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空著手走5公裏,就能做出一件漢服”

發布時間:2024-04-10 14:24:00來源: 工人日報

  山東(dong) 曹縣馬麵裙熱銷的背後——“空著手走5公裏,就能做出一件漢服”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出遊踏青的人群裏,總能看到穿著漢服的年輕人,成為(wei) 春日裏的一道風景。2024年新春伊始,馬麵裙作為(wei) “龍年戰袍”,將山東(dong) 曹縣漢服推上熱搜榜。

  近年來,地處魯西南的曹縣大力發展漢服產(chan) 業(ye) ,目前已形成完整產(chan) 業(ye) 鏈,銷售額占全國漢服市場的半壁江山,2023年漢服銷售額達72.15億(yi) 元。資源稟賦“平平無奇”的曹縣,為(wei) 什麽(me) 能憑漢服“火出圈”?

  黃河故道勁吹“漢服風”

  曹縣總人口175萬(wan) ,是山東(dong) 人口第一大縣。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地處黃河故道的曹縣一直頂著“經濟窪地”“貧困縣”“勞務輸出大縣”等幾頂帽子。當地流行用“三多”形容曹縣——光棍多、老人多、留守兒(er) 童多。

  世紀之交,“影樓風”“戲風”吹到了曹縣,當地民眾(zhong) 開始在農(nong) 閑時生產(chan) 影樓服裝和戲服,雖有一定銷路,但因客戶分散、需求量小,不成氣候。電商經濟興(xing) 起後,當地村民開始通過網絡渠道銷售服裝、對接代工客戶,曹縣逐漸發展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演出表演服飾加工基地。

  近年來,隨著漢服文化熱度不斷攀升,曹縣許多商家看準時機,迅速轉型,開始大批量生產(chan) 漢服。經過10多年的發展,曹縣現有漢服上下遊企業(ye) 2282家,網店13989個(ge) ,印花機1084台、繡花機3758台,漢服從(cong) 業(ye) 者接近10萬(wan) 人,已經做到了5公裏以內(nei) 的產(chan) 業(ye) 集群化,形成了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條和品牌孵化體(ti) 係。

  在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劉霞看來,一業(ye) 興(xing) 則百業(ye) 興(xing) ,物流、美妝等多個(ge)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也從(cong) 漢服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中受益。2024年前兩(liang) 個(ge) 月,曹縣電商物流公共服務中心漢服包裹發出量超800萬(wan) 件。自該中心2021年啟用以來,曹縣的電商快遞包裹量年均增速超40%。

  企業(ye) 要發展、職工有需求,工會(hui) 服務就及時跟進。曹縣總工會(hui) 主動跟進當地電商、漢服產(chan) 業(ye) 發展,大集鎮淘寶產(chan) 業(ye) 園、極致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電商企業(ye) 先後建立了工會(hui) 組織,並積極探索“電子商務+工會(hui) ”發展模式,為(wei) 當地漢服產(chan) 業(ye) 發展貢獻工會(hui) 力量。

  從(cong) “返鄉(xiang) 能人”到技能人才

  “曹縣漢服產(chan) 業(ye) 有潛力,我希望借助短視頻平台,為(wei) 這個(ge) 產(chan) 業(ye) 的發展再加把火。”曹縣洛如嫣原創漢服總經理姚馳行說。

  姚馳行從(cong) 2015年開始做漢服生意,從(cong) 業(ye) 不久便開通了以漢服展銷為(wei) 特色的短視頻賬號。2019年,姚馳行的公司拍攝了一部以漢服為(wei) 主題的微短劇獲大量關(guan) 注。如今,他建設了一個(ge) 占地130畝(mu) 的產(chan) 業(ye) 園用於(yu) 做電商和漢服生意,這個(ge) 產(chan) 業(ye) 園不僅(jin) 通過直播賣自己公司的貨,還打造了一個(ge) 平台,為(wei) 其他企業(ye) “帶貨”。“讓大家深入了解漢服,比多賣一條裙子更重要。”姚馳行說。

  在曹縣,漢服產(chan) 業(ye) 的火爆,吸引了不少高學曆和有豐(feng) 富創業(ye) 經驗的年輕人返鄉(xiang) 創業(ye) ,為(wei) 曹縣漢服產(chan) 業(ye) 的持續提檔升級提供了有生力量。

