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6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 最近,貸款中介龐玲(化名)聽到了一些風聲,有的同行公司放假了,微信上認識的業(ye) 務員說要請幾天假,有的公司甚至直接被查了。
“這些年貸款中介野蠻發展,有的人走了歪路,把貸款中介的名聲都搞壞了。”對於(yu) 自己所處的行業(ye) ,龐玲很感慨。
“銀保監會(hui) 出手了!”近日發布的《關(guan) 於(yu) 開展不法貸款中介專(zhuan) 項治理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部署開展為(wei) 期六個(ge) 月(2023年3月15日-2023年9月15日)的不法貸款中介專(zhuan) 項治理行動。
資料圖:樓市。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經營貸換房貸”被點名 背後隱藏極大風險
隨著各地屢屢降低首套房貸款利息,不少房貸利率“高位入場”的人動起了置換經營貸的心思。《通知》強調要“加強貸後資金流向監測和用途真實性管理,關(guan) 注經營用途貸款發放前後借款人提前償(chang) 還住房按揭貸款的情形”;“嚴(yan) 防內(nei) 外勾結、誘導借款人違規使用經營用途貸款等問題發生”。
“經營貸”是一種為(wei) 了滿足企業(ye) 經營活動、支持企業(ye) 發展所發放的貸款,利率往往在3%-7%之間波動。當“經營貸”利率低於(yu) 房貸,這筆資金就存在流入樓市的套利空間。
龐玲對於(yu) 這一操作並不陌生,因為(wei) 這也是她們(men) 最近接到谘詢最多的需求。據她了解,之前房貸利率平均在5%以上的時候,經營貸的利率大概能給到3.8%和4.5%之間。如今根據央行數據,2022年12月份新發放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全國平均水平為(wei) 4.26%,很多銀行的“經營貸”利率已經能到達3.5%以下。
“做這種業(ye) 務的人,會(hui) 打著有渠道辦理各種證件、材料的幌子,‘幫’消費者申請經營貸。但實際上就是造一個(ge) 空殼公司或者偽(wei) 造流水,本質是向銀行‘騙貸款’。”龐玲說,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違法行為(wei) ,正規的貸款中介肯定不會(hui) 做。但是願意“搏一搏”的不在少數,甚至不少房產(chan) 中介都已經“跨界”以此為(wei) 主業(ye) 了。
“對於(yu) 中介來說,利潤看起來也是很誘人,聽說有的不法中介通過轉經營貸,一個(ge) 月開兩(liang) 單就能掙三、四十萬(wan) 。”龐玲說,但不管手段再怎麽(me) 隱蔽,實質上隻要查,絕對一查一個(ge) 準。
“‘經營’本就是一個(ge) 長周期的事情,在未來幾年裏都有很大風險。一旦被查出來了,中介已經拿完錢‘隱身’了,貸款人則會(hui) 被抽貸,可能要在10天內(nei) 償(chang) 還銀行本息,還會(hui) 影響征信。”她強調,風險都是在客戶身上。
巨大利差背後隱藏的極大風險,也讓相關(guan) 部門屢次發文提示。2022年12月,銀保監會(hui) 便發布風險提示並強調“經營貸須用於(yu) 生產(chan) 經營周轉”;今年2月13日,遼寧銀保監局發布過《關(guan) 於(yu) 提前還貸或轉貸的風險提示》,海南銀保監局也發布了違規使用經營貸置換房貸風險提示。
“針對一些短期內(nei) 用新房本以及新企業(ye) 注冊(ce) 就套取經營貸的行為(wei) ,最近的打壓是非常有力的。這種政策的力度能夠抑製市場過熱,讓經營貸回歸到它的本質,有助於(yu) 企業(ye) 經營,能夠一定程度上抑製整個(ge) 樓市非理性、不健康的發展。”中原地產(chan) 首席分析師張大偉(wei) 認為(wei) 。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yan) 躍進也認為(wei) ,當前金融風險管控力度持續增大,有很強的信號意義(yi) ,勢必為(wei) 後續房地產(chan) 金融市場的規範創造更好的條件。
