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鵲橋二號中繼星成功發射 它具體承擔哪些任務?

發布時間:2024-03-20 15:23: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20日)8時31分,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它具體(ti) 承擔哪些任務?

  鵲橋二號執行的是什麽(me) 任務?

  鵲橋二號是一顆中繼通信衛星,環繞月球飛行,主要解決(jue) 月麵探測器如何與(yu) 地球保持通信的問題。

  鵲橋二號衛星將沿著一個(ge) 橢圓形的凍結軌道運行,其遠月點在月球南極上空,近月點在月球北極。它的強項還是對月球南極區域的通信覆蓋能力,可以為(wei) 著陸在月球南極區域的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探測器提供更長的通信時間。

  長征八號首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

  鵲橋二號中繼星的發射是長征八號首次執行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任務。以往的軌道大概距離地球200公裏到1000多公裏,這一次軌道的遠地點能夠達到42萬(wan) 公裏。除此之外,還有什麽(me) 不同?

  不僅(jin) 發射軌道有了變化,火箭的飛行可靠性和性能也得到了進一步優(you) 化,並根據發射場的天氣情況和地月關(guan) 係,一共設計了三天,每天2個(ge) 時間點的火箭發射窗口,也就是說,這次一共有6次發射機會(hui) 。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科研人員 吳義(yi) 田:這次長征八號發射的難點主要是軌道的設計,我們(men) 實行了一個(ge) 多窗口的模式,把有可能能夠發射地月轉移(軌道)的窗口,都進行了設計仿真,相當於(yu) 我們(men) 以往任務6發左右的一個(ge) 設計工作量。

  長征八號一專(zhuan) 多能 未來商業(ye) 航天發射主力

  長征八號係列運載火箭不僅(jin) 能承擔國家重大任務,還是未來商業(ye) 航天發射的主力軍(jun) 。今年下半年,長征八號就將迎來首次商業(ye) 航天發射任務。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當中的商業(ye) 型號,試驗隊員為(wei) 了讓它擁有更強的運載能力和性價(jia) 比,在今年下半年將推出長征八號改進型。相較於(yu) 長征八號,長征八號改不僅(jin) 火箭直徑增加,發動機技術和整流罩空間也得到進一步提升,改用直徑5.2米整流罩,700公裏太陽同步軌道最大運載能力將提升至不低於(yu) 6.4噸。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科研人員 徐姍姝:長征八號火箭同時還具備LTO(地月轉移軌道)、GTO(地球同步轉移軌道)、LEO(低地球軌道)這種多種軌道的發射能力,另外運載效率是比較高的,經濟性比較好,所以匹配起來的話它的性價(jia) 比是比較合適的。

  除了可以滿足不同發射軌道的需求,長征八號火箭的總設計師宋征宇告訴記者,長征八號作為(wei) 商業(ye) 航天中的“國家隊”,更需要用先進的技術為(wei) 商業(ye) 衛星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來帶動整個(ge) 行業(ye) 的發展。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總設計師 宋征宇:比如說我們(men) 發射的組網星座,有些火箭隻能將衛星發射到一個(ge) 相對不是那麽(me) 高的軌道高度,然後利用衛星自己的變軌能力,將它推高到最終的軌道,但是我們(men) 的火箭可以一次性將一個(ge) 軌道麵所有的衛星送到它最終的目標軌道。

  今年下半年,隨著海南商業(ye) 航天發射場1號工位投入使用,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將迎來首次發射任務。首飛成功後,該型火箭還將陸續開展高密度發射,支持低軌大規模星座組網發射。(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