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通訊:白衣戰士,友誼使者——記中國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員的堅守、奉獻與傳承

陳夢陽 吳天雨 帥安寧 發布時間:2023-04-18 09:23: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阿爾及爾4月16日電 通訊:白衣戰士,友誼使者——記中國援阿爾及利亞(ya) 醫療隊員的堅守、奉獻與(yu) 傳(chuan) 承

  新華社記者陳夢陽 吳天雨 帥安寧

  3月4日,在阿爾及利亞(ya) 艾因迪夫拉省公立醫院,中國援阿醫療隊醫生塗大椿(右二)在查房。新華社發(中國援阿醫療隊供圖)

  日前,記者在阿爾及利亞(ya) 艾因迪夫拉省公立醫院采訪時看到,中國援阿醫療隊骨科醫生塗大椿剛做完一台手術。在與(yu) 記者交談時,他不時接聽電話,用法語指導當地醫護人員救治患者。

  塗大椿是湖北省荊州市腫瘤醫院的骨科主任醫師。2002年至今,他先後參加了6批援阿醫療隊。在阿累計工作12年間,他做了約3000台手術,幾乎每台手術他都親(qin) 自為(wei) 患者縫合傷(shang) 口、打石膏,並將患者從(cong) 手術室送到病床上。這些年裏,他曾連續三個(ge) 月每天早8時值班到晚10時,也曾在新冠疫情肆虐時,不顧個(ge) 人安危為(wei) 感染患者治療。

  從(cong) 首次援阿前接受幾個(ge) 月的法語突擊培訓,到如今已能和當地患者用法語無障礙交流,對這些年自己發生的變化,塗大椿總結說,“變囉嗦了,嗓門變大了”,但不變的是對這份援外工作的熱愛與(yu) 堅守。

  據第27批援阿醫療隊總隊長楊勇介紹,自1963年4月中國政府向非洲國家派遣的第一支醫療隊抵達阿爾及利亞(ya) 以來,中國共派出援阿醫療隊27批次、3522人次。麵對患者,其他隊員也和塗大椿一樣,心中隻有一個(ge) 念頭:為(wei) 患者解除病痛,哪怕再苦、再累、再難。

  楊生瑜是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武當山院區婦產(chan) 科主任醫師,第24批、第27批援阿醫療隊員。在巴特納省援外期間,有一次值夜班,已經做了13台手術的她在即將下班時又接診一名患者。當時,楊生瑜判斷該患者子宮破裂,應立即手術,但一夜未眠帶來的疲憊感讓當地醫護人員不願配合。在楊生瑜極力堅持下,手術得以進行。當手術過程驗證了楊生瑜的判斷時,當地麻醉師不好意思地衝(chong) 她笑了笑,並豎起大拇指。

  如今,楊生瑜的姐姐也成為(wei) 第27批援阿醫療隊員。在和家人視頻通話時,姐妹倆(lia) 紅了眼圈。但隻要一穿上白大褂,她們(men) 便把這份思念藏在心底。“不能影響救治患者。”楊生瑜說。

  一批批中國白衣天使克服困難,堅守崗位,無私奉獻。在救死扶傷(shang) 的同時,還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傾(qing) 囊相授。

  3月7日,在阿爾及利亞(ya) 塞提夫婦幼醫院,中國援阿醫療隊醫生朱濤為(wei) 當地住院醫師、醫學院學生等做講座。新華社發(中國援阿醫療隊供圖)

  今年以來,援阿醫療隊塞提夫分隊負責人朱濤定期為(wei) 當地住院醫生和醫學院學生舉(ju) 辦學術講座。“講座目的是把我掌握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傳(chuan) 遞給他們(men) ,在‘授人以魚’的同時‘授人以漁’,真正為(wei) 阿爾及利亞(ya)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朱濤的經驗傳(chuan) 授不限於(yu) 課堂,隻要遇到疑難雜症,他都隨叫隨到。“無論是疑難病例分析還是手術和分娩教學,隻要有機會(hui) ,我都盡量跟學生講深、講透。”

  據中國援阿醫療隊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1月,醫療隊共接診患者2737萬(wan) 人次,接生207萬(wan) 新生兒(er) ,培訓當地各級醫技人員3000餘(yu) 名,在促進阿爾及利亞(ya) 衛生事業(ye) 發展、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同時,還將中阿友誼的種子播撒在這個(ge) 北非國家的廣袤大地。

  今年秋天,年滿60歲的塗大椿將結束任期、開始退休生活。而新一批中國醫療隊員將踏上征程,書(shu) 寫(xie) 在阿爾及利亞(ya) 堅守、奉獻與(yu) 傳(chuan) 承的新篇章。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