貸款中介發布的朋友圈廣告。 受訪者供圖
警惕非法中介“套路貸” “每天被騙的人源源不斷”
如何區分合法和非法的貸款中介?龐玲認為(wei) ,一個(ge) 比較直接的判斷方法是,如果看到征信後知道貸不下來,她們(men) 就會(hui) 不讓客戶來了,免得浪費彼此時間;不法中介則是不管你的征信怎麽(me) 樣,哪怕沒有固定收入、沒有當地公積金社保,都說能貸。
《通知》中提到的非法中介行為(wei) ,包括提供經營貸資質包裝、提供受托支付通道、提供短期墊資服務、團夥(huo) 成員申請貸款等形成資金池。
孟琳(化名)曾在去年誤入了一家不法貸款公司。她對中新財經講述,自己當時剛剛辭職急於(yu) 找工作,在招聘軟件上搜索銷售相關(guan) 的崗位。“招聘廣告上寫(xie) 著銷售,打開看基本都是貸款行業(ye) 的銷售。標著月入3萬(wan) 到5萬(wan) ,底薪甚至都能開到8、9千元。但後來我了解到,正常的貸款中介如果不開單的話,一般隻能有2000元左右的底薪。”
“那是我經曆的最輕鬆的一場麵試,因為(wei) 根本沒有人想考驗你,填一份基礎信息表就可以。問就是最近需要資金周轉的人很多,銷售人手不夠。”為(wei) 了爭(zheng) 取信任,招聘人員還給孟琳展示了公司不知真假的“營業(ye) 執照”和各種看似合法的手續。
入職第一天,公司要求每位新人辦了兩(liang) 張電話卡,說是因為(wei) 一直打電話容易被封卡,還發了工作手機。孟琳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打電話,剛入職時每天要求打150個(ge) 電話,總時長達到130分鍾。七天的試用期之後,每天要打到300個(ge) 電話,每周還要邀約上門5個(ge) 客戶。
電話號碼從(cong) 何而來?孟琳透露,數據是公司買(mai) 來分配的,來源主要是各種網絡平台投放的貸款廣告,有貸款需求的人會(hui) 點擊填信息,會(hui) 有電話和意向貸款金額。
“後來我了解到,這就是專(zhuan) 門做‘AB貸’的網銷團夥(huo) 。公司給的電話也都是被同事和其他同行撥打了幾十次的了,第一天我打了40多個(ge) 電話,累計的有效通話時間不到15分鍾。”孟琳說。
AB貸並不是一個(ge) 新型的手法,但據龐玲和孟琳所言,仍然是目前“套路貸”的主流。因為(wei) 主要是對身邊的親(qin) 人朋友“下手”,也被稱為(wei) “人情世故貸”。
孟琳的主管曾對她說,來找他們(men) 的肯定都是自身資質不能貸的,否則也不用來交這個(ge) 服務費。而他們(men) 的所謂辦法,就是找個(ge) 俗稱幫他“過個(ge) 資金”的人,這個(ge) 人得有正式工作、社保公積金,本質就是用這另一個(ge) 人的資質去貸款。
“我們(men) 的話術就是出了一款新產(chan) 品,現在不看征信就可以申請幾十萬(wan) 的額度,不用不計息,隨用隨取。一般人肯定會(hui) 覺得這就是明顯的騙人,怎麽(me) 會(hui) 有人信呢,但實際上對缺錢的人來說很有吸引力,每天被騙來到公司的人源源不斷。”孟琳說。
“明知道他們(men) 都是貸不下來的,還把他們(men) 騙來公司簽各種假合同,然後做AB貸;為(wei) 了騙取他們(men) 的信任,還要用變聲器等方式假裝銀行人員打電話。”孟琳說,自己遇到過為(wei) 了給孩子治病走投無路,或者生意出了問題急需周轉資金的客戶,“實在受不了騙人的良心折磨,我待了不到一個(ge) 月就跑了。”
“但是如果真的做成了,合法中介可能最多收3%-5%的手續費,黑中介的服務費能達到貸款金額的13%-20%,業(ye) 務員能抽到這其中的兩(liang) 、三成。”孟琳說。
另有一位被“套路貸”騙過的市民對記者介紹,自己總共貸款15萬(wan) 元,現在算上中介費則總共要還款近20萬(wan) 元。“一共還三年,每個(ge) 月要還五千多元。”
龐玲說,“我們(men) 都很期待,通過治理不法中介,留下真正合規合法的正規中介。客戶也不用再擔心上當,貸款中介行業(ye) 才能更好發展壯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