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監管堵住漏洞 我國構建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新格局
我國構建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新格局
不讓政策“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
本報記者 張昊
3月29日,《國家稅務總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發布。針對2023年稅收法治建設情況,該報告介紹說:“在嚴(yan) 厲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wei) 方麵,加強常態化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機製建設,最高人民法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加入,成員單位由六部門拓展到八部門,進一步健全從(cong) 行政執法到刑事司法全鏈條、一體(ti) 化打擊涉稅違法犯罪的工作格局。”
在此之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關(guan) 於(yu) 辦理危害稅收征管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在整合現行相關(guan) 稅收犯罪司法解釋的基礎上,首次對危害稅收征管罪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整體(ti) 性解釋,為(wei) 依法、精準、有力懲治涉稅犯罪提供了明確的規範指引。
稅收是國家財政的最主要來源,危害國家稅收的犯罪破壞了國家稅收征管秩序、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一年來,我國不斷深化完善聯合打擊工作機製,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依法嚴(yan) 厲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wei) ,防止政策“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
在依法辦理涉稅收征管刑事案件中,司法機關(guan) 如何做到嚴(yan) 格貫徹寬嚴(yan) 相濟刑事政策,在“治罪”與(yu) “治理”之間做好平衡,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法治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當嚴(yan) 則嚴(yan) 當寬則寬
2023年1月,四川某食品有限公司、鄭某某涉嫌逃稅罪被提起公訴。
“公司效益不好,我們(men) 一時拿不出這麽(me) 多錢補繳稅款……”鄭某某來到四川省仁壽縣人民法院領取起訴書(shu) 時對法官說。
承辦該案的仁壽縣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耿向波看到該案的案卷中記載著“鄭某某接到公安機關(guan) 電話通知後自首”的情形,結合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工作要求,主動提出去企業(ye) 實地了解一下經營情況。
走訪中,耿向波了解到,被告單位是一家福利性企業(ye) ,解決(jue) 了附近十幾名殘疾人職工的就業(ye) ,還承擔著一定的社會(hui) 責任。
“要貫徹‘治罪’與(yu) ‘治理’並重的理念。”耿向波說,針對涉案企業(ye) 未能如期補繳稅款的情況,法院在判決(jue) 前與(yu) 稅務機關(guan) 多次溝通補繳稅款政策,幫助企業(ye) 製定申請延期分批繳納稅款計劃,並得到稅務機關(guan) 認可。
2023年3月,仁壽縣法院聯合稅務機關(guan) 對被告單位進行企業(ye) 經營風險審查,在企業(ye) 開展合規整改後,對被告單位和被告人鄭某某從(cong) 寬處罰,有效避免了企業(ye) 因一案而垮掉的結果。
記者注意到,人民法院在辦理涉稅收征管刑事案件時,嚴(yan) 格貫徹寬嚴(yan) 相濟刑事政策。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在走訪調研轄區民營企業(ye) 時了解到,某頗具發展前景的數控設備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因犯虛開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罪被判處刑罰,企業(ye) 納稅信用降級,影響投標申貸和經營發展。在企業(ye) 履行罰金刑繳納義(yi) 務後,法院協調推動稅務合規整改,幫助企業(ye) 修複信用、及時紓困解難。
在安徽省銅陵市郊區人民法院辦理的石某某等騙取出口退稅案中,石某某等將低廉的商品通過虛開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虛抬價(jia) 格後(即“低值高報”)報關(guan) 出口,騙取出口退稅款570餘(yu) 萬(wan) 元。石某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百萬(wan) 元。同案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年,並處罰金。被告人石某某等不服一審判決(jue) 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判決(jue) 維持對各被告人的定罪量刑。
司法機關(guan) 在辦案中應主要考慮哪些因素和影響,如何區分情況並把握好“當嚴(yan) 則嚴(yan) 、當寬則寬”?
