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融通“雙鏈”暢供需

發布時間:2024-03-12 15:46: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優(you) 化升級,是促進新質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支撐之一。如此,新質生產(chan) 力各要素之間才能實現高效協同和良性互動,生產(chan) 組織方式才會(hui) 完成向平台化、網絡化和生態化的轉型,最終達到價(jia) 值協同和價(jia) 值共創的目的。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ye) 而形成的網鏈結構,涉及原材料采購、中間產(chan) 品製造、最終產(chan) 品形成以及銷售網絡等諸多環節,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多種主體(ti) 參與(yu) 其中,需要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統籌調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利益主體(ti) 多元,環節眾(zhong) 多,各要素之間關(guan) 係複雜,對於(yu) 這樣一種結構,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的頂層設計必不可少。對此,應充分考慮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相關(guan) 要素、體(ti) 係框架、運行邏輯,整體(ti) 統籌進行製度設計,秉持開放式理念與(yu) 動態調整意識,預留機製改進空間。當前,應用好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在全球範圍內(nei) 布局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將核心技術、關(guan) 鍵環節、重要戰略資源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防止關(guan) 鍵時刻“卡脖子”。應評估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上相關(guan) 國家的政策風險,保護好戰略資源的運輸通道安全,預先謀劃替代產(chan) 業(ye) ,儲(chu) 備戰略資源,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需要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進行優(you) 化組合,這恰是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能夠發揮重大作用的環節。在這其中,建設強大工業(ye) 物聯網能有效促進各要素優(you) 化組合。一方麵,要加大數據要素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以信息化數字化支撐新質生產(chan) 力。通過統籌網絡、算力、感知等數據資源,強化區塊鏈、數據要素、AI模型、Web3.0等數據要素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信息化升級,並在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的發展過程中同步推進信息化,為(wei) 工業(ye) 物聯網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麵,有必要通過工業(ye) 物聯網完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優(you) 化。運用工業(ye) 物聯網,實時掌握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上各要素動態,掌握原材料采購、庫存等信息,對製造生產(chan) 過程進行智能監控,對生產(chan) 設備進行智能管理,對物流運輸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采用大數據分析方式,在強大算法和算力支持下,精確調控原材料采購、生產(chan) 製造、運輸、銷售等環節,最大限度優(you) 化生產(chan) 流程和工藝,提高生產(chan) 效率,降低生產(chan) 成本,推動生產(chan) 資料、數據、知識、管理、技術等要素的便捷化流動、網絡化共享、係統化整合、協作化開發和高效化利用,達成新質生產(chan) 力各類要素的最優(you) 配置。

  還應重視物流的作用。物流是實體(ti) 經濟的“經絡”,連接生產(chan) 和消費、內(nei) 貿和外貿。降低物流成本,可以有效增強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當前,盡管我國已基本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ti) 係,並初步與(yu) 現代服務業(ye) 、先進製造業(ye) 融合,有力推動了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但現有物流體(ti) 係仍然有“大而不強”的問題,農(nong) 村物流、冷鏈物流存在短板,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效率低下、人力資源短缺、物流成本過高和環境保護等多方麵挑戰有待解決(jue) 。為(wei) 此,須努力打通物流體(ti) 係堵點卡點,強化“公轉鐵”“公轉水”聯通,優(you) 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優(you) 化物流樞紐建設,發展無人駕駛、無人配送等現代物流方式,提高物流行業(ye) 的信息化水平,全麵優(you) 化物流模式,破除隱性壁壘,有效降低倉(cang) 儲(chu) 、運輸、管理成本,提高行業(ye) 效率,實現物流體(ti) 係“舒經活絡”,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全麵暢通。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貫穿生產(chan) 、運輸、銷售等諸多環節,具有銜接供需兩(liang) 端的天然優(you) 勢,在大數據信息要素的加持下,能夠對供需進行精確把握,突破傳(chuan) 統的供給與(yu) 需求不匹配、不對稱難題。當前,優(you) 化完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生態,既可以精準收集消費者需求,製定商品個(ge) 性化需求信息,讓生產(chan) 變得更加精準,減少生產(chan) 資料囤積,避免原材料浪費,降低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又能通過現代物流體(ti) 係優(you) 化商品運輸,提高物流效率,還能夠創造新需求,進而激發新供給,完成供給與(yu) 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安中)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