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4月10日,正逢春茶開采時節,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伏虎華僑(qiao) 管理區(又稱伏虎華僑(qiao) 農(nong) 場)內(nei) ,一望無際的碧綠茶園散發著陣陣清香,茶農(nong) 們(men) 在這一片“綠海”中勞作,他們(men) 手指靈巧地輕摘下枝頭的嫩葉裝入袋中。
【解說】這些茶農(nong) 之中,有不少人是華僑(qiao) 管理區內(nei) 的歸僑(qiao) 和僑(qiao) 眷。今年52歲的茶農(nong) 趙世蓮是名歸僑(qiao) 。1978年,年幼的趙世蓮跟隨父母從(cong) 越南歸國,之後便安家在柳城縣伏虎華僑(qiao) 管理區。當時這片土地一片荒蕪,隻有幾棟簡易的房屋供這些歸僑(qiao) 們(men) 安身,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歸僑(qiao) 們(men) 開始“自力更生”,種植茶葉和水果。
【同期】越南歸僑(qiao) 趙世蓮
艱難啊那時候,我們(men) 剛來的時候,這裏到處一片荒地,(茶園)都是靠他們(men) (上一輩)的雙手開墾出來的,我們(men) 來的時候就是(隻有)一點點房子,現在生活好過了,個(ge) 個(ge) 有錢可以起得了房子。
【解說】早年,越南歸僑(qiao) 在歸國前主要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歸國後需要學習(xi) 適應當地的茶葉和水果種植技術,這對於(yu) 老一代歸僑(qiao) 而言是不小的挑戰。趙世蓮表示,由於(yu) 當時種植和采摘技術的限製,炒製處理的茶葉質量不穩定,茶葉產(chan) 業(ye) 單一,收入也比較少。
【同期】越南歸僑(qiao) 趙世蓮
以前種的茶葉是雲(yun) 南大葉種,質量以前可能也不抓得那麽(me) 到位,所以以前的價(jia) 格也不怎麽(me) 樣,現在經濟發展好了,要求的質量也高,所以現在采的茶葉質量提高了,不像以前那麽(me) 低,可以摘的(時間)長。
【解說】隨著多年的發展,伏虎華僑(qiao) 管理區的茶葉產(chan) 業(ye) 已形成較大規模。近十年來,為(wei) 帶動當地歸僑(qiao) 和僑(qiao) 眷增收,當地開始引進福鼎大毫、福雲(yun) 六號等茶葉品種,並結合茶葉現代技術和發展理念進行加工後精製成高檔茶,以此打入“高端市場”。
【解說】而茶葉的加工、精製工作,均交由位於(yu) 茶園附近的國營伏虎華僑(qiao) 農(nong) 場茶廠處理,該茶廠在當地擁有50多年曆史。茶農(nong) 們(men) 將每天新鮮采摘的茶葉直接送往茶廠,極大程度確保茶葉品質不受影響。
【解說】國營伏虎華僑(qiao) 農(nong) 場茶廠副廠長潘柏儒表示,該茶廠自主研發的“伏虎茗珍”“伏虎綠雪”等十多個(ge) 茶葉產(chan) 品,售價(jia) 從(cong) 每斤100元至2000元不等,不僅(jin) 帶動當地十餘(yu) 名歸僑(qiao) 和僑(qiao) 眷就業(ye) ,大量茶農(nong) 的茶葉收購價(jia) 格也會(hui) 相應得到提高。
【同期】國營伏虎華僑(qiao) 農(nong) 場茶廠副廠長 潘柏儒
雲(yun) 南大葉種的話,它是(種植)比較普遍的,我們(men) 為(wei) 了往高端一點的(市場)走,我們(men) 引進了進福鼎大毫(茶葉)來做茗珍,還有綠雪(茶)打造品牌,(同時)引進了一批高端的茶葉機械做生產(chan) ,每年我們(men) 的(茶葉)產(chan) 量、還有品質都逐年提升。
【解說】如今該茶廠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供不應求,每年大量銷往廣西南寧、梧州以及廣東(dong) 等地。2022年,伏虎華僑(qiao) 管理區茶葉種植麵積達3000畝(mu) ,茶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為(wei) 當地1800餘(yu) 名歸僑(qiao) 和僑(qiao) 眷增收數十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