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千姿)“舟”遊福州
中新社福州4月6日電 題:“舟”遊福州
作者 葉秋雲(yun)
乘著一艘微動力龍舟,自福建省福州市西湖公園內(nei) 河遊碼頭出發,沿著西湖公園往白馬河方向緩緩而行。
“坐在龍舟上,換了個(ge) 角度看福州,更美了。”近日,乘坐微動力龍舟展開福州內(nei) 河遊的許美雲(yun) 讚不絕口,“蔚藍的天空、綠意盎然的榕樹、兩(liang) 岸的河景與(yu) 飛翔的鷺鳥,美不勝收”。
西湖—白馬河—東(dong) 西河航線2023年4月29日啟航,是福州城內(nei) 首條湖河互通的遊船航線。從(cong) 西湖通往白馬河,需要經過有著“水上電梯”之稱的福建省首個(ge) 內(nei) 河過船閘,這是“舟”遊福州的獨特體(ti) 驗。
舟在水上行,人在畫中遊。白馬河兩(liang) 岸總能看到市民在悠閑漫步,在下棋、跳舞,或是攀談閑聊,怡然自得。西湖書(shu) 院、芳華劇院、芍園壹號文化創意園、白馬河公園、黎明湖公園等福州地標與(yu) 景區,更是一一撲入眼簾。
福州城區內(nei) 河縱橫交錯,東(dong) 西南北交織成網,形成白馬河、晉安河、磨洋河、光明港、新店片區、南台島六大水係,涵蓋一百餘(yu) 條內(nei) 河。有老福州感歎,這些內(nei) 河水係見證著福州城市的延伸和拓展,積澱著曆史的情感和記憶,也承載著人民的生息和繁衍。
“百貨隨潮船入市,萬(wan) 家沽酒市垂簾。蒼煙巷陌青榕老,白露園林紫蔗甜。”古人寫(xie) 下的詩句,是福州內(nei) 河兩(liang) 岸風光的生動寫(xie) 照。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內(nei) 河水環境不斷惡化。
引閩江水衝(chong) 汙,組建聯排聯調智慧管理體(ti) 係,探索構建河湖係統治理長效機製,堅持水岸同治……福州為(wei) 內(nei) 河水係治理步履不停。
“要不是福州內(nei) 河治理得好,哪裏有內(nei) 河遊?”得益於(yu) 內(nei) 河遊的興(xing) 起,在福州土生土長的王淳從(cong) 開船出海,轉行做起了內(nei) 河遊船駕駛員。
“福州自古以來就是‘水文化’非常發達的城市,人們(men) 依水而居、伴水而行。”4月3日,福州市水務文化旅遊有限公司運營專(zhuan) 員卓映羽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舟”遊福州,不僅(jin) 展現內(nei) 河治理的成效,而且讓遊人切身感受到如今內(nei) 河的“水清、河暢、岸綠、景美”新圖景。
2023年以來,福州又不斷加大對內(nei) 河旅遊項目及文化資源開發,著力打造水上“福道”,營造豐(feng) 富多樣的生態休閑環境。
目前,福州開通西湖公園碼頭——黎明湖公園碼頭,溫泉公園碼頭——河口碼頭,溫泉公園碼頭——晉安湖公園碼頭,南公園碼頭——瀛洲河碼頭等多條精品“福舟”悠遊線路。
為(wei) 豐(feng) 富和提升遊客體(ti) 驗感,福州還根據內(nei) 河航線功能及特點,充分融合屏山、鎮海樓、三坊七巷等閩都文化特色,量身定製新型客船“福船”、微動力龍舟、傳(chuan) 統小型遊樂(le) 龍舟等新型遊船。
“福州是一個(ge) 龍舟文化非常濃厚的城市。”卓映羽說,遊船的設計結合傳(chuan) 統福州龍舟的一些元素,寓意藏龍臥虎;福州市也以“內(nei) 河+節假日”的形式,不定期舉(ju) 辦龍舟巡回賽、新春尋福、水上槳板、水上航模等主題活動,將曆史、民俗融入其中,打造沉浸式內(nei) 河曆史文化體(ti) 驗。
如今,內(nei) 河已成為(wei) 福州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也成了福州城市旅遊的重要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縮影。2023年10月,福州榮膺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成為(wei) 中國唯一獲此國際殊榮的城市。
福州市水務文化旅遊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福州市將持續拓展內(nei) 河遊經營業(ye) 態,打造山水城市新名片,吸引更多人深入體(ti) 驗內(nei) 河生態成果、暢享山水城市獨特魅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