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與山共峻極 與水同流長——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碑誌敬讀

發布時間:2024-04-07 11:25:00來源: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網站

  編者按:  

  在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是一個(ge) 特別的存在。她不僅(jin) 深藏著曆史的符號,還珍藏著我黨(dang) 誕生、成長的特殊記憶。為(wei) 了建立新中國,成千上萬(wan) 的革命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wei) 緬懷他們(men) 的英雄事跡,新中國成立後,各地陸續矗立起一座座豐(feng) 碑,所刻碑文讓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代代流傳(chuan) 。  

  清明節前夕,我們(men) 特別策劃製作了“學習(xi) 黨(dang) 史·敬讀碑文”係列音頻節目。一同回顧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緬懷英雄,銘記他們(men) 為(wei) 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本期為(wei) 您播出:與(yu) 山共峻極 與(yu) 水同流長——紅軍(jun) 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碑誌敬讀。  

  本節目由中央網信辦傳(chuan) 播局指導、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中國正能量網絡傳(chuan) 播專(zhuan) 項基金支持。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出品。

  紅軍(jun) 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坐落於(yu)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興(xing) 安縣獅子山,占地麵積13萬(wan) 平方米,由大型群雕、紀念碑、英名廊、閩西籍紅軍(jun) 烈士紀念雕塑、贛州革命理想高於(yu) 天紀念雕塑、清石園、紅軍(jun) 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等組成。走進氣勢雄偉(wei) 的烈士碑園,湘江戰役中那一幅幅血與(yu) 火、生與(yu) 死、存與(yu) 亡的曆史畫麵仿佛重現眼前。整個(ge) 紀念碑園布局新穎、創意獨特,小型園林和大型雕塑相結合,集瞻仰性與(yu) 遊覽性於(yu) 一體(ti) ,規模宏大,具有撼人心魄的強大感染力。山頂主碑高34米,碑體(ti) 以三支步槍造型構成,體(ti) 現了“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主題思想,紀念碑底座基室的門楣上鐫刻著聶榮臻元帥手書(shu) “紀念突破湘江”。碑座周圍鐫刻著毛澤東(dong) 的六首詩詞。紀念碑旁立有《紅軍(jun) 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碑誌》。  

  碑誌全文:  

  湘江源於(yu) 桂北海洋山脈,北流入湘,蜿蜒八百裏而歸浩瀚洞庭湖,曆為(wei) 兵家必爭(zheng) 之要津。  

  公元一九三四年冬,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率領中央紅軍(jun) 揮師長征。連破國民黨(dang) 三道封鎖線後,由湘入桂,在湘江上遊之興(xing) 安、灌陽、全州縣境域,與(yu) 國民黨(dang) 三十萬(wan) 軍(jun) 隊鏖戰七晝夜。紅軍(jun) 將士以寡敵眾(zhong) ,力挽狂瀾,氣吞山河,前仆後繼,英勇突破國民黨(dang) 在湘江之第四道封鎖線。然而,由於(yu) 黨(dang) 內(nei) “左”傾(qing) 錯誤之領導,致使紅軍(jun) 主力損失過半。痛定思痛,血教方殷,喚起紅軍(jun) 將士覺醒。突破湘江後,中央紅軍(jun) 經龍勝、通道挺進貴州。一九三五年元月,遵義(yi) 會(hui) 議確立了毛澤東(dong) 同誌的正確領導,紅軍(jun) 北上抗日為(wei) 挽救民族危亡,開創出新局麵。  

  悠悠歲月,六十春秋迭易。為(wei) 褒揚英烈,昭示後人,經聶榮臻元帥建議,國務院批準,特建紅軍(jun) 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於(yu) 興(xing) 安之獅峰。承革命前輩關(guan) 懷,中央軍(jun) 委資助勉勵,八桂軍(jun) 民踴躍捐款,曆時兩(liang) 年,碑園於(yu) 一九九五年底落成。烈士忠魂,敬以告慰;紅軍(jun) 業(ye) 績,光耀人間。  

  桂山蒼蒼,湘漓泱泱。長征烈士,雄風壯節,與(yu) 山共峻極,與(yu) 水同流長。紅軍(jun) 烈士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長征精神永遠激勵我們(men) 奮發向前!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hui)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廣西軍(jun) 區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敬立  

