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當養老護理人才有了職稱 意味著什麽?

發布時間:2024-03-20 11:0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江蘇省民政廳、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印發通知,正式公布江蘇省養(yang) 老護理專(zhuan) 業(ye) 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hui) 評審結果,全省也是全國首批168名養(yang) 老護理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出爐。他們(men) 都是誰?獲評職稱意味著什麽(me) ?更為(wei) 重要的是,這跟破解養(yang) 老服務人才短缺之間,又是什麽(me) 關(guan) 係呢?《新聞1+1》連線江蘇省民政廳養(yang) 老服務處處長林莉;北京大學應對老齡化國家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hui) 副會(hui) 長陸傑華,共同關(guan) 注:當養(yang) 老護理人才,有了職稱!

  全國首批!

  江蘇168名養(yang) 老護理人員獲評職稱

  作為(wei) 南京祖堂山社會(hui) 福利院的一名養(yang) 老護理師,年輕的張露雖然今年剛滿30歲,卻已經在這裏工作了8年。作為(wei) 養(yang) 老護理師,她和同事的日常工作什麽(me) 樣?申請職稱認定的經過如何?獲評之後的感觸又有哪些?

  當養(yang) 老護理人才評上了職稱

  意味著什麽(me) ?

  江蘇省民政廳養(yang) 老服務處處長 林莉:有了養(yang) 老護理職稱,意味著養(yang) 老護理職業(ye) 從(cong) 專(zhuan) 業(ye) 學科到人才隊伍建設,以及職業(ye) 評價(jia) 方麵形成了完整體(ti) 係。在這樣的體(ti) 係下,養(yang) 老服務的從(cong) 業(ye) 人員可以打通職業(ye) 上升的通道,也意味著這個(ge) 職業(ye) 有了更高的“含金量”,社會(hui) 認同度在提升,涉及從(cong) 業(ye) 人員的薪酬待遇也將相應提高。

  從(cong) 去年開展首批養(yang) 老護理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到今年大力推動對相應的職稱人員匹配相應的職稱薪酬待遇,建立更為(wei) 完善的人才褒揚和激勵機製。去年年底,南京市率先出台了這方麵的文件,對在崗的養(yang) 老護理從(cong) 業(ye) 人員獲得職稱的,崗位薪酬待遇可以上浮20%左右。這樣的職稱體(ti) 係利好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專(zhuan) 業(ye) 化人才參與(yu) 到這個(ge) 行業(ye) 中來,也能夠讓人才留下來,深耕養(yang) 老服務的發展,最終讓老年人得到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更高質量的養(yang) 老服務。

  “學曆”在評審過程中很重要嗎?

  為(wei) 什麽(me) 沒有設計正高職稱?

  江蘇省民政廳養(yang) 老服務處處長 林莉:養(yang) 老護理職稱的評價(jia) 是一個(ge) 完整體(ti) 係,學曆是重要的條件之一,比如初級職稱養(yang) 老護理師的學曆起點是中專(zhuan) ,主管養(yang) 老護理師的學曆起點是大專(zhuan) ,副高養(yang) 老護理師學曆起點是本科。除了學曆以外,評審中還有其他相關(guan) 條件,比如從(cong) 業(ye) 年限、資曆以及專(zhuan) 業(ye) 的能力業(ye) 績成果。它是一個(ge) 多維度的完整評價(jia) 體(ti) 係,所以沒有學曆不行,單有學曆也不行。

  另外,去年我們(men) 探索推出的養(yang) 老護理職稱體(ti) 係設的是初級、中級和副高,當時沒有再推廣到正高,主要是考慮到這是江蘇省養(yang) 老護理領域,也是全國民政領域首次有自己的一個(ge) 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政策的創設。政策推出以後,我們(men) 希望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檢驗,工作的深入推進,未來可以向正高職稱去拓展,從(cong) 而構建一個(ge) 更為(wei) 完整的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體(ti) 係。

  江蘇168名養(yang) 老護理人員獲評職稱

  傳(chuan) 遞出怎樣的信號?

  江蘇省民政廳養(yang) 老服務處處長 林莉:我覺得這是向社會(hui) 傳(chuan) 遞了一個(ge) 信號,也起到一個(ge) 昭示的作用,昭示著養(yang) 老護理這份職業(ye) ,它不是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保姆式照看。現代意義(yi) 上的養(yang) 老服務,不是簡單地給老人翻身、拍背、喂飯,它是綜合多方麵的素質需求,包括老人的生活照護、老人身體(ti) 的專(zhuan) 業(ye) 康複、老人心理的關(guan) 懷,以及對養(yang) 老機構崗位發展的要求,對這個(ge) 行業(ye) 相應的發展引領,是複合型的人才需求。

  全國首批之後,期待更多的地區推進

  北京大學應對老齡化國家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hui) 副會(hui) 長 陸傑華:江蘇的實踐對其他省份是一個(ge) 示範和引領,相關(guan) 經驗可以借鑒和推廣。其他地區再做這件事,還可以在很多方麵細化。

  ①對應職稱的獎勵和津貼怎樣完善?

  ②這次江蘇168名養(yang) 老護理人員獲評職稱,是民政和人社部門認定的。養(yang) 老人才隊伍不僅(jin) 涉及民政部門,比如醫療護理行業(ye) 的職稱會(hui) 不會(hui) 認定?跨部門流動的職稱認定,下一步是不是能夠更好地解決(jue) ?

  ③跨地區的職稱認定是否可行?比如在江蘇拿到職稱後,也可以到其他地區進行人才流動。

  ④這次168名人員的職稱評定,多數是體(ti) 製內(nei) 的,屬於(yu) 公辦機構的多一些。現在的養(yang) 老機構,其實民營、民辦也在增加,這一部分人的職稱如何評定,如何申報?也是一個(ge) 新問題。

  其他省份在推廣江蘇經驗的過程中,也可以繼續探索、完善。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