  胡春青是中國科學院與(yu) 大連理工大學材料加工專(zhuan) 業(ye) 雙博士,在他看來,曹縣漢服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的關(guan) 鍵詞之一就是“高性價(jia) 比”。

  “我們(men) 要做‘大家能買(mai) 得起的漢服’,保證價(jia) 格親(qin) 民,同時也要追求良好的材質和工藝。”胡春青說。

  2022年,曹縣漢服協會(hui) 成立,胡春青擔任會(hui) 長。他認為(wei) ,協會(hui) 不僅(jin) 可以幫助協調政府政策,交流漢服行業(ye) 發展趨勢,還可以推動企業(ye) 之間互通有無,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發展過程中的難題,比如盜版或侵權問題。目前,胡春青及其團隊還和中國人民大學簽約了AI人工智能技術項目,試圖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高設計師研發設計效率,加速漢服企業(ye) 的生產(chan) 和運營周期,推動漢服產(chan) 業(ye) 實現更高層次的創新發展。

  產(chan) 業(ye) 要發展,離不開“能人”帶動和紮實的產(chan) 業(ye) 工人基礎。近年來,曹縣總工會(hui) 注重對漢服和電商人才的挖掘培養(yang) ,選樹了山東(dong) 省勞動模範任慶生、孫學平等一批產(chan) 業(ye) 人才。此外,曹縣總工會(hui) 加大對電商人才培養(yang) 力度,開展多元化、創新化職業(ye) 技能培訓,還將電商直播銷售員技能大賽打造成為(wei) 推介新職業(ye) 、展示新技能的平台,為(wei) 當地電商直播產(chan) 業(ye) 做好技能人才儲(chu) 備。

  從(cong) 種田農(nong) 民到漢服產(chan) 業(ye) 工人

  縫紉機都踩“冒煙”了!今年春節以來,馬麵裙成為(wei) 了社交平台中的漢服頂流,曹縣再次出圈。“訂單蜂擁而至,直接就把貨賣斷了。”曹縣穿越大唐華服負責人劉申鋒說,2023年是公司成立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年,漢服的銷量相較2022年大幅增加。

  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以馬麵裙為(wei) 主的龍年拜年服飾銷售額超過3億(yi) 元。艾媒谘詢數據則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41.8億(yi) 元。

  漢服熱潮下,曹縣當地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越來越多,劉申鋒預估,當地的漢服從(cong) 業(ye) 者2023年相較2022年至少增加了一倍。劉申鋒認為(wei) ,從(cong) 業(ye) 者的迅速增加是因為(wei) 曹縣漢服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較好,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配套較為(wei) 齊全。

  漢服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者魏平安,5年前放棄外地的穩定工作,回到老家曹縣開啟了漢服創業(ye) 之路。他說:“在麵料輔料一條街空著手走5公裏,就能做出一件漢服,這裏與(yu) 其說是鄉(xiang) 鎮,不如說是一個(ge) 產(chan) 業(ye) 園區。”

  “以前我在浙江打工,也在廣州的電子廠幹過。後來看家鄉(xiang) 的漢服廠也需要人,我就回來了。”今年42歲的王麗(li) ,5年前從(cong) 外地回到曹縣工作。王麗(li) 身上發生的變化,也同樣發生在許多曹縣農(nong) 村婦女身上。曹縣源琳服飾有限公司的主要業(ye) 務是給漢服網店代工,據公司老板袁琳介紹,廠裏有一半的職工之前靠種田謀生。

  以漢服產(chan) 銷為(wei) 主要特色的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發展,打破了當地農(nong) 民的傳(chuan) 統觀念,使大家告別了農(nong) 業(ye) ,轉型成為(wei) 工人或直播從(cong) 業(ye) 者。曹縣總工會(hui) 適時把職工文體(ti) 活動、工匠評比、勞模展示等富有工會(hui) 特色的活動開展到鄉(xiang) 村、企業(ye) ,營造濃厚的學習(xi) 勞模、爭(zheng) 當工匠的氛圍。

  本報記者 田國壘 本報通訊員 吉翔 薛新天

  (工人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