  背景介紹: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jun) 8萬(wan) 多人撤離中央蘇區,連續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後,於(yu) 11月下旬進抵湘桂邊境。這時,蔣介石調集30萬(wan) 大軍(jun) ,在桂北興(xing) 安、全州、灌陽3縣湘江以東(dong) 地域布下了號稱“鐵三角”的第四道封鎖線,企圖將中央紅軍(jun) 全殲在此。麵對生死存亡的危境,紅軍(jun) 將士浴血奮戰7晝夜,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對黨(dang) 的絕對忠誠,誓死保衛黨(dang) 中央從(cong) 興(xing) 安縣界首渡口突破湘江。之後,中央紅軍(jun) 一、二縱隊在其他部隊的掩護下,進入興(xing) 安縣華江鄉(xiang) ,艱難翻越紅軍(jun) 長征以來的第一高峰——老山界,而後向雲(yun) 貴川挺進。可以說,沒有紅軍(jun) 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會(hui) 有紅軍(jun) 二萬(wan) 五千裏長征中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以及爬雪山、過草地這些氣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曆程,就不會(hui) 有新中國的成立這個(ge) 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位於(yu) 興(xing) 安境內(nei) 的界首渡口是紅軍(jun) 渡江最理想的渡口之一,它不僅(jin) 離桂黃公路很近,而且西邊緊鄰越城嶺山區,過河後便於(yu) 隱蔽。該渡口江麵寬約100米,水深流急。1934年11月27日下午,一軍(jun) 團二師四團搶占界首渡口。晚上,三軍(jun) 團四師接防。11月30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jun) 一、二縱隊先後從(cong) 這裏渡過湘江,從(cong) 界首渡江的中央領導包括毛澤東(dong) 、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等。為(wei) 保證渡口的安全,紅軍(jun) 將士與(yu) 敵人展開血戰。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jun) 長征以來最慘烈的一戰。“寸土千滴紅軍(jun) 血,一步一尊英雄軀”,紅軍(jun) 戰士們(men) ,實現了“為(wei) 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戰鬥過後,渡口兩(liang) 岸的群眾(zhong) 見狀,悲痛欲絕,後來,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來緬懷和紀念紅軍(jun) 英烈。  

  1984年,著名隨軍(jun) 老作家魏巍重走紅軍(jun) 長征路時,來到界首光華鋪紅軍(jun) 烈士墓前,心潮澎湃,禁不住老淚橫流。回到北京後,他與(yu) 聶榮臻元帥共同向國務院建議修建紅軍(jun) 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以撫慰烈士英魂和教育革命後代。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於(yu) 1993年成立了籌建紅軍(jun) 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領導小組。紀念碑園於(yu) 1993年11月30日舉(ju) 行開工典禮,1996年1月19日建成開放。此後20多年裏,在紀念碑園內(nei) 相繼修建了閩西籍紅軍(jun) 烈士紀念雕塑、清石園、英名廊、紅軍(jun) 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贛州革命理想高於(yu) 天紀念雕塑等。  湘江戰役,是關(guan) 係中央紅軍(jun) 生死存亡的關(guan) 鍵一戰,為(wei) 遵義(yi) 會(hui) 議的勝利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廣大紅軍(jun) 指戰員在湘江戰役中信念堅定、對黨(dang) 忠誠、勇於(yu) 勝利、勇於(yu) 突破、勇於(yu) 犧牲的革命精神是長征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和紅軍(jun) 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  

  專(zhuan) 家點評:  

  本期點評專(zhuan) 家:  

  於(yu) 江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   

  我們(men) 要如何緬懷先烈?  

  緬懷先烈,就是要學習(xi) 他們(men) 不畏艱險,顧全大局。光華鋪阻擊戰是在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中意義(yi) 極為(wei) 重大的一場阻擊戰,事關(guan) 黨(dang) 中央渡江安全。該戰場離中央縱隊渡江地點隻有5公裏,成敗直接關(guan) 係到黨(dang) 中央安危。因為(wei) 光華鋪基本上是開闊的水田和坡度不大的丘陵,並不是理想的阻擊戰場,因此這是一場無險可守的阻擊戰。為(wei) 確保黨(dang) 中央安全,紅三軍(jun) 團第四師與(yu) 敵人反複拚殺,四師十團兩(liang) 任團長先後犧牲,終於(yu) 完成了保護黨(dang) 中央渡江的任務。  

  緬懷先烈,就是要學習(xi) 他們(men) 的信念堅定,對黨(dang) 忠誠。鐵流後衛紅五軍(jun) 團第三十四師,長征開始就一直擔任全軍(jun) 的掩護部隊。湘江戰役中,紅三十四師在完成掩護黨(dang) 中央和中央紅軍(jun) 主力渡過湘江後,陷入敵人重圍,僅(jin) 400餘(yu) 人衝(chong) 出包圍圈。師長陳樹湘後來受傷(shang) 不幸被俘,為(wei) 不做敵人俘虜,他從(cong) 傷(shang) 口處拉出腸子絞斷,壯烈犧牲,實現了他“誓為(wei) 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湘江戰役中,黨(dang) 中央和主力紅軍(jun) 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幾經挫折而鬥誌更堅,歸根到底,在於(yu) 廣大紅軍(jun) 指戰員,秉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對黨(dang) 的絕對忠誠。血戰湘江的火熱光芒,永遠照亮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前行之路,讓我們(men) 永不迷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