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西淩雲搶抓農時忙種桑 桑蠶產業成農民增收重要途徑

發布時間:2024-03-20 11: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百色3月19日電 (周俊位 閉祖寶)連日來,在廣西百色淩雲(yun) 縣泗城、朝裏、沙裏、伶站等鄉(xiang) 鎮可見桑農(nong) 們(men) 有的挖坑、有的運桑苗、有的放桑苗、有的放定根水、有的培土、有的施肥,搶抓農(nong) 時的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春耕景象。

  淩雲(yun) 縣擁有10.85萬(wan) 餘(yu) 畝(mu) 蠶桑產(chan) 業(ye) 。據了解,該縣今年計劃種植桑苗20000畝(mu) ,目前已完成桑園種植22775多畝(mu) 。作為(wei) 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桑蠶產(chan) 業(ye) 已在該縣8個(ge) 鄉(xiang) 鎮帶動養(yang) 蠶農(nong) 戶7521戶3.46萬(wan) 人增收,實現全縣範圍內(nei) 廣泛推廣和應用,成為(wei) 當地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2024年,淩雲(yun) 縣30餘(yu) 人技術服務團隊深入桑園蠶房,現場指導桑農(nong) 進行桑苗種植、桑園春夏季管護、抗旱、病蟲害防治以及蠶房消殺等工作。他們(men) 不僅(jin) 為(wei) 蠶桑生產(chan) 提供了科學的“把脈支招”,還大力推廣一係列先進的養(yang) 蠶技術,如“多層次養(yang) 殖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蠶桑產(chan) 業(ye) 的生產(chan) 效率和經濟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該縣推進桑蠶產(chan) 業(ye) 發展的同時,也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采取科學合理產(chan) 業(ye) 鏈“桑葉養(yang) 蠶—桑葚采摘—桑果製酒—桑枝育菌—蠶繭製絲(si) —桑園造景”確保可持續發展。孕育出“村集體(ti) 經濟+合作社+公司+農(nong) 戶”發展思路,這不僅(jin) 為(wei) 農(nong) 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也為(wei) 鄉(xiang) 村的生態環境注入了新的活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