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灣咖啡師遇見百年老宅 打造鄉村文創留住青年

張俊 發布時間:2023-04-11 08:5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合肥4月9日電 題:台灣咖啡師遇見百年老宅 打造鄉(xiang) 村文創留住青年

  中新社記者 張俊

  安徽省黃山市有一個(ge) 千年古村落——西溪南村,這裏不僅(jin) 保留有100餘(yu) 幢明清古建築,更是曆代文人名士駐足之地。來自台灣台北的許寶紳第一次來到這裏就被深深吸引,並與(yu) 一棟百年老宅結下了不解之緣。

  許寶紳今年63歲,從(cong) 事咖啡行業(ye) 已近40年。放棄大城市生活的他,帶著妻子黃敏來到西溪南村,開了一家名叫“溪邊55”的文創生活館,在“詩意徽州”裏鑽研咖啡、麵包和美食製作技藝,同時挖掘保護以徽文化為(wei) 代表的傳(chuan) 統文化。

  2018年,當許寶紳在朋友的介紹下,第一次見到這棟百年老宅時,整棟古建築處於(yu) 閑置狀態,急需要修繕保護。許寶紳告訴記者,為(wei) 此他特別請來徽州工匠,以傳(chuan) 統工藝對古建築“修舊如舊”,曆經兩(liang) 年時間,最終賦予古建築“新生”。

  “老宅改造是要賦予它新的生命,我希望它是活著的,與(yu) 時俱進的,能重現徽派建築的‘前世今生’。”許寶紳介紹說,這是一座400年老宅,它在改造中完全保留了一層原有的樣貌;二層則改造成了現代民宿。無論是四水歸堂的天井,還是古樸寬敞的前廳,建築裏既有歲月斑駁的痕跡,也有現代生活的美學。

  許寶紳對西溪南村的喜愛,不僅(jin) 體(ti) 現在老宅,更體(ti) 現在對當地曆史文化的著迷。為(wei) 了尋找西溪南村的曆史資料,許寶紳找遍了台灣的高校和機構圖書(shu) 館,最終找到了一張保存完好的明代西溪南村手繪地圖。兩(liang) 岸同根同源,這張從(cong) 台灣找到的古村落地圖也讓許寶紳感到非常自豪。

  如今的許寶紳對西溪南可謂是“如數家珍”,從(cong) 村口被號稱為(wei) “江南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到徽州建築的空間布局,再到明代才子祝枝山在此留下的《溪南八景詩》,他都能一一述說,娓娓道來。

  許寶紳的妻子黃敏畢業(ye) 於(yu)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她希望將徽州文化的元素重新提煉,並與(yu) 現代理念相結合,設計出更適合傳(chuan) 播和推廣的文創產(chan) 品。“徽州文化底蘊深厚,這裏也有非常多的手工藝人,我們(men) 希望‘溪邊55’不僅(jin) 是一個(ge) 鄉(xiang) 村咖啡館,更能為(wei) 喜歡駐留鄉(xiang) 村的手藝人、藝術家提供創作空間。”黃敏說。

  據許寶紳介紹,如今的“溪邊55”文創生活館就來了一位曾在江西景德鎮做陶瓷的年輕姑娘,她在這裏設立了工作室,並將陶瓷做成耳環、戒指、項鏈等首飾。“我們(men) 計劃將徽州的磚雕、木雕、竹雕以及文房四寶開發成文創產(chan) 品,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進來。”許寶紳說,他與(yu) 來到這裏的攝影師合作,將西溪南一年四季的美景做成明信片,贈送給來此的旅客。

  如今,許寶紳也將兒(er) 子從(cong) 台灣帶到西溪南村,並讓他在村子裏生活體(ti) 驗一年,沉靜下來再去思考未來要走的道路。許寶紳表示,他非常讚同大陸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首先要吸引更多年輕人來。他希望“溪邊55”文創生活館能成為(wei) 一個(ge) 平台,天南海北不同地方的人在這裏交流分享,並繼承這片土地的傳(chuan) 統,帶來生氣與(yu) 希望。(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