  服務從(cong) “有沒有”到“優(you) 不優(you) ”

  隨著場地設施的不斷建設,“優(you) 不優(you) ”、能否和居民需求匹配的問題凸顯。如何提供精準的服務供給,提升場地利用效率?湖北省體(ti) 育局副局長丁亞(ya) 琳委員表示,可以采用政府引導、市場參與(yu) 的方式,精準對接群眾(zhong) 需求。

  陳燎原特別關(guan) 注場地設施的維護和管理問題。“有些地方的場地設施管理和維護不到位,導致使用壽命縮短。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場地設施的管理和維護,確保場地設施正常運轉、狀態良好。”

  “鄉(xiang) 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能力相對薄弱。”作為(wei) 當地農(nong) 村書(shu) 屋的創辦人,河南省內(nei) 黃縣馬上鄉(xiang) 李石村村委委員李翠利代表致力於(yu) 加強鄉(xiang) 村文化建設。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她認為(wei) ,建立吸引、引進和留住人才的機製,鼓勵更多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鄉(xiang) 村公共服務,書(shu) 香社會(hui) 的建設才會(hui) 更加堅實。

  文體(ti) 旅融合碰撞出更多火花

  在城市,集運動、休閑、文化、社交屬性於(yu) 一身的城市漫步(Citywalk)悄然興(xing) 起,城市居民也能在“微旅行”中體(ti) 驗“走來走去的快樂(le) ”。在鄉(xiang) 野,“露營+”火熱,搭配騎行、飛盤、徒步、釣魚等休閑活動,隻需一把椅子、一壺茶水,就能在山水田園間感受“詩和遠方”。如今,文體(ti) 旅深度融合,培育出一批新的“體(ti) 育+”休閑方式,也讓“跟著體(ti) 育賽事去旅行”成為(wei) 旅行消費新熱點。

  休閑產(chan) 業(ye) 該如何促進文體(ti) 旅深度融合,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何開發新業(ye) 態、探索新模式、開拓新賽道?遼寧省鞍山市委書(shu) 記王忠昆代表建議要因地製宜,圍繞當地文化、自然、體(ti) 育等優(you) 勢資源做文章,確定核心競爭(zheng) 力,打造特色品牌。“隻有滿足群眾(zhong) 需求,才能變‘流量’為(wei) ‘留量’。東(dong) 北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應堅持‘文旅+’多業(ye) 態發展,與(yu) 冰雪、工業(ye) 遺存、溫泉等領域深度融合,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產(chan) 品。”

  丁亞(ya) 琳建議,政府應完善管理機製並提供政策支持鼓勵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市場主體(ti) 發揮主觀能動性,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組織積極參與(yu) ,共同推動文體(ti) 旅融合,進而牽引形成整個(ge) 地區的休閑產(chan) 業(ye) 鏈。她表示:“對於(yu) 專(zhuan) 業(ye) 性程度比較高的運動休閑類項目,比如衝(chong) 浪、跳傘(san) ,標準場地建設、活動流程規範、專(zhuan) 業(ye) 人員資質等標準化建設要走在最前麵,做好安全保障。專(zhuan) 業(ye) 性不強的休閑項目,也要有明確的標準和規範的組織。”

  (本報記者 李琦 徐譚)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