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14日(莫斯科時間)接受“俄羅斯-1頻道”電視台采訪,斥責西方媒體(ti) 就“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案拋出的新說法係無稽之談。他認為(wei) ,“北溪”爆炸案不可能由某個(ge) 親(qin) 烏(wu) 克蘭(lan) 組織自發策劃實施,元凶隻能是掌握特定技術的國家所全力支持的專(zhuan) 家。
談案情
去年9月26日,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向德國等歐洲國家輸送天然氣的“北溪”係列管道發生爆炸泄漏。各方普遍認為(wei) 這一事件係“蓄意破壞”,俄方稱其為(wei) “國際恐怖襲擊”。
美國《紐約時報》和德國《時代》周報等媒體(ti) 本月7日以知情人士為(wei) 消息源發布報道,稱爆炸由某個(ge) 親(qin) 烏(wu) 克蘭(lan) 組織製造,遭烏(wu) 克蘭(lan) 政府駁斥。
普京認為(wei) 上述西方媒體(ti) 說法是“一派胡言”。“理論上說,美國當然對阻止俄羅斯能源企業(ye) 進入歐洲市場感興(xing) 趣,”按照普京說法,“這種類型、威力、深度的爆炸隻能由得到國家全部力量支持的專(zhuan) 家實施,那些掌握特定技術的國家。”
普京還披露,俄方在爆炸現場大約30公裏處的一個(ge) 管道連接點發現一個(ge) 形似天線的物體(ti) ,可能正是通過該物體(ti) 來接收引爆爆炸裝置的信號。襲擊者可能在現場安裝數個(ge) 爆炸裝置,部分可能未被引爆,暫不清楚原因。
籲調查
“北溪”爆炸案後數日,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開始調查。俄方曾多次呼籲共同調查,遭相關(guan) 國家拒絕。
普京對“俄羅斯-1頻道”說,俄方無從(cong) 獲知上述三國調查細節,本想與(yu) 丹麥聯合調查,或組建具備專(zhuan) 業(ye) 爆破知識的國際性專(zhuan) 家調查組,“展開必要研究,並在必要時解除爆炸裝置”。但丹方回應“模糊”,“簡單說就是沒有回應”。
據路透社14日報道,丹麥外交部曾致信俄羅斯外交部,稱在“北溪”四條管道中僅(jin) 存的一條完整管道附近發現某“物體(ti) ”,正判定其是否構成環境或安全風險。暫不清楚該“物體(ti) ”是什麽(me) ,但丹麥外交部當天回複路透社,稱該“物體(ti) ”經評估不構成任何即時安全威脅,眼下不會(hui) 危及海事交通和當地民眾(zhong) 。
普京說,相信“北溪”管道仍有未來,修複管道需要“時間、特定資金和部分新技術”,但前提是“我們(men) 的歐洲夥(huo) 伴感興(xing) 趣,仍擁有維護國家利益的本能”。在他看來,歐洲領導人對“北溪”爆炸案保持緘默,暴露出屈從(cong) 於(yu) 美國的本質,“歐洲人已喪(sang) 失維護獨立、主權和國家利益的基因”。(新華社 海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