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不合理差評的“緊箍”如何鬆一鬆?

發布時間:2024-04-12 11:24:00來源: 工人日報

  投訴背後有委屈,服務分被扣難升級,差錯責任分配待完善

  不合理差評的“緊箍”如何鬆一鬆?

  本報記者 周子元 於(yu) 靈歌

  《工人日報》(2024年04月12日 05版)

  閱讀提示

  扣分、罰款、降低排名……往往一個(ge) 差評,勞動者的努力就會(hui) 付之東(dong) 流。夾在平台與(yu) 顧客之間的小哥們(men) ,需要更完善的評價(jia) 機製。對此,人社部要求平台企業(ye) 要建立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申訴機製。專(zhuan) 家建議,平台、商家和從(cong) 業(ye) 者之間合理分擔差評責任。

  “因為(wei) 下雨超時幾分鍾,這單被打了低星,我要申訴一下看能不能通過。”4月10日,記者在北京朝陽區高碑店見到外賣騎手李大亮時,他剛剛結束上午的訂單配送工作。看著騎手端APP上的記錄,他有些發愁:“半個(ge) 月裏,已經有好幾單被給了兩(liang) 三星評價(jia) 。差評會(hui) 扣分,星級降低了還會(hui) 影響我每單的獎勵。”

  外賣、快遞、網約車等平台將部分監督和評價(jia) 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的權利交給了消費者,而消費者給出的差評或投訴會(hui) 給勞動者帶來罰款,影響其勞動報酬、獎勵懲罰等權益。麵對爭(zheng) 議,一些平台設置了服務分機製,將扣款改為(wei) 扣分。那麽(me) 評價(jia) 機製如何保證公平?差錯的責任如何分配?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麵臨(lin) 不可控因素

  “我給快遞員打了今年的首個(ge) 差評,顯示派送3天了,電話一直打不通,聯係客服投訴也沒用。”近日,家住河北的唐女士網購了新衣服卻遲遲不派送。“知道快遞員的工作不容易,我也是在問題無法解決(jue) 或服務態度惡劣時,才會(hui) 選擇投訴維權。”唐女士說。

  “被投訴到公司,一單罰款50元。如果一個(ge) 月被投訴的次數過多,就白幹了。”在北京市海澱區北太平莊片區負責配送的快遞員小魏告訴記者,“遇到投訴盡量自己想辦法解決(jue) ,丟(diu) 件也有自己賠付的情況。”

  平台通過賦予消費者評價(jia) 權利,讓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服務質量有了重要參考。然而,部分被投訴、差評情況的背後,勞動者也可能麵臨(lin) 著一些不可控製的因素。

  “送外賣被投訴,比較常見的原因是超時、丟(diu) 餐、破損或騎手提前點送達。”李大亮告訴記者,“但導致差評的因素並非全部來自騎手。”

  李大亮舉(ju) 例,平台給商家設置了出單時間,為(wei) 了及時出單,有些商家會(hui) 購買(mai) 虛假的出單係統。“特別是商家爆單情況下虛假出單,顧客那端明明顯示已經出餐,卻要等很久,看著騎手遲遲不送達,肯定會(hui) 質疑。”

  除此,平台派單不當引起的貨品損毀,也讓李大亮等騎手覺得委屈。“之前為(wei) 某商超平台跑單時,最多給我一次性派單送15箱西瓜。騎手的電動車怎麽(me) 能裝下那麽(me) 多箱?還有成箱的玻璃瓶裝水、飲料,遇到老舊小區要爬樓梯,常常一不留神就磕碰了。”李大亮向記者講述,“磕碰後被投訴,平台扣我們(men) 的錢賠償(chang) ,有一單我交了將近90元給超市管理組,當月工資還會(hui) 因此降低。”

  扣錢變扣分更嚴(yan) 格

  差評和投訴直接關(guan) 係著勞動者的薪資。比起直接扣錢、罰款,近年來,一些平台設置了服務分機製,將對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的扣款改為(wei) 扣分,根據當月累計積分來評定勞動者的服務質量,進而確定對應的薪資激勵。