最高法審委會(hui) 委員、刑四庭庭長滕偉(wei) 說,人民法院辦理涉稅刑事案件時,一方麵對嚴(yan) 重危害稅收征管犯罪必須堅決(jue) 從(cong) 嚴(yan) 打擊,有效維護國家稅收征管秩序和國家財產(chan) 安全。
滕偉(wei) 舉(ju) 例說,人民法院依法懲治危害稅收征管犯罪,重點從(cong) 嚴(yan) 打擊騙取出口退稅,空殼公司虛開、非法出售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等涉稅犯罪行為(wei) 。
“另一方麵,對實體(ti) 企業(ye) 涉稅犯罪區分情況,做到當寬則寬,對情節較輕、危害不大,因有關(guan) 人員法治意識淡薄、企業(ye) 規章製度不健全等原因實施的犯罪,盡可能給予企業(ye) 合規整改機會(hui) ,對於(yu) 能夠通過合規整改挽回稅款損失的,依法從(cong) 寬處理,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的影響。”滕偉(wei) 說。
強化監管堵住漏洞
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餘(yu) 雙彪介紹說,貴金屬、農(nong) 產(chan) 品、廢舊物資、電子產(chan) 品、石化、煤炭等行業(ye) 仍是虛開騙稅犯罪高發領域。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新興(xing) 經濟業(ye) 態迅猛發展,其稅收監管措施麵臨(lin) 新挑戰。
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網紅主播偷逃稅款行政公益訴訟案,推動稅務部門開展網絡直播行業(ye) 專(zhuan) 項稅務稽查活動;
湖北省隨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某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企業(ye) 涉嫌騙取出口退稅案後,結合案涉企業(ye) 利用虛開農(nong) 產(chan) 品收購發票、虛假購銷合同、虛假結匯等手段牟利的情況,向稅務機關(guan) 發出檢察建議;
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人民檢察院結合辦案,以“檢察建議+專(zhuan) 題報告”形式推動稅務部門與(yu) 相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建立健全耕地占用稅稅收協作機製;
……
減少、防範稅收犯罪,關(guan) 鍵要在製度上、監管上下功夫。檢察機關(guan) 緊盯重點領域,做到完善製度與(yu) 強化監管並重。
近年來,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了汙染企業(ye) 違規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優(you) 惠政策案,部署開展成品油行業(ye) 涉稅違法犯罪專(zhuan) 項整治工作,帶動各級檢察院不斷加強類案辦理工作。
檢察機關(guan) 還通過建立大數據監督模型實現執法司法能力“升級”。餘(yu) 雙彪說,浙江、天津等地檢察機關(guan) 運用大數據監督模型辦案的同時推動了綜合治理。
提升依法治稅水平
近年來,涉稅刑事、行政、民事訴訟和執行案件的數量呈現增長態勢。涉稅案件專(zhuan) 業(ye) 性強、法律關(guan) 係複雜等特點突出。
去年,為(wei) 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授權廈門開展的“探索涉稅案件集中管轄”改革任務,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定思明區人民法院承接該項目,集中管轄全市應當由基層法院審理的刑事、民事、行政涉稅案件,並由思明市人民檢察院集中履行法律監督職責。
2023年11月28日,思明區法院涉稅案件合議庭正式成立。這是全國首個(ge) 涉稅案件“三合一”集中管轄專(zhuan) 門合議庭。
“涉稅案件合議庭旨在提升涉稅案件集中管轄審理的專(zhuan) 業(ye) 化水平,以司法服務保障稅收法治化現代化、構建一流營商環境。”思明區法院院長黃冬陽說,涉稅案件合議庭成立以來,受理虛開增值稅發票、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所得稅清繳、出口退稅等各類涉稅案件14件,審結7件,通過涉案企業(ye) 合規改革幫助1278家企業(ye) 修複信用。
“涉稅案件合議庭成立後,通過建立府院共治長效機製,推動雙方在稅務執法和司法機關(guan) 查處、立案、審查起訴和審判標準上形成共同認知,在前端化解征納矛盾,規範征納行為(wei) ,降低稅收征管和監督風險,提升依法治稅水平。”黃冬陽說,《廈門稅費共治保障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出台就是深化府院互動的成果。
黃冬陽介紹說,《辦法》在破產(chan) 清算案件、法拍資產(chan) 涉稅事項處理、稅收強製執行等方麵,強化行政執法與(yu) 司法審判的流程接續,推動構建法院與(yu) 稅務機關(guan) 的智慧聯通渠道,建立信息傳(chuan) 遞、協作辦理的智能傳(chuan) 輸係統,不斷提升稅務執法與(yu) 司法工作銜接的規範性、便捷性、精準性。
麵對新形勢,各地檢察機關(guan) 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探索涉稅案件企業(ye) 合規指引,在提升司法辦案能力的同時,促進提升依法治稅水平。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在辦案中與(yu) 稅務機關(guan) 充分溝通協作,引導企業(ye) 在補繳涉案的增值稅、消費稅外,同時補繳與(yu) 之關(guan) 聯的企業(ye) 所得稅、三項附加、滯納金等稅費,2022年10月以來累計為(wei) 國家追回稅款損失1.21億(yi) 餘(yu) 元。
依托行刑反向銜接機製,海澱區檢察院對案件中不需要判處刑罰並作出相對不起訴的涉案企業(ye) 以製發檢察意見書(shu) 的方式向稅務機關(guan) 移送行政處罰線索,說明涉案企業(ye) 認罪認罰情況及補繳稅費情況,對符合法律規定的企業(ye) ,建議稅務機關(guan) 從(cong) 輕處理。
海澱區檢察院與(yu) 北京市海澱區工商業(ye) 聯合會(hui) 聯合發布《危害稅收征管犯罪涉案企業(ye) 合規整改指南》,讓涉案企業(ye) 在合規建設過程中有章可循,讓第三方監管組織在企業(ye) 合規上有據可依。
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先後參與(yu) 辦理了市公安局經偵(zhen) 總隊聯合市稅務部門破獲的上海市首起利用“加計折減”等多個(ge) 稅收優(you) 惠政策實施犯罪的虛開發票案等係列案件,還探索深化涉稅案件企業(ye) 合規改革,發布了《涉稅案件企業(ye) 合規驗收評估指引》。
“依法打擊涉稅犯罪,營造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這是對市場主體(ti) 合法經營的最好保護。”滕偉(wei) 說。(法治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