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機構發布報告稱,中國年內(nei) 或將不再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有一些人士擔憂,中國可能就此失去“人口紅利”。然而,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GTN麵向全球網友發起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8.4%受訪者認為(wei) 中國的人力資源足以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規模第一或不再“紅利”仍將持續
所謂“人口紅利”,指的是一個(ge) 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社會(hui) 撫養(yang) 負擔較輕,從(cong) 而為(wei) 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眾(zhong) 多的基本國情並未改變,“人口紅利”的基本條件依然存在。而從(cong) 勞動年齡人口看,中國有近9億(yi) 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超過1500萬(wan) 人,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和比例均處於(yu) 相對較高水平。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盡管中國年內(nei) 或將不再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但“人口紅利”仍在持續釋放。
與(yu) 此同時,盡管一個(ge) 國家的人口規模可以轉化為(wei) 勞動力資源和潛在的經濟發展動力,但調查中超過七成(73%)的受訪者認為(wei) 這並不是唯一的決(jue) 定性因素,另有91.2%受訪者認為(wei) 國家政策、市場規模、開放水平同樣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人口紅利”並未消失“人才紅利”快速形成
應該看到,一個(ge) 國家的“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目前,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yi) ,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中國不僅(jin) “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還在快速形成。
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把提升國民素質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明確提出要拓展人口質量紅利,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和人的全麵發展能力。調查中,91.8%的受訪者認為(wei) “人才紅利”將持續為(wei) 中國綜合國力躍升提供強勁動力。
近年來,中國在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勞動者素質顯著提升,中國正從(cong) 人力資源大國轉向人力資本大國,這正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底氣所在。調查中,眾(zhong) 多網友紛紛留言稱讚中國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的成就。網友卡洛斯評論道:“中國是全球高水平科技大國,對科技人才的培養(yang) 將使中國高質量發展勢不可擋。”網友巴勃羅留言稱,“中國的教育模式給予人才充分發揮才能的空間,與(yu) 西方國家的模式相比,中國的教育優(you) 勢顯而易見。”調查顯示,高度認可中國提升勞動者素質成就的受訪者比例高達95.5%,另有87.1%受訪者對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
這項調查在CGTN英、西、法、阿、俄五語種平台發布,24小時內(nei) 共有9.25萬(wan) 名海外網友參與(yu) 投票並表達觀點。(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