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動數萬億元市場的更新換代行動,將如何展開?
我國每年重點領域設備投資更新需求超5萬(wan) 億(yi) 元,汽車、家電換代需求超萬(wan) 億(yi) 元
撬動數萬(wan) 億(yi) 元市場的更新換代行動,將如何展開?
本報記者 時斕娜
《工人日報》(2024年04月12日 04版)
我國家電的保有量超過30億(yi) 台,汽車的保有量超過3億(yi) 輛。相關(guan) 機構測算,我國每年工農(nong) 業(ye) 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更新需求在5萬(wan) 億(yi) 元以上,汽車、家電換代需求也在萬(wan) 億(yi) 元以上……在今天國新辦舉(ju) 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用一組數據說明,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近日,《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係統部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趙辰昕表示,這既能促進消費、拉動投資、切實增強經濟活力,又能增加先進產(chan) 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既惠企又利民。
設備更新助力擴內(nei) 需穩增長
設備更新行動是以節能降碳、數字化轉型等為(wei) 重要方向,推動工業(ye) 、農(nong) 業(ye) 、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更新改造。《方案》要求,到2027年,上述七大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ye) 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
以工業(ye) 領域為(wei) 例,2023年,全國工業(ye) 領域設備投資規模達4.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7%,占全社會(hui) 設備投資的70%以上,設備更新空間大、潛力足。
工信部副部長單忠德表示,將聚焦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ye) ,全麵推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同時,持續加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應用一批智能製造裝備、加快建設一批智能工廠,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wei) 契機,加快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步伐,賦能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
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同樣是擴內(nei) 需、惠民生、穩增長的重要著力點。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胡子健介紹,該部著重對安全隱患突出、技術落後、不滿足相關(guan) 標準規範的設備進行更新改造,包括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供水、供熱、汙水處理、環衛和建築施工設備更新改造等。
讓高質量消費品進入百姓生活
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聚焦汽車、家電、家居等耐用消費品,讓更多高質量消費品通過這種方式進入百姓生活。《方案》要求,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xing) 鋒介紹,推動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是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三大方向。
對於(yu) 新舊產(chan) 品的區別,徐興(xing) 鋒表示,汽車方麵,鼓勵將高能耗、高排放、使用年限較長、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汽車,換為(wei) 新能源汽車或節能型汽車;家電方麵,有些家電產(chan) 品高水耗、高能耗,也存在配件老化、安全隱患等問題,提倡更換為(wei) 低能耗、低水耗產(chan) 品;家裝廚衛,鼓勵更多使用綠色、低碳產(chan) 品。“總之,我們(men) 在尊重消費者意願的基礎上,鼓勵更換使用智能型、綠色型、低碳型消費品。”
政策組合拳推動更新換代形成規模效應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涉及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方方麵麵、多個(ge) 環節,要推動落實好,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麵的決(jue) 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打好政策組合拳。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表示,中央財政將從(cong) 4個(ge) 方麵加力引導,推動設備更新換代形成規模效應。
“一是加強資金政策統籌,持續實施好農(nong) 業(ye) 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推進新能源公交車和電池更新;二是完善稅收支持政策,加大對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chan) 專(zhuan) 用設備稅收優(you) 惠支持力度;三是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築品質提升政策的實施範圍;四是強化財政金融政策聯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企業(ye) 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貸款力度。”符金陵說。
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麵,符金陵介紹,中央財政將重點支持推動汽車以舊換新。對報廢高排放乘用車或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並購買(mai) 符合節能要求或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定額補貼。安排資金支持啟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補齊農(nong) 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布局短板,優(you) 化新能源汽車消費環境,激發農(nong) 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本報北京4月11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