  北京東(dong) 城區一名平台站點負責人肖佳向記者介紹,平台為(wei) 騎手設置了基礎分100分,在配送過程中,騎手如服務達標可獲得正向加分,參加安全培訓、有模範事跡同樣可以獲得加分,反之如果出現超時、差評、提前點送達等行為(wei) 則會(hui) 被扣分。

  肖佳舉(ju) 例,騎手收到一個(ge) 好評加0.5分,超時在8~15分鍾內(nei) 扣2分,超時15分鍾以上扣8分;第一個(ge) 差評扣5分,第二個(ge) 差評扣20分;提前點送達扣40分。如果扣分多了,月末在站點內(nei) 的評級就會(hui) 低。“單個(ge) 站點內(nei) 的所有騎手將按月為(wei) 單位進行排名。排名則決(jue) 定了騎手的服務星級,星級越高,單均獎勵越高。”

  “在服務分的評價(jia) 機製下,騎手和站點全靠數據吃飯,騎手對每一單都必須重視。”肖佳說,以往一單差評扣幾十元,騎手通過多跑單就能把扣款掙回來,但現在的服務分一旦被扣分很難升級,一直累計在當月結果中。

  快遞、網約車行業(ye) 的勞動者麵臨(lin) 著相似的考核機製。某平台快遞員曹江告訴記者:“我們(men) 基礎分150分,扣分多了會(hui) 影響計提係數。在基礎薪資基礎上,不犯錯的常規情況一般計提係數能拿到1.05,但要是扣分多了,可能會(hui) 降到0.9,甚至留下‘案底’,影響後續職業(ye) 發展。”

  “對我們(men) 來說,扣分製比每單直接扣錢的管理還要嚴(yan) 格。”曹江算了一筆賬:如果當月平均薪資是1萬(wan) 元,那麽(me) 1.05與(yu) 0.9的係數差距能有1500元。

  網約車的評分更是直接體(ti) 現在每一次派單過程中。在北京跑網約車的崔師傅表示:“司機被投訴的情況多,平台可能會(hui) 停止派單。消費者也能看到每個(ge) 司機的評分,有人看見評分低於(yu) 4分,還會(hui) 直接取消叫車。”

  應合理分擔多方責任

  麵對不合理差評、投訴,不少平台設置了申訴機製,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可以向平台提出申訴。

  肖佳表示,在服務分機製改革後,遇到特殊情況騎手也能進行申訴,同時設置了容錯量。“我們(men) 站點每月送單量在10萬(wan) ~12萬(wan) 單,每月差評也就三五單。”不過,差錯由騎手和站點共同承擔。“騎手犯的錯誤都匯總到站點,會(hui) 在站長的績效考核中有所體(ti) 現。”

  “很多時候,消費者直接麵對的是平台從(cong) 業(ye) 者,因此會(hui) 將對商品或平台管理的不滿轉化為(wei) 對從(cong) 業(ye) 者的差評。”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法學院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沈建峰對記者表示。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王倩在2023年底公開發表的文章中同樣認為(wei) ,差評的刪除、更正或補充涉及網約工、消費者和平台三方的利益,相應的製度安排必須妥善處理三方的利益衝(chong) 突。

  不久前,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印發了事關(guan) 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的3份新文件。其中《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提出,平台企業(ye) 要建立健全與(yu) 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的常態化溝通機製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申訴機製。

  對此,沈建峰表示,對於(yu) 申訴機製,目前已經有了製度依據,但是相關(guan) 指南作為(wei) 鼓勵依據,可能需要進一步通過法律製度完善,讓它更有剛性和指導意義(yi) 。

  李大亮向記者展示了平台申訴頁麵,顯示申訴要填寫(xie) 原因並提供證明。“例如選擇超重、位置異常或其他原因,但不是每次都能通過,具體(ti) 的判斷標準我並不了解。”他希望平台能公開申訴通過的標準。

  沈建峰建議,麵對差評、投訴,應區分其具體(ti) 內(nei) 容,並在平台、商家和從(cong) 業(ye) 者之間合理分擔責任。差評處理機製也需要進一步完善,應先核實再依據事實進行處置。同時,勞動者的申訴機製也應進一步細化標準。(工人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