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強軍事業的“螺絲釘”
月光清冷,夜色漸深。第73集團軍(jun) 某旅修理車間內(nei) 依舊燈火通明,幾輛裝甲車安靜地停放著。燈光下,“模範修理連”技師、一級軍(jun) 士長任勇正握著扳手,挨個(ge) 緊固全車的底盤零件。
清脆的金屬碰撞聲回蕩在空曠的車間裏,拿扳手、下螺絲(si) 、掄銅錘、測力矩……不同工具在任勇手中如臂使指、靈活配合。
“每次重大任務前,我們(men) 都要加班加點維護參與(yu) 任務的車輛。”他一邊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螺帽,熟練裝上,一邊用右手卡好扳手迅速擰緊,整套動作行雲(yun) 流水、有條不紊。
“這些工具陪伴了我20多年。對修理兵來說,它們(men) 是最親(qin) 密熟悉的‘戰友’。”對於(yu) 身旁散落滿地的扳手、卡鉗、螺絲(si) 釘和圖紙,任勇如數家珍。
有些時候,任勇感覺自己也像安裝在不起眼處的一顆螺絲(si) 釘。當戰友們(men) 駕駛裝備在硝煙中馳騁,他們(men) 這群修理兵就在自己的戰位上,默默守護著沙場上的一台台裝備——白天頻繁往返於(yu) 車場和修理車間進行檢修,將每輛車的性能狀況和故障問題一一登記在冊(ce) ;晚上將種種疑難“症狀”匯總,製訂成維修保障計劃,並對裝備逐一“體(ti) 檢”或搶修……
來到修理連一段時間後,列兵李國文習(xi) 慣了這樣默默在幕後“戰鬥”的生活。年輕的修理兵漸漸懂得,嗆人的煙塵和刺鼻的機油味是這個(ge) 崗位的底色,要想幹好修理沒有捷徑可走,隻有下苦功夫勤功夫,才能練出真功夫。
“路過熱火朝天的訓練場時,心裏會(hui) 有落差嗎?”麵對記者的提問,李國文搖搖頭:“修理兵是及時恢複和保持裝備性能、保障前方作戰的必備力量。維修保障好每一輛裝備,是我們(men) 的使命。總有一天,會(hui) 輪到我來扛起‘模範修理連’的旗幟。”
“螺絲(si) 釘也有螺絲(si) 釘的價(jia) 值,我們(men) 就是要當好那顆螺絲(si) 釘!”每當沙場號角吹響、鋼鐵洪流縱橫,總有一群修理兵默默守在戰位上,為(wei) 裝備保駕護航。
月上中天,夜色愈沉。在修理兵的悉心維修下,又一輛裝甲車故障被排除,重煥新生。任勇從(cong) 車輛底盤下爬出來,站起身,長舒了一口氣。他習(xi) 慣性地用手背一把抹去汗水,在臉龐上留下一道黑色汙痕。
看著任勇的身影,記者不禁感慨:裝備維修永遠隻有“進行時”,正是因為(wei) 有這樣一群堅守在幕後的修理兵,作戰裝備才能擁有馳騁沙場的底氣。
踏實、勤奮、默默無聞……這些形容詞,或許是對修理兵最好的詮釋。他們(men) 沒有豐(feng) 功偉(wei) 業(ye) ,隻有在平凡崗位上匯溪成海、聚沙成塔的不懈奮鬥。手中的工具叮當碰撞,就像寫(xie) 給修理兵的一曲樂(le) 章。他們(men) 將對裝備維修事業(ye) 的熱愛譜寫(xie) 成曲,每一個(ge) 音符都銘刻著青春歲月的不平凡。
如今,越來越多的“任勇們(men) ”正在強軍(jun) 征程上拔節生長。他們(men) 在平凡中踐行使命,在堅守中成就事業(ye) 。這群修理兵維修過的裝備,會(hui) 承載著他們(men) 的青春,繼續在沙場上奔馳。
本報記者 向黎鳴 特約記者 喻潤東(dong)
(解放軍(jun) 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