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22日在北京舉(ju) 行。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餘(yu) 湛奕)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22日在北京舉(ju) 行。於(yu) 曉等20人、大氣複合汙染協同防控技術研究團隊等5個(ge) 團隊獲獎。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出席活動並頒獎,她希望廣大女科學家自覺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牢記職責使命,心懷“國之大者”、民之關(guan) 切,弘揚科學家精神,堅持“四個(ge) 麵向”,在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中勇於(yu) 擔當,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中勇攀高峰,投身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強國建設,爭(zheng) 做時代的書(shu) 寫(xie) 人、追夢的奮鬥者,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貢獻巾幗力量。
於(yu) 曉等20人、大氣複合汙染協同防控技術研究團隊等5個(ge) 團隊獲獎。 主辦方供圖
全國婦聯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書(shu) 記處第一書(shu) 記黃曉薇指出,邁上新征程,我國廣大女科技工作者麵臨(lin) 科技創新的難得曆史機遇,肩負光榮使命,要堅定不移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勇於(yu) 探索、敢於(yu) 突破,嚴(yan) 謹治學、追求真理,以不懈奮鬥努力實現科學技術新突破。各級婦聯要用心用情支持服務女科技工作者成長發展,鼓舞激勵更多女性為(wei) 科技事業(ye) 作出更大貢獻。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付巧妹出席並頒獎。活動現場,獲獎代表黃芊芊、趙淩、賀玉玲在發言中表示,生逢其時更要肩負重任,將把個(ge) 人的理想追求主動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大局,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巾幗行動,以團結凝聚共識,以奮鬥開創未來,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和韌勁砥礪奮進,力爭(zheng) 撐起中國科技“半邊天”。
據介紹,本屆評審委員會(hui) 由包括22位院士在內(nei) 的33位高層次科技專(zhuan) 家組成,突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科學評價(jia) 導向和麵向科研一線,聚焦“創新價(jia) 值、能力、貢獻”,入選者在基礎科學、生命科學、計算機與(yu) 信息等領域取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在關(guan) 鍵“卡脖子”領域執著追求,2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人次獲國家級人才計劃項目支持。本屆評選提名單位和候選人數量均創曆史新高,體(ti) 現了社會(hui) 各界對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據了解,活動由全國婦聯、中國科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hui) 及歐萊雅中國共同舉(ju) 辦。作為(wei) 目前國內(nei) 唯一麵向全國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獎項,自2004年至今,共有184名女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9人當選兩(liang) 院院士,3人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