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網購“貨到付款”騙局盯上老年人

發布時間:2024-03-15 16:42: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警示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李先生投訴稱,自己的父親(qin) 通過“貨到付款”方式網購保健品,簽收付費後發現收到的都是偽(wei) 劣產(chan) 品。李先生想要替父維權,發現賣家已經更換商品鏈接或是根本聯係不上,難以“售後”。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家正是鑽了“貨到付款”沒有大平台居中保障的空子,向老年人高價(jia) 兜售保健品等商品。

  7元藥賣150元“貨到付款”暗藏騙局

  李先生表示,自己的父親(qin) 身體(ti) 不太好,經常在網上購買(mai) 一些保健品。近日,他接到了小區快遞員的電話,原來,李先生的父親(qin) 在網上多次購買(mai) 的保健品並非由正規廠家或平台寄來,且均采用“貨到付款”的方式,價(jia) 格較高,引起快遞員的警惕,快遞員詢問李先生是否需要幫助直接拒收。這時李先生才知道,此前父親(qin) 曾多次在網上下單購買(mai) 高價(jia) 保健品,可能是遭遇了騙局。

  通過與(yu) 父親(qin) 溝通,李先生了解到,父親(qin) 購買(mai) 的保健品有的價(jia) 格虛高,有的則是“三無”產(chan) 品。李先生想要幫助父親(qin) 聯係售後,才發現好多店鋪已經聯係不上,一些鏈接被篡改,打開已不是購買(mai) 的商品鏈接,根本無法退款維權。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針對老年人推銷的保健品等商品,商家慣用“貨到付款”方式,不少老年人也因此遭遇了騙局。比如,有商家會(hui) 宣傳(chuan) “免費試用、無效退款”,但采用“貨到付款”的方式後,想退款卻根本找不到人。

  此前有一位來自江蘇的快遞員實名舉(ju) 報稱:“一天早上有一個(ge) 快遞需要配送,貨到付款1200元整。當我聯係到收方並送過去,是一個(ge) 可能有70歲的阿姨正在路邊賣早餐。我提醒她這藥品是否對她真的有效果,她信誓旦旦地說有幾個(ge) 朋友都說這藥有奇效,給了我1200元現金,都是5元、10元的,我真的於(yu) 心不忍。後麵我查了一下,藥品價(jia) 值7元一盒,結果賣給老人就150元一盒。”

  正規電商平台不設置“貨到付款”方式

  北青報記者發現,關(guan) 於(yu) “貨到付款”的投訴大多為(wei) 簽收後無法“售後”。由於(yu) 沒有大平台在背後作為(wei) 保障,老年人收貨付款後即便發現收到的物品有問題,隻能在網上找到一個(ge) 購物鏈接,無法找到商家進行售後服務。

  在正規購物平台交易,通常不采用“貨到付款”方式,而是采用“先行付款到平台—賣家發貨—買(mai) 家簽收—平台向賣家打款”的方式。在這種交易方式下,第三方平台充當中間人,起到交易保障的作用。

  北青報記者詢問了多個(ge) 電商平台,客服均表示平台不設“貨到付款”方式,建議“不要走線下交易,隻有在平台上的訂單才會(hui) 有有效的交易依據,客服才能在平台上進行操作,保障買(mai) 家的售後權利。”客服提示稱,一旦脫離平台私下進行金錢交易,維權則會(hui) 很難。

  萬(wan) 一遇到類似情況怎麽(me) 辦?一位客服表示:一是建議買(mai) 家撥打電話聯係工商局進行投訴維權。二是若通過平台為(wei) 聯係中介進行的“貨到付款”交易,核實後平台會(hui) 幫助買(mai) 家聯係商家並進行協商,盡力維護買(mai) 家權益,若商家不予退款可能會(hui) 懲治商家。

  收到快遞成功付款後再想退貨有難度

  采訪中,有消費者表示“希望快遞公司能提供對方的地址或者信息,便於(yu) 售後維權”。針對類似的訴求,不同快遞公司給出的方案也不盡相同。

  中通快遞、申通快遞與(yu) 百世匯通的客服稱:“付款成功後無法拒收,貨款直接打到發件人卡裏了,若聯係不上發件人則屬於(yu) 商家與(yu) 消費者之間的糾紛,物流無權幹涉。”客服還表示:“此類消息加密,連我們(men) 客服都看不到,所以不能為(wei) 您告知賣家詳細地址和信息。”

  韻達快遞和圓通快遞客服建議:“聯係相應的快遞站和業(ye) 務員,根據快遞麵單聯係寄件人,若還是聯係不上則無法處理。”

  京東(dong) 快遞客服表示,“會(hui) 根據訂單編號反饋給專(zhuan) 員處理,盡力聯係到寄件人員,不設時限。”

  順豐(feng) 快遞客服表示:“若收到貨到付款包裹,驗收時發現貨不對板,支持當麵拒收。”

  上述快遞公司的客服人員均表示,一旦簽收付款後再發現商品不滿意想要退貨,就有一定難度了。

  有消費者表示,父母的快遞賬號綁定在自己手機上,有時候能通過App看到老人網購了“貨到付款”的保健品,本想中途攔截,但App上卻沒有攔截渠道。對此,北青報記者谘詢了多家快遞公司,客服人員表示:“收件人無法申請退回,隻有寄件人才可以。遇到此類情況,建議消費者收到貨時當麵拒收。”

  提醒

  消費者遇到“貨到付款”最好拒收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hui) 快運物流分會(hui) 副會(hui) 長徐勇告訴北青報記者,“貨到付款涉及兩(liang) 個(ge) 法律關(guan) 係,一個(ge) 是買(mai) 賣之間的法律關(guan) 係,一個(ge) 是快遞公司與(yu) 消費者投遞的法律關(guan) 係。感覺購物上當受騙,可以撥打12315熱線向工商局的市場監管投訴。如果快遞公司配送有問題,則需要快遞公司去承擔法律責任。快遞公司的責任是把東(dong) 西送到你家,如果你選擇了‘貨到付款’,東(dong) 西送到了驗收完畢發現沒有問題時可以付款。一旦出現問題,盡量立馬拒收。”

  “我建議大家買(mai) 東(dong) 西盡量不要采取貨到付款,如果貨到付款,一定要當麵驗收檢查,避免上當受騙。若快遞員不讓驗貨的話,就立馬拒收。一旦簽收,再去維權成本就比較高了。”徐勇說。

  有律師對此表示,“貨到付款”後若聯係不上賣家,建議消費者撥打12315熱線向工商局進行投訴,若涉案金額較大,則可以收集好證據向法院起訴。

  本組文/實習(xi) 記者 朱麗(li) 君 趙小雯

  本報記者 溫婧 統籌/餘(yu) 美英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